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岁月走笔‖记忆系列之:生产队的几“头” 河北 又一村

岁月走笔记忆系列之:生产队的几个“头”
□ 河北  又一村

开天辟地头一回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一片声讨、改革中夭折。那尝试消灭剥削、实现大同、人类最高组织形式——共产主义的前奏曲偃旗息鼓。但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会因物质的丰盈而被遗忘。趣谈一下生产队的几个”头”。

“把式”。负责“一辕两梢”全队最强壮三匹骡马的使用。那时大马车是运力最大的交通工具,运送肥料、果实、秸秆全靠畜力车。车把式掌握着全队运力,当然对农事有一定参与权。遇有本队姑娘结婚,还能扎成彩车,车把式穿戴一新,酒肉穿肠。车把式是不是领导的领导。

“场头”。收获是生产队的重头戏。每到麦收和秋收,生产队设置”场头“负责粮食晾晒、脱粒、収储、交公粮等事宜。“露水官”,责任重,要把安排到”场“干活的社员分派得宜,方能保证“洼”里按节收割,”场“里适时消化。“场头”要德高望重、农活全面、所谓放下耙子抄起扫把。

”园头”。是解决全队社员吃菜的负责人。春播、夏管、收获基本都是一人完成。菜园有水井,驴拉辘轳是这里的永恒。园内水网通达,菜赖水生,水催菜长,保证全队从菠菜到韭菜、西葫、茄子、芹菜、茴香、萝卜、白菜等按季节而供,社员不必为菜而仇。

“瓜头”。春来,两个生产队商量在相邻地块种瓜。确定人员后,先在地头盖一土坯房,再人工挖一水井,浇瓜、生活并用。谷雨前后,各种瓜籽入土,长出形状各异的瓜秧。天气越来越热,瓜儿逐渐成熟。此时,“瓜头”不用请示,搬铺盖进瓜园。各种瓜果源源不断供给社员。秋天来了,送出最后一批瓜,“瓜头”的使命终结。

”枸杞头“。第一缕和煦的春风吹绿了争春的枸杞。这是一种茄科灌木,绿叶紫花红果,从春至秋皆是盛花期。人们采摘后,“枸杞头”称过斤两后,在专用的架子上晾嗮,失水后用烤房烤干,交到外贸部门后,按斤两发钱给拾枸杞的人。

<完>

【作者简介】
又一村,河北大城人,
文化爱好者,有作品发表于
网络及媒体,题裁多样,
自娱自乐,与大家同乐。
 

(0)

相关推荐

  • 致敬那些做贼的日子

    号主说: "六一"了,年届老年,却童心未泯,偶温童梦.印象深刻者,居然不是读书求学.学XX做好事,而是偷.偷的刺激.偷的教训.偷的享受挥之不去.   有几个人敢说,小时候没偷过? ...

  •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了,可他还在心里.有些经历很久了,可他还在梦里.生产队自1982年解体,已经三十九年了,可现在想起来仍然如昨,十分清晰,那是一代人走过的一段风雨历程,那是一代人度过 ...

  • 卢秀莲:难忘偷瓜那件事

    难忘偷瓜那件事 江苏 卢秀莲 我儿时的事好多都已忘却了,只有和同伴们偷生产队瓜的事经常在我脑海里出现.这大概是六十年代初的事. 写这件事得先介绍我们村的地理环境:我们村庄很小,当时只有六十户左右的人家 ...

  • 田园时节雨:​桥盟人种瓜记

    桥盟人种瓜记 文图/田园时节雨 转眼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这使我不由得想起桥盟村人曾经种瓜的情景. 在开革开放之前的大集体时代,桥盟村多年来就有种瓜的传统,因为它是生产队重要的一项经济收入,比传统的种 ...

  • 芒种•忆昔

    ​        快芒种了,天气很炎热,有暑天的味道.临近芒种就会想起童年和少年的往事.记得童年时期,那还是生产队的时代,壮劳力是麦田的收割主力军,他们流着汗水在赤阳下躬背挥镰,一把一把地收割麦秸,后 ...

  • 红灯花:尊严祭/非要迈进另一个世界才有尊严吗?

    尊严祭 红灯花 在学校念了那么多年书,我至今无法用文字语言,来更好地诠释什么是尊严.也许在我的农村老家,所谓的"面子"一词,大概就是"尊严"之说吧? 说到&qu ...

  • 姜广富:俺们队的老队长|散文

    补世成:前妻复婚记|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长,要按级别,应该是十一品(县为七品,公社为八品,管理区为九品,生产大队为十品,生产队为十一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级别最 ...

  • 散文|挣长期工分的人们

    全文共 2082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几十年前的生产队时,人们挣工分分两种情形,一是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另是一年到头干一样活计,挣长期工分的. 挣长期工分的人分两层,一层在大队,一层在 ...

  • 老席其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几年前,我务工的单位从郑州西三环搬迁到郑州市东南方向,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子--席庄. 席庄,位于郑州市区向南30公里,南曹镇往东15公里处.说它偏僻,是因为从郑州南环驱 ...

  •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很多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都搞工副业,收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社员个人也从中分红.

  • 长篇小说连载:《西岭塬》

    [作者档案]赵永新,甘肃省正宁县人,中国民盟盟员,以小说.散文见长.<九爷走了><西岭之春><回老家><西岭人>等充满陇东高原乡土气息的作品,对使用陇东 ...

  • 鲁北记忆:“牛事儿”散记

    伫立故乡西北湾甜水井台上,背倚柳丝倒挂的垂柳,乍见夕阳西下,余晖下西北湾冰凉的水纹也似乎有了暖意.西北湾四周挂满余晖的青草尖在夕阳的笼罩下,显得有些迷迷朦朦.尤其是西北湾东边靠近圩壕一边的蒹葭挺挺的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