夏至过后迎来最热40天!要想来年身体好,这些禁忌要注意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梁剑华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节,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的季节,所谓的伏天也就开始了。
许多人认为,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为旺盛,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但其实从夏至开始,人体的阳气已经呈现出将要收敛的趋势,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和来年留下病根。
#忌:贪吃冷食
夏至到,温度越来越高,许多人开始吃冷饮、冰镇食品、凉拌菜。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但是贪图一时爽快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腹痛等健康疾病出现。
#忌:贪凉、空调病
人大量流汗或在洗澡后时毛孔张开的情况下,空调开得过猛,室内外温差过大,常会引发热伤风,特别是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温度过低、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头昏、手脚发软、喷嚏不断,都是患上空调病的主要表现。
#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欢的夏日消暑方式,但是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冷水澡极易导致阳气暗损。时间久了会出现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等症状。
#忌:情绪激动、犯困
此节要心胸宽阔,乐观向上,以利于人体气机的流动。不可大怒、忧郁。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心静自然凉”,心态调整尤为重要。
夏季还容易让人昏昏欲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夏打盹”,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倦怠症"。夏季气温升高后,人体的皮肤血管和毛孔会扩张,皮肤血流量会大增,这样能降低人体核心温度,但供应咱们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大脑会因此降低兴奋性,人就容易产生困倦、疲劳。
#忌:不新鲜的食物
同时,随着温度升高,食物内各种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人如果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等肠胃疾病。因此夏季饮食,要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食用易消化、清淡、温软的食物,少吃生冷硬的食物。
#宜:补脾
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同时夏至也是阴阳交替之时,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夏至养脾势在必行。对于平素体寒或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姜枣茶或许就应该是最恰当的上午饮品了。日常饮食上宜清淡,不可油腻;不宜食用辛辣、烧烤等助热化火之物;脾胃虚寒的人要少食生冷瓜果,有损脾胃。 夏至时节暑热邪盛,应于人体则心火旺,可食用一些苦瓜、油麦菜、莴笋、芹菜等解热祛暑、清心泻火;还可以饮用菊花茶、薄荷茶、金银花茶、荷叶茶来祛暑。
#宜:喝热茶、洗热水澡
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相反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同时,洗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睡前用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宜:多运动
锻炼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但需要注意夏至时节的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此时节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站桩、广播操等。身体略出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汗出应及时擦干。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