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油溪古镇

古渡口龙船巷子临江一景

消失的油溪古镇

作者 慢慢行

在重庆众多的知名古镇中,曾经江津“老三镇”之一的油溪古镇悄无声息,甚至很多人闻所未闻,古街古房和古道已经消失难觅踪迹,非常令人痛息!如今只能从还没有改造的下嘴仅存的古街道一点残垣断壁,或是在听耄耋老人口齿不清的讲述中,依稀还能描绘出曾经的古镇模样,打开尘封已久的一段历史来。

千年历史未曾识

油溪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北部的长江与璧南河的交汇处,背山临水,作为古川黔道长江上的重要渡口和集镇,是在成为江津县的前身——乐至县县治地,至今已有1819年的历史。据《江津县志》、《渡口志》(民国十二年续修本)中称,自綦江分途,过李市,渡油溪,路捷百里。因川黔贸易渡口兴镇。秦以前,为古巴国属地。秦灭蜀后,江津最早设县是在东汉末期,即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设为7个县进行管理,其中的乐城县主要地域在今江津区一带,置隋开皇十八年改名为江津县,首设的县城就是现今的油溪镇。乐城县存续时间只有54年,比江津成为县治地早352年。

古镇最早的旧址不是后来的油溪镇,而是在今油溪镇的石羊坝。据《油溪镇志》记载,当时石羊坝的范围很宽,包括现在的麻纱桥到油溪的河边,纵约5华里,横约2华里。后来渡口下移,油溪古镇才开始形成。终成废墟的石羊旧址,早已开垦成田土,已无迹可寻。

油溪古镇历史上曾多次更名。古时油溪是长江边一个比较大的渡口,场镇东边(就是江西街火炮街和河街一带)的溪流,最早叫乐城溪,现叫璧南河。在璧南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有一块巨石形酷似“巨牛”,溪水落差很大,因此人们又叫牛溪。现在枯水季节,还能见到江溪交汇处的一片乱石滩,巨石是不是被后来炸掉疏道,已无从可考。如今站在河边看见这片乱石滩,只能纵横遐想了。

后唐朝刺史赵廷之到牛溪一游,牛溪就改名为“游溪”了。1762年《古今图书集成》中所绘《重庆府疆域图》标注的就是游溪。到了清朝末年,游溪日趋繁荣,八方商贾云集。当时特别兴旺的是榨油业,榨油坊在鼎盛时期多达四十余家,由此带动场镇周围农村以及长江流域两侧土地平沃的金刚沱和燕坝等地盛产油菜籽,收获后大多运来游溪油坊加工榨油,用大型木船外销。有一年,山洪暴发河水瀑涨,洪峰打翻多只运油木船,满江水面漂浮一层油,从此,将游溪又改名为油溪。这个传说在油溪流传很广。据现在油溪的老人讲,长江和璧南河发再大的洪水,都不可能打翻多只运油木船,这个可能性是几乎是没有的。只有在长江发大水时,遇上天色较暗,再加上人为的因素,江上机动的船与岸上停靠的船撞在一起,才有这个可能。这种可能性的发生,今天的人们只能站在江边妄自揣测了。

油溪定名的真正原因是历史上古镇榨油手工作坊业兴盛,远近一二里外都能闻到菜油的飘香因此得名。

璧南河与长江交汇处巨石牛的原址地。

七十年代中期,几乎每天可以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在江河交汇的这片河滩和街镇上转悠,因为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人知。这个妇女就是曾经在当地名闻遐迩的“油溪西施”。

据一个老人传说。被人称为的油溪西施,是在1967年春,江津县油溪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红色歌舞时一展风姿,精彩亮相引起轰动,从此,油溪西施的外号就被叫响了。油溪西施身材高佻婷婷玉立,鹅蛋脸型白里透红,大大的双眼清澈透亮,顾盼有情,成为当时男青年的梦中情人,拥有粉丝一片。只要油溪西施在宣传队的演出一出场,场下就会响起一片呼叫声,有人说这帮男人都疯了。很多男青年悄悄打听油溪西施的情况。

这个油溪西施,名叫张万玲,身高1.65米,家住油溪镇新街。父亲,张正山,国民党四川省主席林森的副官,解放后从重庆长安机械厂发配到油溪第五机制砖瓦厂工作。母亲秦千香,长安厂医院教授,跟随丈夫下放到该厂医院当医生。老两口待人温和,良好的教养深深地影响了女儿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一颦一笑人见人爱。见过秦医生的人才知道,独生女儿为什么长得这么漂亮,完全是遗传了父母最佳的基因。

被政治投机者捆绑的婚姻,使油溪西施后来的命运很不幸。传说油溪西施心中的白马王子,是她同学中的才子,在得知油溪西施1970年下乡后,被靠造反当上江津一个兵工厂的厂领导强娶后,跳河自杀。油溪西施1975年精神失常,每天一个人都要在河边唠唠叨叨,人们见了无限悲叹,一对郎才女貌的美好爱情以悲剧收场。

