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锁定年度最佳,《头号玩家》靠这四点爽翻观众
3月30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头号玩家》上映。上映首日拿到8500万票房,其实不算特别好的成绩,但3月31日上映次日,排片上升到65.1%,票房过亿,以绝对优势秒杀《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和同日上映的《通勤营救》,成为档期内热度最高的电影。
比较有趣的是,作为一部进口分账电影,《头号玩家》并没有太多的宣传,斯皮尔伯格没有来华,国内的发行方也没怎么吆喝。电影完全靠质量征服观众,在上映之前,提前看过的观众在豆瓣给出了平均9.0的高分,上映之后,超过6万观众打出了9.2的高分,不出意外的话,《头号玩家》提前锁定了全年进口片最高分,这也保证了电影的后劲,目前对《头号玩家》的票房预估大概在16亿左右,对于一部并不是主打大场面的电影,已经算是票房奇迹了。
《头号玩家》的主创阵容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唯一能作为主打的只有导演斯皮尔伯格。主演泰伊·谢里丹、奥利维亚·库克、本·门德尔森的演员都相对陌生,可以说,《头号玩家》是一部没有大明星、也没有震撼大场面的电影,那到底是用什么爽翻观众的?
有史以来最生猛的怀旧王牌
毫不客气的说,140分钟的《头号玩家》全部都是彩蛋。斯皮尔伯格的这部电影包罗万象,包揽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流行文化、影视、游戏等符号,游戏有《机械战警》、《守望先锋》、《忍者神龟》等;而稍微有点阅片量的观众,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有关电影的彩蛋,如蝙蝠侠、哥斯拉、《闪灵》、甚至还有《灵异入侵》里的娃娃,在此不赘述,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百度,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章盘点电影的彩蛋。这种处处透着惊喜的观感,让人非常意外,没有谁能想到,年过七旬的斯皮尔伯格竟然能如此顽皮、时尚,想到这样的创意,让人惊为天人。
更难得的是,每一处彩蛋都不是生拉硬靠,而是都插入的很自然,让人觉得是出于剧情需要,把各种符号填入到一个流畅的故事里,《头号玩家》的剧情是一个最值得电影人学习的教科书,也让那些编爆米花电影的编剧脸红。
有对未来的前瞻性
《头号玩家》的故事有一个基础,就是VR,这是已经诞生了两三年,多数人都知道,但一直没普及的技术,电影里的角色,带着VR眼镜置身于游戏当中。毫无疑问,斯皮尔伯格自己肯定是看好VR,但多数导演是追热点去拍电影,而斯皮尔伯格是自己创造热点,这是他对未来的前瞻性,并且还玩的这么溜。相比当年《黑客帝国》虚拟和先是的切换,《头号玩家》完全让观众置身于一场游戏当中,没有严肃的哲学思考,而是绝对的娱乐至死,电影里的角色在游戏中也好,在现实中也罢,都能爽翻观众。
娱乐之余的思想性
但是,《头号玩家》并不是推崇游戏、给VR打CALL的电影,一爽到底之后,会发现电影其实是反游戏、努力将观众拉回到现实生活的套路,马克·里朗斯饰演的哈利迪,靠双手打造了游戏帝国,几乎让全人类都沉浸在游戏当中,但他自己过的并不快乐,因为开发游戏,他失去了向情人表白的机会、赶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最终留给自己的是孤独和寂寞,因此最后帕西法尔和他在游戏里相遇那一段,又换取了观众一捧热泪。
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阴阳师,到王者荣耀再到如今的各种吃鸡,有多少家庭从当初的谈心到今天的各自低头玩手机?时光如白驹过隙,到底是应该把时间花在游戏上,还是和亲人的相伴上?其实对于观众来说,这是最现实也最有意义的哲学思考了。
无与伦比的技术性
想好了VR的创意,写好了剧本,《头号玩家》在从文字到画面的转换上,应该是电影里最难的一类,所有那些游戏中炫酷的画面,种种虚拟现实的图标、数字,角色的服装、道具的设计,都几近完美,这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几十年的电影生涯里积累下来的超高水平,几乎每一幕都可圈可点。无论是特效、美术,还是摄影、灯光,都保持了当下最高的技术水准。更难得的是,《头号玩家》几乎和入围奥斯卡的《华盛顿邮报》用同一班底、同期创作,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电影,想想实在是很奇妙,而斯老已年过七旬,让我们向他致敬吧!
最后给点温馨提示,《头号玩家》因为有很多游戏画面,所以看3D会有相对不错的观感,并且IMAX、中国巨幕因为银幕尺寸的优势,选择的话会有更好的沉浸感。另外,每个城市也会有少量2D场次,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个人建议刷两遍《头号玩家》,先看一遍3D过瘾,再刷一遍2D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