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PET/CT】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病灶的18F-阿法肽PET/CT显像特征

题目: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病灶的18F-阿法肽PET/CT显像特征

来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9年39卷4期212-217页

作者:米宝明 [1] 孟东 [2] 吕庆 [2] 杜晓庆 [1] 陈礼平 [1] 张雨 [1] 潘栋辉 [3]徐宇平 [3] 杨敏 [3] 陈小元 [4] 郁春景 [1]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214062[1];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214062[2];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无锡,214063[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医学影像与生物工程研究所、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研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20892[4]

通信作者:郁春景 ,Email: ycj_wxd1978@163.com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9.04.005

摘  要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18F-阿法肽(Alfatide II)PET/CT显像的特点。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22例怀疑乳腺恶性结节或肿块的女性患者,年龄(52±10)岁,均于穿刺活组织检查和术前行18F-AlfatideII PET/CT显像,视觉分析正常乳腺的显像特点,并对比患者正常乳腺与子宫(按有/无绝经分组)及乳腺癌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差异.根据病灶的放射性摄取分布形态特点将病灶进行分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判定其分子亚型,分析不同分型和分子亚型病灶的SUVmax.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Pearson或Spearman 相关分析处理数据。

结果:22例患者有23个癌变乳腺(1例双侧乳腺癌病灶,1例一侧乳腺切除);20个正常乳腺和21个正常子宫(1例因子宫肌瘤切除),随访1年以上均未发现恶性病变.18F-Matide II PET/CT显像示11个正常乳腺可见腺体边缘部结缔组织区条索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SUVmax高于中心区腺体组织(1.81±0.67与0.79±0.37;t = 6.771,P<0.001);此11例中,除1例子宫切除外,余10例均伴子宫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高.19例患者正常乳腺结缔组织SUVmax(1.31±0.80)和子宫SUVmax(3.80±1.79)呈正相关(r=0.785,P<0.05).将22例患者分为未绝经组和绝经组,2组正常乳腺结缔组织 SUVmax(1.81±0.67 与 0.72±0.39)及子宫 SUVmax(5.11±1.06与2.04±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4.42和8.66,均P<0.01)。23个乳腺癌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6.93±3.97,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乳头区、结缔组织区及腺体区的SUVmax(t值:6.784~7.559,均P<0.05).根据放射性摄取分布形态分为肿块型5个、结节型3个、弥漫型4个、多灶/多中心型11个,以多灶/多中心型灶SUVmax最高(F=3.55,P<0.05).4个分子分型中基底样型乳腺癌病灶SUVmax较低(2.49±1.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高的病灶SUVmax高。

结论:18F-AlfatideII PET/CT 显像示正常乳腺有轻度的放射性分布,主要集中于乳头区和腺体边缘的结缔组织区域,且与子宫的放射性摄取程度呈正相关.乳腺癌病灶的放射性摄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不同形态特点的乳腺癌病灶均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以多灶/多中心型最高.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病灶放射性摄取程度不同,基底样型乳腺癌病灶的放射性摄取程度较低;HER2表达水平较高的病灶SUVmax较高。

本文参考文献:米宝明,孟东,吕庆,杜晓庆,陈礼平,张雨,潘栋辉,徐宇平,杨敏,陈小元,郁春景.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病灶的18F-阿法肽PET/CT显像特征[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9,39(4):212-2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