古镇街道是依大关山、油矿山的山势沿江河布局,分为上嘴、中嘴和下嘴三个区域。中嘴最是繁华和热闹。从长江渡口一坡石梯上来,依次是:龙船巷子、河坝街、方家巷、鸡市街及水井湾、江西街、火烧坝到高峰寺一条线的街道,众多的寺庙分布在这一条线的街道两旁;上嘴的街道是:火炮街、粮食市街、桂家院子、何家大院等;下嘴是璧南河对面的那片街道,比较冷清了。古镇著名的桥有:明月桥、万古桥、麻纱桥、洋灰桥等;七十年代镇上就有人口0.80万人,由此可见历史上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江西街外景。

古镇最大的建筑是罗陈庄园,这是油溪古镇最大的地主庄园。占地约20000平方米,房屋是清末时期青瓦结构建筑,庄园最大的特点是天井花园与房屋间用走廊的形式相连,呈中轴对称式布局,从空中俯瞰很是壮观。九十年代被油溪中学改建。

在罗陈庄园上改建的油溪中学。

庄主罗陈淑珍曾经是古镇炙热的“名人”。因为历史的原因,她的有关信息被人们遗忘了,就连她的后人也不清楚。只留下一些传说:陈淑珍小时候就种下了一个财富梦想。她生于清末时期,父亲是广东移民后裔,是个小地主,非常勤劳精明,奋斗一生只置买了十几亩薄地。父亲壮志未酬,经常摇头叹息的神情,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中。十五岁那年,在面临婚姻命运的选择时,她没有嫁给自己喜欢的表哥,而是毅然嫁给了油溪古镇的罗财主当小老婆,并把自己的姓名也该从夫姓,叫罗陈淑珍。靠着自己的漂亮和精明,打理罗家的生意,赢得了老罗财主的喜欢和信任。当财权在握时,为打造庄园花费了一生的心血。

罗陈淑珍是1949年12月刚解放时,因是油溪镇当时最大的工商业兼地主被政府镇压枪毙,而马福川的后人被划了一个自由职业者成分,保住了老命。罗陈淑珍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和那个阶级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在押赴刑场时,怎么也没有想到,地点竟然是庄园后花园院墙边,这里是大关山的坡地,一览庄园全景。当她扭过头来半转身,无限贪婪留念地看着掩蔽在树丛中自己经营了一生的庄园,眉搐动了一下,枪声就响了。她的美梦破灭了,她所处的时代结束了。

古镇经济文化独具特色

油溪古镇除了具有大多数古镇在江河要道上成为交通枢纽或物资集散地的共性之外,地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达的手工作坊业和众多的寺庙是古镇的主要特点。

油溪古镇地处交通要道的节点上。古时,由黔入蜀经綦江、过长江油溪、永川到成都的一条近乎直线捷径的重要交通要道,又处在长江黄金水道上,二者终横交通的重合,使油溪古镇占有交通的先天优势,历史上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经济繁荣。油溪古镇是因这条古道而兴盛。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古道是经药王观(广普乡)通往璧山。这两条大道正好在碑槽山脉与华盖山两山脉之间,地势平坦便于交通,成为长江水道重要的人口集聚和物资集散地。清朝以后,由黔入蜀的道路经由重庆,油溪的物流的作用有所降低。

以发达的手工作坊业为龙头,带动古镇经济发展,是油溪古镇的第二大特点。鼎盛时期,油溪的榨油作坊多达40家,木船只100余艘,商号经营90户,还有多家兴盛的铁器社、木器社和面粉制作坊。作坊手工业和运输业带动了古镇餐饮,旅店和马店的发展。七十年还保留的桂家院子的白酒槽房,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和几百平方米的石板大院坝,可见当初经营的规模和影响力。现今还保留全手工作业的油溪镇酱园厂,只此一家手工作坊,为江津一品牌公司生产原浆酱油和醋,那可是地道绿色的“三不加”产品。

油溪古镇手工作坊最兴盛的是榨油,烤酒,棉弹,木器等行业之外,特色产品首推清末民国时期祖传经营的“马兴发花生”。马兴发祖传打造的品牌产品和勤劳经营之德,在今天来看仍值得一书。以香酥可口,咸淡适宜的特色,在川东一带久负盛名。

马兴发花生并非浪得虚名工艺相当考究。马兴发对选料十分讲究,要米子老、米粒饱满、两节米或三节米的,单节米和嫩水子的不要。其次,原料的加工马兴发主持操作,先用水淘尽,用大锅沸水煮,煮到半熟加盐搅拌均匀,然后摊开晾干,再炕;炕时先用小火炕、再用大火炕、最后再用微火炕,最少要炕两昼夜。

