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的八大误区,你都能避开吗? 2024-08-04 00:55:53 脑卒中(stroke),也叫“脑中风”,又叫“脑血管意外”,通常分为两大类,①出血性中风:是指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②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脑梗塞和脑缺血的发生。“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 由于脑卒中病人得了脑卒中后会产生很多并发症,特别是急性期脑卒中,很多人认为脑卒中患者应该宜静不宜动,应该好好休整,认为脑卒中病人出院以后就相当于治疗结束,也有人认为偏瘫患者只要活动就比不活动好等。 但是这些都对吗?因此很多人其实对脑卒中有很多误解和错误的康复方法,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为大家解释误区,我们总结了脑卒中的八大误区,以及应该怎么做?误区一:急性期宜静不宜动脑卒中急性期,家人给予患者周全的照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但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家属因担心病情复发或加重病情仍阻止患者进行身体活动,继续坚持静养、药物治疗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么做会导致患者出现瘫肢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全身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出现褥疮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使患肢丧失运动功能,以及导致健侧肢体因失用而废用的状况。 正确做法:一般情况下,脑卒中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运动。据临床显示,大多数患者的康复治疗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误区二:只要活动就比不活动好很多由于脑卒中而引发偏瘫的患者,仅在发病后的1~3个月就出现了严重的肌痉挛和关节挛缩变形的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家属在帮助偏瘫患者恢复时缺乏正确指导而造成的。很多患者家属盲目地把传统推拿、按摩用在患者身上,以上肢内侧屈肌、小腿后的腓肠肌,以及手心、脚心按摩的最多,认为这样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但其实这么做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肌痉挛和关节挛缩变形的情况。正确做法:上述部位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是不提倡刺激的,因为刺激这些部位容易导致患者上肢屈曲挛缩和足下垂内翻等异常姿势。患者家属应切记,康复治疗既不简单,也不随意,一定要按照医生、治疗师的指导,规范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误区三:大量的运动锻炼更有助于康复有些患者对运动恢复的方式期望过高,于是刻苦锻炼,并顽强坚持,练习包括扶助栏杆练习蹲、起等高强度动作,结果出现患肢肌肉疲劳、酸痛,关节部位肿胀等疲劳综合征。正确做法: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应遵循适度、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高龄及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更要密切注意。误区四:多练握、拉、提等动作,可加速手功能恢复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很多患者自行采取手握健身球、橡皮圈或练拉力器、抓握物品等动作来练习,以加速手功能的恢复。殊不知,这样做会加重手和手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使纠正难度加大。 正确做法:患者应在医生、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上肢、手指伸展功能的锻炼,切不可盲目进行其他练习。 误区五:依赖治疗师治疗就行了,自己不需要锻炼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师产生过度依赖的情况,从而导致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缺乏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家属缺乏督促与辅助的意识,因此就降低了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正确做法:患者恢复性治疗是医护技能、患者、家属三方的互动过程,充分发挥家属的协助、督促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不仅要调动患者锻炼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家属陪练的积极性,使患者和家属明白,康复是一个“被动—部分主动—主动”的过程,需反复、经常地训练,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误区六:要尽早下床行走因为对康复的渴望,患者往往擅自加快康复进度,结果“欲速则不达”。这常见于中、青年患者。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能行走即代表疾病已康复,因此开始由家属搀扶着走路,甚至爬楼梯,结果虽然能“走”了,但出现“挎篮手、划圈腿”的症状。行走时患肩下沉,骨盆上抬,膝反张,重心偏移,这种步态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 正确做法:即使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后能恢复患病前的行走状态,但一旦在极易紧张的状态下行走(如过马路),便会重新诱发出患者的异常步态。因此,治疗师并不主张患者过早下床行走。 误区七:作业治疗可有可无临床工作中,笔者还遇到过一些患者或家属放弃作业治疗的情况。有些患者、家属认为作业治疗就是每天滚下滚筒、磨下板、玩下玩具,还要收取费用,觉得没有必要,想要放弃,让患者自行锻炼。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如手功能障碍或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等。 正确做法: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等方面障碍功能的恢复。这种方法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是患者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途径。 误区八:出院意味着治疗结束有的患者和家属普遍把出院认为是治疗和运动功能恢复的结束,殊不知,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有人说出院才是康复的真正开始!有些患者的运动功能在医院并未恢复到最大程度,出院后经过锻炼还能够再提高。正确做法:康复是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反复刺激才能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只有把康复动作贯穿于生活之中,才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 我们总结一下,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量一定要合适,运动方法也要有标准,强度应该循循渐进,当患者有足够能力再开始做合适的运动。不可盲目的康复治疗,也不可操之过急,康复是一个缓慢而反复的过程,掌握方法,勤于锻炼,有效的康复治疗一定有用!END 文章:冯燕鹏 编辑:冯燕鹏 参考:脑卒中”的防治、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八大误区、脑卒中康复进展等 赞 (0) 相关推荐 【康复医学】如何走出脑卒中康复误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类媒体的宣传,脑卒中后应及早进行康复治疗的观念已日益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所熟知和接受,很多患者家属在患者发病后就积极地为患者联系寻找能够进行康复 ... 中风患者的居家康复 脑中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的脑中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相较于南方而言,北方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更高,约高出1.5倍左右.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饮食结构所致,北方人饮 ...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常见误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开封市人民医院" ID:kfsdermyy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常见误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脑卒中发病率呈增长态势,相对年轻化趋势加剧,近50%的中风患者 ... 跳出脑卒中康复误区,家属别帮了倒忙 脑卒中发生后,部分患者往往会失去基本的运动能力.因此,恢复运动功能,成为了患者们最迫切的愿望.很多患者在训练中十分积极努力,恨不得马上手能拿东西了,能下地走路了.可是,由于对康复的认识不足,总会有患者 ... 走出脑卒中康复误区(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卒中发病率及致残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致死原因,据统计我国总体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3%,位居全球之首!也就是说"每5人中可能就会有2人会发生脑卒中!&q ... 我国1300万人的脑卒中康复问题如何解决?动优提供了一个创新思路 一位脑卒中23年的患者会日常登陆一款应用程序,与康复治疗师视频联系,获得评估后,依照一套个性化的电子康复训练方案,在家里做康复训练.目前,包括这位患者在内,这款APP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为500多 ... 脑卒中康复——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CTS)以往在体育领域应用较多, 近年来,作为一种治疗新技术逐步被引入到临床康复领域中. 人体核心区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位置在膈肌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处于上 ... 脑卒中康复知识小科普!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3大死亡病因之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120~ 150万, 卒中后约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劳动能力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 国庆特辑| 王艺东医生解说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作为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祖细胞,未来有望从细胞层面,在人类几乎所有重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这必将引起一场医学的革命.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造成全世界致死 ... 别靠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警惕脑卒中的七个误区 你了解脑卒中吗?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脑卒中一样,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脑卒中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年轻人不会得中风 很多人觉得,脑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