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观影---视听基础: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一、镜头:镜头指摄像机开停一次对被摄对象的连续记录,或者在剪辑上将一次拍摄的连续画面分剪成两个以上的片段,每一份剪断成为一个镜头。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真正确定将镜头作为电影基本组成单位的是美国电影导演大卫·格里菲斯。

二、运动镜头的构成:起幅、过程、落幅

三、镜头的分类及其作用

(一)按照运动

1、固定镜头:摄影机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拍摄的镜头。

北野武的《花火》大量使用固定镜头,形成静态美学

2、运动镜头:摄影机在运动中表现拍摄对象。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甩镜头、晃动镜头、升降镜头等。
摄影机的运动一般比较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以渐次扩展或者集中、逐一展示等形式表现被拍摄物体,其时空的转换均由不断运动的画面来体现,完全同客观的时空转换相吻合。在表现固定景物或人物的时候,运用运动镜头技巧还可以变固定景物为活动画面,增强画面的活力。
电影导演可以利用的运动有两种:摄影机运动和被摄主体运动。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摄影机的运动。

(1)推镜头一般简称为“推”。通常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指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其画面效果表现为同一对象由远至近或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变化,使观众有视线前移的感觉。在这种推镜头的过程中,画面所包含的内容逐渐减少,也就是说,镜头的运动排除了画面中多余的东西,突出了重点,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某一个部分。其特点是可在一个镜头内交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后景、环境的关系,并可增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度,使人如身临其境。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变焦距镜头时,从短焦距逐渐调至长焦距,从而达到推镜头的效果。推镜头在拍摄中的作用主要是突出介绍在影片后面出现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或者物体,这是推镜头最基本的作用。它可以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逐渐把观众的观察从整体引向局部。它使观众看到物体的细微部分,可以突出被表现内容的关键。推镜头也可以展示巨大的空间。

《甜蜜蜜》摄影机移动拍摄实现推镜头

摄像机短焦变长焦实现推镜头

(2)拉镜头一般简称为“拉”。它是与推镜头相对的一种摄影机运动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镜头的推拉是一组在技术上相反的技巧。如果说推镜头相当于我们沿着物体的直线直接向物体不断走近观看,那么拉镜头就是摄影机不断地离开拍摄物体。拉镜头和推镜头的方向正好相反。拉镜头也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来拍摄(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主体人物或者景物在环境中的位置。拍摄机器向后移动,逐渐扩大视野范围,可以在同一个镜头内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是使镜头之间相互衔接。比如前一个是某场景中的特写镜头,而后一个是另一场景中的镜头,这样两个镜头通过这种方法衔接起来就显得非常自然。

摄像机向后移动实现拉镜头

(3)摇镜头也称“摇拍”,简称“摇”。摇镜头指的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摇拍的方向可与动体的方向相同,也可相背,画面均呈现出动态构图,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揭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烘托情绪与气氛等多种艺术效果。摇镜头分为好几类,可以左右摇,也可以上下摇,也可以斜摇或者与移镜头混合在一起。摇镜头能对所要表现的场景进行逐一展示,缓慢地摇镜头,也能造成拉长时间、空间的效果和给人一种印象的感觉。但是,摇镜头的运动速度一定要均匀,并要有一定的起幅和落幅。

从左至右摇镜头

从下到上摇镜头

(4)移镜头又称“移动摄影”、“移动镜头”,简称“移”,指摄影机沿水平面向各方向移动所拍摄的画面。这种运动镜头的作用是表现场景中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各种形式的移动镜头相继出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移动摄影多为动态取景。被摄对象呈静态时,摄影机移动,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感受;被摄对象呈动态时,摄影机伴随其移动,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如摄影机逆动体方向移动,还可创造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摄影机跟随人物同时纵向移动

摄影机跟随人物同时横向移动

移镜头和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摇镜头是摄影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变化,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而移镜头则不同,是摄影机本身的位置移动,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和主体。移动拍摄多为动态构图,运动时主要借助于在铺没的轨道上移动的车或其他移动工具,如高空摄影中的飞机,表现旷野时的火车、汽车等。其运动按移动方向大致可分横向移动和纵深移动;按移动方式可分为跟移和摇移。在摄影机不动的条件下焦距本身的变化或后景的被摄体的移动,也能获得移动的画面效果。由于移动镜头能较好地展示环境、表现人物,也是获得长镜头的一种手段,因此,移动镜头是电影摄影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可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创造具有电影特性的造型形象。

(5)跟镜头又称“跟拍”,简称“跟”,是指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拍摄。有推、拉、摇、移、升降、旋转等跟拍形式。跟拍使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侧面中保持不变,而前后景可能在不断地变换。这种拍摄技巧既可以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可以交待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气呵成的可能性。

纵向跟拍镜头

横向跟拍镜头

跟镜头与移镜头的区别:前者与拍摄主体运动速度保持一致,后者不一致。

(6)甩镜头又称“闪摇镜头”,简称“甩”,是一种速度极快的摇拍镜头,这种摄影技巧对摄影师的要求比较高,是指一个画面结束后不停机,镜头急速“摇转”向另一个方向,从而将镜头的画面改变为另一个内容,而中间在摇转过程中所拍摄下来的内容变得模糊不清。这也与人们的视觉习惯十分类似,相当于我们观察事物时突然将头转向另一个事物,可以强调空间的转换和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场景中所发生的并列情景。

