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文明实践在大埔开花结果

努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实现大埔旅游跨越式发展

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宣)

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通过开展讲座咨询、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产品展览等方式,宣传讲解葡萄、甜瓜、蜜柚等瓜果的种植技术,展示现代农业成果,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和掌握科学生产的知识理念。作为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近年来,大埔县坚持以内容、需求、效果为导向,高标准高质量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如今,在大埔县,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高标高质构建文明实践体系

今年初,大埔县召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试点县)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方向,部署全年和阶段性文明实践工作,切实推进和规范大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工作。

目前,大埔县严格按照“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课程、有保障”的工作目标,在县、镇、村三级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配套完善了相关的软硬件设施。该县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各镇(场)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15个,各行政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257个,实现全县各镇(场)、村(社区)全覆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下设办公室及综合协调组、课程培训组、宣传报道组、督导考核组;各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场)党委(党工委)书记担任所长,试点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

在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幕授牌仪式暨第一次文明实践活动上,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明确表示:“建设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助推大埔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阵地建设上,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了文明实践宣讲室、文明实践展览室;各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基本上在镇(场)党校挂牌;各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委会(居委会)或文化祠堂等地挂牌。

在队伍建设上,大埔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各镇(场)成立了5人以上的宣讲队伍和10人以上的志愿服务队伍,28个“五大实践平台”相关责任单位成立了行业志愿服务分队。县委书记带头当志愿宣讲员,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超过2.5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

在课程方面,大埔县各镇(场)、各责任单位已开展和初步上报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共有300多个;整理编写了一批丰富实用的宣讲课程、宣讲资料;专门编辑出版了《如火岁月》《红色革命遗址》《大埔县新时代乡土文明故事集》《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优秀课程选篇》等画册和文化丛书,作为辅导教材。

同时,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建设、基层党建三年提升计划等相关工作,统筹运用中央和省、市、县的政策,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县财政统筹安排,根据实践内容充分对接各相关单位的具体业务,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见效。

红色引领推进文明实践活动
“60多年的思念,60多年的坚持,60多年的寻找,她来到了广东大埔三河坝,她找到了烈士父亲,她知道了父亲的英勇壮烈故事,她永远留在了烈士纪念碑下。她就是孙淑珍,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孙树成的女儿……”8月14日,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古柏葱茏,200多名干部群众围亭而坐,认真聆听孙淑珍多年寻父的感人故事。
“自2019年5月10日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大埔县召开以来,我们切实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活动中,宣讲员们向人们动情地述说那段热血沸腾、壮志激昂的英雄故事,讲述了近年来大埔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城乡蝶变升华的历程。

八一起义军,激战三河,最终促成了井冈山会师和推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红色交通线,途经青溪,先后护送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重要物资安全进入中央苏区……数以万计的大埔儿女,用生命书写了英雄史诗,留下了震撼人心的红色印记。

进入新时代,大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是将苏区精神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和全力实现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干劲。

大埔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让苏区精神在大埔开花结果,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红色”作为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园、中共南方工委纪念园和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教育功能。

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红色”作为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提升全县各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林翔 摄)

首先是讲好红色故事。大埔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邀请革命前辈和红色宣讲员讲述“开国少将杨永松将军二三事”、红色交通线上的故事等红色故事。

其次是编好红色故事。在编辑出版画册和文化丛书的基础上,大埔县创排大型原创客家山歌音乐剧《血色三河》,拍摄电视文献记录片《从三河坝到井冈山》等,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再次是播好红色故事。大埔县将系列红色故事推送至省市县各级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如“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南委事件”、梅州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高陂支部、“南委”旧址·一部鲜活的“边区革命史”等。

最后是传好红色故事。充分利用春节、清明、国庆和“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三河坝战役的历史意义”“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意义”等主题宣讲,大力弘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三色菜单”提升文明实践成效

“有机基质高架栽培是一种立体无土栽培方式,在棚室内将瓜果置于高架基质栽培床上进行栽培,优点是能够远离土地,有效杜绝瓜果土传病害……”日前,依托华农互联百侯现代农业园,大埔开展了一场面向农村群众的科技下乡文明实践活动。

同日,由大埔县法援处、县普法办、百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服务队、百侯镇司法所和百侯镇驻村律师联合组织的“争做法律明白人”公益活动在百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大埔县司法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民法典》宣传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寨。(刘润涛 摄)

正所谓,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活动的“菜单”就提供什么。

根据群众需求,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红色、绿色、古色”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菜单”,将各色“大餐”送进学校、送进军营(消防)、送进农村。

一是“红色大餐”。挑选三河、枫朗等镇红色资源富集的地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邀请革命前辈和宣讲员讲述红色故事,创排《血色三河》客家山歌音乐剧,拍摄《从三河坝到井冈山》记录片等。

二是“绿色大餐”。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围绕打造4个大连片农业示范区、建设蜜柚和茶叶农业产业园、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建设“世界长寿乡”、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等开展了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三是“古色大餐”。利用埔邑深厚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开展“全域旅游”、名人故居开发利用、古村落保护活化、名胜古迹综合挖掘利用工作等开展了一大批宣讲、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

聚焦基层、突出需求,如今的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到了理论宣讲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让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法律、政策、科技等内容真正贴近干部群众,真正实现宣讲惠民的工作目标。

来源:掌上梅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