民国时期,马兴发的儿子马福川进一步推存出新,扩大了马兴发花生产品的影响。传说有一天。一个江浙商人在柜台买了花生后,对店小二说了一句,这个花生味要改了。店小二不明其意,就给老板马福川说了这事。谁知马福川很当回事,问:人呢?店小二答:走了。马福川立即追出五里地,一直追到万古桥才追到那个商人。商人见老板心诚,就推心置腹谈了建议。以后,商人经商路过油溪古镇,马福川好酒好肉招待,待如上宾。

商人的建议使马福川很受启发,在加料上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在工艺中加入传统的香料配方后,产品更加畅销,远近闻名。后来,江津城关的“五香花生”品牌由此派生。今天的五香花生大多用香精代替了传统的香料。

据传,明末清初,江津的烤酒业在全国非常有名,最早开发的就是油溪的刘氏移民,后来在白沙古镇发扬光大了。

油溪古镇第三大特点是寺庙众多,有“十庙九戏台”之称,在全国县以下的古镇中都是少见的。寺庙众多的原因第一是盛世兴寺庙,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是经济生活稳定之后有了心灵精神需求,人心求善。

火烧坝的天上宫已经破落。

十庙(寺)有:高峰寺(高庙子)、正觉寺、禹王庙、张爷庙王爷庙天上宫万寿庙财神庙、机仙庙南华庙,另还有:郭公祠、乡义祠、刘家祠堂和张家祠堂。可惜古寺庙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十庙中修建最早的寺庙是:高峰寺(1368—1644年)、正觉寺(1426-1435年),最有名的是:高峰寺和南华庙。

复建的高峰寺。

高峰寺始建于明朝时期兴建,历经三百年以上风霜,见证人间百态。庙内有十殿阎罗,塑有阴曹地府的各种人物,如:阴阳界、奈何桥、、望乡台、刀山、油锅等。有人到此,令人毛骨悚然。传说丰都的十二殿即取法于油溪古镇的高峰寺。重建的高峰寺建筑1413平方米,再现当年的雄貌,庙宇恢宏,香火旺盛。

南华庙戏台极富艺术性,是古庙中的精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豪华的剧院了。南华庙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秋,前面“看枋”为整块厚木板,楼刻了三层整体人物,栩栩如生,显现了川戏中某出戏的几个场面。戏台顶上绘太极图,周围绘若干出戏的彩色图象。屋背正中为三节金龙,房瓦四角飞翘,坠以铃铛,微风过处叮咚有声。瓦是琉璃瓦,立有两尺高的人像。整个戏台很有名古刹的气象。戏台两侧为看台,一般叫作“书楼”,每边六个单元。看台前的木板上,分单元绘彩色图象,平时加薄木板遮护。一遇演戏时取出木板,色彩全新供认观赏。南华庙既是庙,庙中坝宽容量大,更是喜欢看戏的油溪人的主要场地。

油溪古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唱戏听戏文化氛围浓厚,几乎人人都会唱川戏,不但喜欢看戏唱戏懂戏、还有闹戏的习俗。浓厚的看戏氛围为油溪美女登台唱戏表演提供了极好的舞台。在油溪唱川戏总爱在南华庙演出,由于场子宽敞,戏班子(剧团)一来,总有二、三十本,一家几本凑起来唱。本子戏是一天为一本,有早戏、上本、酒戏(帮口午宴时点唱的)、夜戏,要是发现了戏台上哪里唱错了,或丢了戏,就要指出来另行重唱,叫做“罚戏”,有不少戏班子被“拖垮”了事。所以,差不多的川戏班子不敢来油溪古镇演出,当时有歌谣曰:十座庙子九戏台,戏班子不敢来;来的时候穿靴子,走的时候穿草鞋。

下嘴通往璧山的古道正觉街。

油溪人的朴实,勤劳和善良是受油溪古镇独特的经济文化氛围影响而形成的。

、古镇的撤建与新生

世上万物都有发展兴衰变化的演变过程,油溪古镇也不例外。在九十年代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有两个原因使古镇被撤除改造新建,从此,古油溪人智慧的结晶——古镇旧址宝贵的文化遗产,历史上曾经知名的油溪古镇,在新时代大发展的形势下就这样消失了。

新建的护河堤面临长江大洪水,虽险无恙。

一是人们常说水火无情。油溪古镇地处江边,民居房屋大多是木逗房,历史上油溪古镇饱受水灾火灾之难。近100年的历史记载的大水灾有:4次,其中:1956年7月,长江发大水,河街100多家铺面被淹,才有了后来的新街改造。大火灾:5次,其中: 1982年2月15日,龙船巷子小孩引起火灾,使整条街化为灰烬。这场火灾油溪人还记忆犹新。