(7)晃动镜头是指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这种镜头在实际拍摄中用得不是很多,但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技巧往往能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主观情绪,常用作主观镜头,如表现醉酒、精神恍惚、头晕或者制造乘船、乘车摇晃颠簸等效果,创造特定的艺术效果和氛围。在拍摄晃动镜头的时候,机身摇摆的幅度与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拍摄时运用手持摄影或者肩扛往往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张艺谋的影片《有话好好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晃动镜头,达到了很好的情绪表达效果。

手持摄像机拍摄打斗场面,更能突出紧张感

(8)旋转镜头是指被拍摄主体或背景呈旋转效果的画面,能制造眩晕和混乱的特殊效果。旋转镜头常用的拍摄方法有五种:沿着镜头光轴仰角旋转拍摄;摄影机超360度快速环摇拍摄;被拍摄主体与拍摄几乎处于一轴盘上作360度的旋转拍摄;摄影机在不动的条件下,将胶片或者磁带上的影像或照片旋转、倒置或转到360度圆的任意角度进行拍摄,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运动;另外还可以运用旋转的运载工具拍摄,也可以获得旋转的效果。这种镜头技巧往往被用来表现人物在旋转中的主观视线或者眩晕感,或者以此来烘托情绪、渲染气氛。

(9)升降镜头简称“升降”。这种镜头是指摄影机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是一种从多视点表现场景的方法,其变化的技巧有垂直升降、斜向升降和不规则升降。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摄影机的高度和仰俯角度,会给观众造成丰富的视觉感受,如利用得巧妙则能增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升降镜头在速度和节奏方面如果运动适当,则可以创造性地表现一个情节的情调。它常用于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或表现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人物的主观视象。与推、拉、横移和变焦距镜头等镜头表现的其他技巧结合运用的话,能够表现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降镜头

(二)按照视角

1、主观镜头:指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

2、客观镜头:代表作者或叙事者的眼睛以及叙述,或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

(三)按照内容

景物镜头:又叫空镜头,通常指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在时空转换和调整节奏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例:《假如爱有天意》 等

《假如爱有天意》开场空头

(四)按照作用与功能:

渲染镜头:渲染镜头又称之为空镜头(具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使用占全部镜头的10%。超过将更具写意风格、更具情感效果、更加意念化。
渲染镜头的作用就是在镜头排列和并列中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题的暗示、渲染、象征、夸张、比喻、拟人、强调、类比等作用。

(五)按照速度

1、升格:即慢镜头,也是高速摄影,是频率高于每秒24格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升格容易形成幻觉、迷离、煽情、诗意、奔腾等效果。
例:

2、降格:即快镜头。频率低于每秒24格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降格容易形成速度、暴力、激动等艺术效果。

例:《罗拉快跑》 《天使爱美丽》片尾

《天使爱美丽》片尾降格镜头

(0)

相关推荐

  • 同样的运镜巨大的差异,一个镜头就能看出动画比起实拍有多不简单

    镜头语言是影视作品画面构成的基础中的基础,了解一些基础的镜头语言,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影视作品.这一点无论是实拍电影,还是动画,都是一样. 在我介绍动画运镜和动画的镜头表现的文章里提到过,动画的镜头运镜和 ...

  • 电影中常见的运动镜头及其拍摄方法全解析(建议收藏)

    电影艺术中的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摄影机的连续运动或连续改变光学镜头的焦距所拍摄得到的镜头. 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大量的是运动镜头.一个运动镜头的构成:起幅+运动+落幅. 为了 ...

  • 学观影---视听基础:角度

    角度又称之为视点.摄影角度决定了拍摄距离关系,方向关系和高度关系,这是角度自身的三位一体关系构成. 距离关系是指画面透视关系,即摄影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在画面透视上形成的是:距离越近,画面透视越大:距 ...

  • 学观影---视听基础:景别

    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景别是一种最重要.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当我们看到银幕上任何一个镜头画面时,最先识别.感受到的就是景别,辨别这是一个多大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基本上是约定俗 ...

  • 学观影---视听基础:声音

    "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黑泽明 电影的声音由人声.音响.音乐三部分构成.这些声音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任何方式组合使用.很多情况下,声音来自于形象,与 ...

  • 学观影---视听基础:色彩

    色彩 人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物理属性是进行物象区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的生命初始阶段,色彩就成了认识世界的最有效途径: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只对物象的色彩有所反应,只有长大后才会渐渐产生对其 ...

  • 学观影---视听基础:光线

    光线是曝光的基础,是使影像记录到胶片上的基本条件.对于电影来说,光线是最重要的摄影造型手段,是画面的灵魂.照明的焦点何在,用光的强度如何,这都极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要根据影片不同的题材.风格.样式采 ...

  • 学观影---视听基础:视觉元素基础认知

    视听元素分为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大部分.通俗的讲,就是画面和声音. 画面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是通过具有明显边缘的两度空间平面,再现现实生活的三维立体空间.对于每个画面的认识 ...

  • 学观影要打基础:认识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

    学观影要打基础:认识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 以电影<归来>及其原著<陆犯焉识>为例 电影是以镜头画面的形式进行叙述和描写的,又以声音(对话.旁白.音响.音乐等) 与画面的结合.镜头 ...

  • 学观影 打基础:学会分析电影中的光线运用

    学观影 打基础: 学会分析电影中的光线运用 1.按照光源方位划分: 顶光 表现人物疲惫.想想,太阳什么时候在你头顶正上方?当然是晴天正午,那是经过半天学习.工作,需要吃饭.休息片刻的时间,人最容易疲惫 ...

  • 学观影 打基础: 电影声音分析

    学观影 打基础: 电影声音分析 声音的意义: 声音是电影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的元素,而画面因为距离观众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无法呈现这种感觉. (一)1.环境声 画面环境空间本身具有的声音,塑造真实环境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