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当年题写“交通银行”牌匾,润笔费为4000大洋,如今成经典

文·段宏刚

郑孝胥(1860年——1938年)是近代实力出众的诗人和书法家,尤其是他的书法,以楷书和隶书见长,在结字和风格上都有独到之处,自成一格。在结字上,字体瘦高、挺拔、峻峭,形成了苍劲、清朗、朴厚、凝重的风格面貌。

书法大师沙孟海(1900年——1992年)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书里,对郑孝胥的书法给出了很高评价,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

《近三百年书学》是沙孟海先生写于1929年的重要著作,他以历史的视野,严谨的态度,盘点了300年来在碑学和帖学两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被他在书中提及和认可的书法家,都在书法史上留下了盛名。

郑孝胥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自小饱读诗书,他在书法上,前期以学习帖学为主,曾对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等大师的书帖进行了长期临摹,同时对“馆阁体”的结字和笔法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综合来看,郑孝胥前期的书法具有妍媚、秀逸、工整的特点,结构造型看起来很好看,但书法线条的骨力不足,令人回味的地方并不多。

1889年,29岁的郑孝胥考取内阁中书,有幸拜在诗书画样样精通的文坛泰斗翁同龢(1830年——1904年)门下。经过翁同龢的指点,郑孝胥开始把大量时间用在研习碑学书法上,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魏碑体的扁平字体被他拉长成瘦高的体势,并吸收了李斯、李阳冰、邓石如、吴昌硕等篆书名家的笔法,最终形成了瘦劲、峭丽,有柔有刚的审美特征,在近代书坛影响很大,被圈内人称作“郑派”书法,求他墨宝的名流商贾每天络绎不绝。

1912年初,溥仪退位后,作为清朝遗老,郑孝胥离开京城到上海生活。生命的最后20多年,他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度过。

郑孝胥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书法作品,包括信札、题字、牌匾等多种体裁。他最有名的一件书法作品无疑是“交通银行”这四个题字。

交通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由著名经济家、银行家、财政部次长梁士诒(1869年——1933年)先生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建,成立之初,总行设在京城,后来,总行在1928年搬到了上海,发展至今。如今,交通银行是国内六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网点。

交通银行成立后,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牌匾。是因为当时梁士诒对活跃在京城的书法家,在知名度、影响力和实力上,都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给交通银行题写牌匾的事情也一拖再拖,初期只能以印刷字体将就着用。

直到交通银行在1928年搬到上海后,梁士诒才打听到书法大家郑孝胥一直生活在上海,于是,决定邀请郑孝胥给交通银行题写牌匾。

当时的郑孝胥,在上海滩的名气如雷贯耳,每天求他买字的人太多,以至于他家每天门庭若市,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所以,他只能以提高润格的方式,把一部分买字者拒之门外。

在20世纪20年代,郑孝胥的楷书作品就已经标价每个字10个大洋,但即使这样,还是阻挡不住有钱人来附庸风雅。对那些有钱人来说,能拥有郑孝胥的墨宝,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但对普通大众来说,郑孝胥的书法绝对是奢侈品,只能过过眼瘾罢了。

梁士诒托人找到郑孝胥,说明来意后,郑孝胥既没有推辞,也没有拒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写四个字4000大洋。

4000大洋在当时来说,相当于大学正教授一年的工资,在京城能买下一套不错的四合院。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刚到北京大学教书时,每月工资仅为280大洋,一年还拿不到4000大洋。可以说,郑孝胥给出的这个润格高得离谱了。

然而,财大气粗的银行立马答应了郑孝胥的要求,他们看重的是郑孝胥在书法圈的实力和影响力,所以,就有了这个沿用100多年的“交通银行”四个大字。

可以看出,郑孝胥题写的“交通银行”四个字,结字严谨,笔力遒劲,呈现出苍劲朴厚、凝重大气、庄严典雅的审美特色,非常耐看,跟银行倡导的那种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的理念非常吻合,这也是这个招牌被用了100多年仍然沿用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书法大家,善于学以致用,懂得通过博采众长的方式,把众多名家的优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郑孝胥在一生的探索中,正是这样走来,他青年时期的书法以临摹名家书帖为主,注重技术层面的磨练,个人风格并不明显。中年时期则大胆创新,写楷书时,常常吸收篆书和隶书的笔法,俗称“隶化”,有效充实了字体凝重、雄奇、敦厚的风格。在晚年,当他掌握了深厚的功底后,又开始在字体造型和笔画上寻求突破古人的窠臼,有意识地改变一些笔画的写法,最终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郑孝胥的高徒、著名书法家张谦,曾对郑孝胥有一句贴切的评价:郑先生作品中早年灵巧略有不足,并无出彩之处;中年雄浑壮丽,远超同代;晚年瑰玮雄奇,比肩秦汉。

这句话完全概括了郑孝胥一生的书法成就。

(0)

相关推荐

  • 此人是大汉奸,却有一手好书法,挥笔写下4个大字现在随处可见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著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那当我们谈论汉奸时,我们会谈论什么呢?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一定会列举他的种种罪状,常常将他 ...

  • 如果他不当汉奸,或许会流芳书坛!行书苍劲朴茂,绝妙!

    他学问做得好, 书法尤其绝妙, 一手魏碑苍劲朴茂. "交通银行"这四个字, 出自他的手笔,沿用至今. 如果他不当伪满洲国总理, 本该家喻户晓,流芳书坛. 郑孝胥(1860年-193 ...

  • ​郑孝胥七律全集(上)

    郑  孝  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 ...

  • ​郑孝胥七律全集(下)

    郑  孝  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 ...

  • 郑孝胥七律342首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 ...

  • 郑孝胥[伪满洲国总理]

    郑孝胥父亲郑守廉,咸丰2年(1852)恩科进士.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宫中履历引见摺>记载,同治11年(1872),郑守廉年50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以主事用,签分工部行走,签掣吏部 ...

  • 郑孝胥《宜园记》楷书欣赏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 ...

  • 郑孝胥的书法

    假设他晚节保住,不去天寒地冻的东北当什么伪满朝廷的"总理大臣",也许如陆润庠.刘春霖.潘龄皋一班人一样,只在书界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人们想起他的时候,就会像想起那几位老先生似的,佩 ...

  • 郑孝胥行书《振锡照眼联》

    鄭孝胥行楷七言聯

  • 楹帖撷珍|郑孝胥 行书《振锡照眼联》

    鄭孝胥行楷七言聯 历代书画高清复制 订购联系:谢强 15112681313 VVV END

  • 郑孝胥 楷书《千字文》

    郑孝胥 楷书《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