新建后的河街璧南河护河堤。

二是油溪古镇受地域空间限制。油溪镇背山面水地形狭长,老成渝铁路横亘镇边,新区地址不好选择,在加上受资金和人口减少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开发与保护互不能兼顾,新开发房地产只能在古镇旧址上进行,古镇街道房屋被迫大规模撤除。如今大部分旧址的街道石板、寺庙和庄园已不复存在。

改建后的油溪新镇面貌一新。新建的护河大堤彻底改变了过去璧南河边的脏乱现象,更主要的是解除了洪水灾害的威胁。如今走在油溪新镇的大街上,看到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平整整洁;在江河边宽敞的护堤大道上散步,能感受到今日油溪人安居乐业、悠闲自得的神情。发展就是硬道理。虽然对古镇的消失感到惋惜和遗憾,但心里更多的是充满了期待和祝愿。期待的是对未来油溪新镇新生活的憧憬,祝愿的是油溪新镇会建设得更好,谱写油溪古镇发展新篇章。

慢慢行,王健

参考资料:

1《油溪镇志》;

2《油溪在线》资料;

3、采访多位老油溪人。

(0)

相关推荐

  • 四川金堂五凤溪古镇

    五凤溪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滨,隶属于成都市金堂县,因境内山势极屈曲,由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拨列,遙望若冲霄之凤,而峰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古镇的五条古街亦以五凤山的山名而命名为:金凤街.青凤街 ...

  • 合江上白沙,唐代旧县治

    天地舆图的历史地理2021-03-26 10:08:50 在川江(长江上游宜宾-宜昌段的习称)沿岸,有三座称之"白沙"的场集聚落,为以示区分,即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冠缀于专名-&q ...

  • 大通古镇---曾经的“小上海”

    大通古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中部,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 大通镇始建于西汉时期,古名澜溪,唐代在此建"大通 ...

  • 成渝路上老码头,切·格瓦拉到访地 | 椑木

    巴蜀境内多江河,曾经拥有水码头的古镇为数不少,它们大多位于水陆要冲.内江东兴区椑木镇为其中之一,自古便是成渝东大路的大渡口.成渝古驿道上的一座重镇. 清末民初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鼎盛,为内江到隆昌沿途中 ...

  • 五凤溪古镇

        下云顶山,沿沱江曲折南行约28公里,便到了金堂县五凤镇.     五凤镇又名五凤溪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 ...

  • 第2562《奉天文刊:春风细雨》作者:徐文君 游西溪古镇

    作者简介 徐文君,农民.曾用笔名:闻君,心中有片海.自办闻君文稿社.中诗网认证诗人.偶有作品在纸刊和平台发表. [游西溪古镇] 如眸般的拱桥 打开水边的柴门 迎我进入仙境般的古镇 行吟的歌者陷入悠悠渔 ...

  • 东溪古镇,一座有水、有桥还有黄葛树的千年古镇

    原创行走的乐2021-05-30 08:33:13 东溪古镇原名万寿场,因紫气东来,溪水长流而更名,至今建场2200多年,建镇已1300多年,福林河,东丁河在这里交汇经綦河入长江,素有川黔古道上第一山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温州平阳顺溪古镇

    温州平阳顺溪古镇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位于鳌江上游的群山环抱之中,距县城55公里,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乡接壤,南则与苍南县相邻,是一个纯山区的 ...

  • 碧溪古镇|百年历史的沉淀

    碧溪古镇位于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坐落在县城北部,距离县城约十公里,是一座青山环抱.建筑古朴.乡里和睦的古镇,也是普洱市历史风貌保留较为完好的一个古镇. 走进碧溪古镇,一种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眼前的古老 ...

  • 官宣!《常州市焦溪古镇保护条例》来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焦溪古镇的保护,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江南水乡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焦溪 ...

  • 游綦江丁山湖暨东溪古镇

    游綦江丁山湖暨东溪古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戊戌暮春,吾兄妹三家六个同辈之人,结伴游驻于綦江丁山湖畔得月山庄.去之途中,特意选乘川黔铁路慢车,是以得饱览沿线所经长江与綦江两岸景色.尤其后者,河流本身阔狭 ...

  • 游綦江丁山湖暨东溪古镇(下)

    游綦江丁山湖暨东溪古镇(下) 作画述文时间 2018.11.30-2019.1.12 1.<湖上轻阴惊水鸟>.湖湾一片,与溪口相接.微见平桥古木,近屋远村.引人注目者:大团湿云磨盘般置放于 ...

  • 我看金堂县五凤溪古镇

    我曾多次去过金堂县五凤溪镇,最早一次是1967年,只是参观了还是小学校的帝主宫,后来又参观了当时作为粮站的南华宫. 大概在距今十年前五凤溪作为古镇开发,我又去过数次,,不过我认为金堂县五凤溪古镇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