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西瓜跌下“神坛”,外地没人买,产地不让种,背后原因要深思

虽然说西瓜的原产地并不是我国,但是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栽种历史了,据记载,公元3-4世纪时,西瓜就从西域传入我国,所以才有“西瓜”之称。虽然西瓜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我国最早盛产西瓜的地区反而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比较缺水的西北地区,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附近的阿斯塔纳古墓群中的一座晋墓中挖掘出了西瓜,同年又在新疆巴楚县的一座南北朝的墓中发现了11粒西瓜子壳。

西北西瓜中最有名的当属“硒砂瓜”,因每千克硒砂瓜中含有0.0056毫克硒元素,远超其他种类的西瓜而得名,硒砂瓜不仅硒元素丰富,还含有胡萝卜素、18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锌、钾、钙等其他微量元素,一度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据传硒砂瓜具有延年益寿、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借着这些名头,“硒砂瓜”在2002-2004年的三年时间里迅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在全国各地打出了响亮的名号,虽然硒砂瓜有皮厚肉少的缺点,但是并不妨碍大家追捧它,这就使得硒砂瓜的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普通西瓜卖1-1.5元时,硒砂瓜要卖到1.5-2元,一个大西瓜要卖到三四十元,由于太大居民在购买时不得不买一半甚至四分之一。

盛极必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火之后的硒砂瓜大有跌落神坛之意,先是“外地没人买”,在网络上关于硒砂瓜的文章下面充满着大家对硒砂瓜的声讨。“贵的要命,买了一个,肠子都悔青了,一点都不好吃。”“现在市场上买的宁夏西瓜,一点都不甜,和5年前的品质差远了。”“不好吃,皮太厚,估计一半都吃不到。”“去年买过两个,那么大的西瓜只有中间好吃。””以前的宁夏瓜,个头大,翻砂,甜度也可以,现在的宁夏瓜,就甜中间一点点,皮越来越厚,也不翻砂了。”可见”没人买“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家普遍反应硒砂瓜皮厚、不甜、不好吃。

”硒砂瓜“不是第一个跌落”神坛“的水果,由于各种水果的产量基本都处于饱和的状态,如果等到水果成熟再采摘不仅不好放,还赶不上好的行情,这就导致水果早摘越来越严重。就拿苹果来说吧,全国有名的烟台苹果,以前都是要等到十一之后才会陆续上市,如果等到11月被霜打过再采摘,那才是真的甜。现在9月的中下旬就有人收购,可那时候的苹果根本不熟,不甜还有很浓的酸味,买一次不好吃了后面也就没人买了。

同其他水果是因为赶行情,早采摘跌落神坛不同的是,硒砂瓜跌落神坛则是因为种植条件的变化,由于西瓜种植需要较多的水分,而宁夏地处西北本身就是比较干燥的气候,为了种植西瓜当地人发明了在沙地上铺岩石碎片的方法。通常当地的瓜农在沙地上铺上一层10cm厚的岩石碎片,岩石既可以阻挡强光,减少水分蒸发,还能起到提高地温、保墒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沙地上铺的岩石是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石灰系为主的岩石碎片,这些碎片中含有人体必须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而这也是”硒砂瓜“硒元素含量高的”秘密“所在。

前几年硒砂瓜认可度高,需求也大增,瓜农为了增加产量增加收益只能在土地种植面积上作文章,由于硒砂瓜的种植需要沙地上铺满碎石片,瓜农只能不断从外地拉运岩石在沙地上进行覆盖,据机构跟踪发现,种植硒砂瓜的农田连续种植5年后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西瓜的产量,还会导致西瓜品质下降,这也是当下宁夏西瓜不甜、皮厚的原因之一。可铺满碎石的沙地要种植其他作物需要将碎石清理掉,瓜农为了种瓜多选择将原来的土地废掉,重新选择沙地铺石种植,这就导致大量土地被荒废,原本的农田变成了”戈壁“。

还有的瓜农在西瓜的种植上做文章,有的瓜农采用南瓜为砧木嫁接西瓜,由于南瓜的根系发达,西瓜长得更大,这一种植方法也得到了瓜农的认可,最高时这种嫁接种植西瓜的比例达到了70%,相比于直接种植西瓜,嫁接南瓜的方式虽然为硒砂瓜增产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加速了土地的肥力丧失和土壤板结的速度。由于不是原生种植,硒砂瓜的品质也大大下降。

促使硒砂瓜跌落神坛,除了品质下降,外地没人买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地区已经禁止种植硒砂瓜。近期,一份《关于红寺堡区范围内硒砂瓜地退出种植的通告》中提到,从2021年起红寺堡区域里的所有硒砂瓜地予以退还,也就是说这个地区的70万亩西瓜地今后将逐步禁止种植硒砂瓜。按照一亩地能种800-1000棵西瓜计算,一亩能有3000-5000斤的产量,即使一斤西瓜0.5元,一亩也有1500-2500元的毛收入,被禁止种植后,而这70万亩农民就要损失10.5-17.5亿的毛收入。

禁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硒砂瓜的种植对当地土地资源的破坏,一方面是瓜农废弃老地块开发新地块,导致土地荒废,荒漠化;另一方面硒砂瓜的种植”太废水了“,资料显示,硒砂瓜的主要产区宁夏中部属于干旱区域,年降水量仅189-400mm,而硒砂瓜从种植到成熟需要浇灌3次,每亩地的需水量是5.5立方米,虽然量不大,但是在干旱地域仅靠自然降雨显然不够,为了满足需求当地只能从黄河引水灌溉,单宁夏的青铜峡、中卫等中部地区一年就要引流黄河水4亿方,这就导致黄河下游用水困难,如何平衡上下游用水的平衡又成了新的难题。

最近几年宁夏当地的瓜农确实从种瓜中获得了理想的收益,但这种破坏自然环境的种植方式并不可取,土地虽属于可再生资源,某些条件下,土地约等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几无恢复可能。“硒砂瓜”的悲剧也值得我们深思,希望农民能从中总结经验。

1、发展经济,获取利益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2、高端品种应该有高端的种植方式,任何增产的方式都应该将品质放在第一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