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开启语言的魔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导读
周末,给萧山近200位新老师授课,半天的课程结束,学员代表谈了听课收获。听完之后能有这样的见解,很显然是用心听了。看一下她的发言,相信对没有听课的老师也是一种启迪,分享一下。当然,并非说发言十全十美,逻辑和表述上多少存在点问题。但作为新老师,听完就能有这样的陈述,还是很值得表扬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非常有幸,在工作的起始阶段听了杨老师的课。说心里话,杨老师的课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杨老师对沟通的思考,让我想起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我一直觉得书中的“四步”有点复杂,在生活中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今天杨老师的分享让我豁然开朗,他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非暴力沟通在教育中的践行。
今天的讲座让我明白,沟通的精髓就是“真”,真诚地去思考,去行动,招数形式并没有那么重要。在我看来,沟通的“真”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言传身教
像杨老师说的,如果一个学生不会关心老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师生关系还不够好,二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关心人。当我们能对学生多点学习之外的关心,多关心他们生活上的小变化,情绪上的小波动,他们才会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孩子们也会学着去感受老师的情感和理解老师的情绪。
身教重于言教。反思过去一个半月的工作,虽然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但还是因为每天的学习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和与学生情感的维护。自己没有全方面关心学生,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态度不积极,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三思而言
人人都会开口讲话,但并非人人都会讲话,讲话绝对是有技术含量的活,离不开智慧的支持。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诉求,讲话需三思而言,为学生着想,为家长着想,也为自己着想。
我想,以后我每次找家长沟通,首先,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家长沟通所谓何事,没有目标的沟通,很有可能沦为闲聊,尽管,适当的闲聊也是需要的。其次,和谐平和的沟通交流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一味地倒苦水和指责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情绪向家长传递情感的力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