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美古韶城 | 论仁化的私藏古宅,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也许因为有丹霞山坐镇,仁化县一直给人带来一种雄壮巍峨的感觉。
然而,隐藏在世界级丹霞地貌之下的,还有这另一种巍峨,那是时间刻画出来的雄壮和美感。那是一些独立在山野的古围楼,它们是透绿汁的古堡,连呼喊她们名字的嘴都会流露出活脱脱的绿雾……
灵溪十四围
位于仁化县东南25千米周田镇灵溪村,围围拔萃世难觅:“天朗气清,金风荐爽,炎暑不兴”的仁化县周田镇灵溪盆地,粤北佳丽地,擅山川便利,“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以“灵溪大围之王”的翰亨围为中心,形如众星捧月,环绕14座形态优雅,巧夺天工的围屋,密度之巨,韶关罕有:上洞村的黄姓大围,黄屋围、何屋围、李姓围,瑶溪高姓小围、排巷李姓小围、秀才引邝姓围,下洞村李姓围,黄姓围,石头背吴姓围、石江坝幸姓围,枕头背许姓围,高家坝仔围、溪背村高姓双孖围。
这些渗透绿汁的古堡,连呼喊她们名字的嘴都会流露出活脱脱的绿雾。小巧玲珑,温驯可嘉,卵石沙浆塑身,干脆利索。均开1扇,厚1米,横穿圆安全栅拱东门,楣镶蕴意“长治久安”石匾;围左右各砌石斜梯通顶,厚实墙体密布形态各异的枪眼,时刻监视犯寇,确保安宁,可谓安全岛。
原名翰亨村,翰亨黄屋、七川八漏(井),是目前韶关惟一住全村人的大围。安逸于仁化县东南约20千米的周田镇灵溪办事处上洞大围村。围西方引水,金水河穿围而过。原有七河汇合,八井映照,现存双巴井、杜屋井、细井子、大菜园井和山泉井,围脚有数条排水沟外通。最旺超过200户,超过1200人,现有186户,880多人。笃悟“一民之生重天下”哲理的始祖黄孟贤在宋由闽迁来,清始建,阅历近4世纪。岩畔苍藤悬日月,崖边瑶草记春秋。黄沙溪、大溪东西相拥,四周为皱萝角山(北)、象岭里、高幢背(南)、大旱山(西)、摇钱岭(东)所簇拥的翠绿盆地腹部。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二图:龙吟凤栖围
村中本有黄等共10姓,现均归黄姓。清道光年(1821年)因匪盗猖獗,为确保村民安全,在黄建盖等倡导下,杜等姓齐心鼎力,聘刘俊卿、陈斋锡等人,苦建3年峻工。墙均用取于象岭里打石窝的硕大花岗岩叠砌,1米厚,7米高,南北延伸,东西罗列,周长625米,面积2.74平方千米,间隔3米置枪眼或瞭望口。内方外圆,庞大圆形方孔钱建筑,是天、地、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坪侧曾竖15对梅花夹旗石,幸存6对。
▲永享勅宁围
▲永享康宁围
曾出过二品大官,近代有1位驻外参赞。筑4门:北门为正门(中门),内外2重,外重额书“云台”“仁义风度”。南门(杜屋门)正脊饰高照“太阳”刹顶,额书“阆凤台”“悠远博厚”,侧配“瑶池”“翠木”。东2门(东边门):额书“瑞应蛟龙”,侧配“德”“礼”“万古雄风”,侧配“富”“寿”。孔高3米,数字代表黄氏祖先峭公娶3妻,各生7子,共21子。门均用21块大麻石拱砌,象征黄姓祖先崤山公21子,表明此类村均为黄姓后裔福地。内呈东北-西南布列,共17幢瓦屋。3宗祠,标榜“入孝”“出弟”,令人难忘。2间书院为传承耕读持家遗风的重要教育机构。居室单元平面布局1厅1房,厅厨共享,厅开1门与檐街相通。大围为韶关孤本。
另外,保存较好的围还有:龙吟凤栖围、永享勅宁围、永享康宁围等。
平圃围
位于仁化县东南25千米周田镇平甫村,西南靠平甫岭,东、西分别以灵溪和浈江为邻,傍周田盆地东侧,G323东南面。黄氏后裔民国年间的围,坐西南向东北,屹立于村西南隅。
正方形,4层,高9米,厚0.6米,深、宽均约4.6米,占地21.2平方米。二面坡硬山顶黛瓦,卵石砂浆砌至顶。重檐牙纹,正脊高翘。西北和东南角配炮角(青砖砌)。设竖一字形、十字形和方形窗。仅用红砂岩筑一扇拱顶东北门,铁皮门板。内安木梯。
整体基本完好,仍使用。西北角有一棵茂盛古榕。
其藏阁
独峙于仁化县黄坑镇东约20千米曰庄村西南,四面环绿,坦荡如砥的田野中央。
围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回”字形,4层,长方形,高15米,阔21米,进深20米,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几乎均由卵石砂浆砌筑,内包泥砖,巨大花岗石条石砌角,配炮角。密布青砖筑竖一字形、方形和拱圆形窗。巨大花岗石条石砌2·5米,1米宽拱门,镶“其藏阁”匾,门面残缺。
内部残废,顶毁。面貌巍然,气韵独特。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