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记录童年的艰辛与欢乐——挖“麻药子”
挖“麻药子”
路边菜地里,恍然看见几棵似曾相识的幼苗,颜色青绿,一茎三叶。儿时的记忆一下就被牵引起来——这几棵幼苗就是“麻药子”了!小时候我拿着小铲在小麦收割后的田野里挖“麻药子”的情景仍历历在心。
“麻药子”是我们嘉陵西路边陲乡下对它的称呼——他的真实名字是半夏——这充满诗意一样的名字,却有着极为凶险的价值。小时候读到李时珍制作麻沸散,一直以为就用的是这种原料。一两片油绿的叶子,叶子中立一长茎,长茎下部生一芽苞,顶端有三片小叶,开一朵或两朵淡紫色的小花。家乡的“麻药子”并非人工种植,零星地散布在小麦地里、花生地里,长在土里的球状根可入药。这种天然生长、自生自灭的形态却造就了它们的源源不断,每一年都有新生,每块地都有收获。
“麻药子”大小不一,最大不过胡豆大小,最小的只有绿豆模样,不论大小,药铺都收,价格也一样。“麻药子”有一个生长特征,就是不喜群生,喜欢孤零零地生长着。地里很少出产,产量也不高。在收获的季节,只要将它从土里刨出,风干后去掉包裹在上面的泥土,晒干即可出售。挖“麻药子”时,千万注意,不要把它的浆液蘸到手上,再沾到舌头上,这“麻药子”很麻,让人受不了。“麻药子”很好找,一看“麻药子”的茎苗,即可迅速地辨认出来。多生于麦地、空地里,立夏至芒种挖较适宜。此时挖的“麻药子”药性较好,叫伏子。也可以在秋天挖,这时挖的“麻药子”,就叫秋子。伏子比秋子的价格高些,最适合采掘伏子,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多挣点钱。
那时只要不上学,我就和伙伴们经常拿着小铲子,带着小篮子,去麦地里挖“麻药子”。由于数量有限,我们边挖边找,半天的工夫,要找遍几块地。找到后,小铲一挖,疏松的土壤里便抖出“麻药子”的块茎,掐掉枝叶,圆果形小指头大小的“麻药子”被丢进篾篓里。
去掉茎和叶子后,湿的果实通常也只有一两斤。这卖不了多少钱。于是一有时间再去挖,这样积少成多,估计每年挖回湿的至少有十好几斤。将湿“麻药子”洗干净,用手剥去表皮,肉白色,像爆米花那么白、那么大。然后把果子放在筛子里,拿到太阳底下去晒,要晒好几天才能干。有时遇上梅雨季节,天总不放晴,未干的“麻药子”就发霉了,收购站是不收的。
当然也有收成好的时候,到街上去卖,要卖几角块把钱,我一般去买小人书、笔和本子。那时候的小孩是不敢随便买零食吃的,不过当时的零食品种也单一,没有吸引力。在小伙伴当中,我的小人书是最多的,而且一般不花家长的钱。这成了我炫耀的资本。
挖“麻药子”的过程,让我知道劳动的艰辛,赚钱的不易。一个人只要不忘记过去,就能够好好地面对当今的生活,在奢侈浪费面前,保持本色,不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