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勇:文学赋予他超越苦难的力量

认识四川作家杜阳林到现在,我跟他只见过两次面。

本文作者曹元勇

初次见面是去年十月,成都天府书展,在阿来的《尘埃落定》新版分享会结束后的晚宴上。印象中的杜阳林非常低调,他不是那种爱抢着说话的人。从聊天中知道,他不仅做过成功的记者,还拥有非常可观的资产,而且身价惊人,至于怎样可观和惊人,我却无意打探。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倒是阿来介绍说,杜阳林写了一部不错的长篇小说,即将在《十月》发表。出于职业习惯,当时我就跟杜阳林说,如果有机会,可以把这部小说交给我出版。

作家阿来

再次见面的时候,他的小说单行本已经出版。

今年七月七日,《十月》杂志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杜阳林长篇小说《惊蛰》研讨会”。他一如既往地低调,而我对他的印象和认知反倒越来越立体,也感觉像兄弟一般关系亲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惊蛰》充满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让我不由得通过他的文字,想象出在一个贫瘠的山村,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与他的家人一起曾经遭受过怎样的艰辛、怎样的屈辱和怎样的人情冷暖,同时也领悟到他的低调背后所蕴含的苦难经历的馈赠——沉稳和坚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艰苦岁月的真切回忆。《惊蛰》正式付梓之前的一个下午,我跟他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除了称赞他用扎实的、洗练的文字,写出了一段历史时期一代人的充满艰辛和困苦的生活经验,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了一部直面真实的宝贵文本。我还特别感佩他这部小说没有止步于描写苦难,而是在毫不夸饰地书写苦难生活的同时,赋予小说主要人物——堪称作者的半自传形象——以超越苦难的精神醒悟,从而使得这部小说不再是一部关于苦难生活的诉说之书,而是一部关于一个人以苦难生活为土壤、获得生命与精神的惊蛰之醒的悟道之书。我在电话里告诉他,小说人物凌云青经过二十八天流浪才回到家乡的过程,让我想起黑塞在小说《悉达多》中描写的修行者的漂泊之旅。凌云青二十八天的流浪经历,堪称是凌云青精神成长的成年礼,因为有了这些章节,《惊蛰》一书才超越了苦难书写,获得了精神力量的升华。

当然,通过电话交流,我获悉杜阳林个人的真实经历,比小说里的凌云青更加艰辛和不幸,他曾经的流浪过程也比凌云青的二十八天流浪更为复杂。但是,生活的磨砺、思考和写作,不仅让他获得了超越苦难的力量,而且早已让他与过往的苦难达成了和解,这也让我对他在《惊蛰》之后的写作充满期待。

作家杜阳林

在北京参加“长篇小说《惊蛰》研讨会”期间,阿来透露杜阳林一度下决心要彻底放弃他的生意,专心文学创作;近几年,虽然生意还在继续,但杜阳林基本上已不太过问,而是一心扑在了写作上。他的这种从生意兴隆的商海华丽脱身,转向文学写作之举,仿佛就是二十世纪初美国现代文学开拓者舍伍德·安德森传奇经历的再版。一九一二年,正当舍伍德·安德森经营的生意蒸蒸日上之时,一天下午,年近四十岁的他中断向女秘书口授商业信件,匆匆离开了自己的经理办公室,再也没有回去,因为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翻腾的寻找真实自己的冲动,他找到了文学,并开始以小说创作写下自己对自我、对生活、对社会的求索和思考。(曹元勇)

(0)

相关推荐

  • 他时若遂凌云志

    伤感文学 江小白说,说好了常联系的兄弟,变成了好久不见的老友,是啊,最好的朋友总是会各安一方,偶尔也会在手机上闲聊,可终究还是见不到面,没有一个假期可以窝在一起,有事的时候才能见到一面,事没了人又见不 ...

  • 保存、审视、反思中国社会在人们身上留存的印记——杜阳林长篇小说《惊蛰》研讨会在京举行

    "一个时代的惊蛰之变,一个群体的惊蛰之醒,一个倔强少年的抗争与救赎",作家杜阳林的长篇小说<惊蛰>以二十世纪70年代末的四川北部阆南县观龙村为背景,讲述了少年凌云青历经 ...

  • 长篇小说《惊蛰》:乡土写作之新探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7-09 10:03 <惊蛰> 张中江 摄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高凯)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新时期乡村青年人生成长的主题在中 ...

  • 【白雪歌】红楼之梦——也说《红楼梦》

    文/雷立红 红 楼 之 梦 --也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部残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原著,后面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见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可是高先生出力不讨好, ...

  • 《流浪地球》背后的大作家——刘慈欣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 ...

  • 再寒冷的冬天,也会有温暖相遇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0第七十七期) 再寒冷的冬天,也会有温暖相遇 --读<战"疫"书简>有感 王嘉威 前段时间我收到 ...

  • 细读会醉 | 凌云:残荷

    残荷 诗人:凌云 深冬 心冷风寒 我 独自小区徘徊 池塘边不见柳影婆娑 只有孤寂的残荷 守望着高楼的灯光 忽然我思莲来了 那天 我透过一层薄雾 似乎看着你 如羞涩的少女 着一身轻纱 婷婷玉立 我 是否 ...

  • 忍受是活着的力量——读余华《活着》所想到的

                  作者:日月照明 忍受是为了活着, 活着就必须忍受.                  --日月照明 迄今为止,我读了不少的书,在我读过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要选出一本在我阅读的 ...

  • 青涩(小说连载之二)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青涩(小说连载之二) 王卫军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记的那 ...

  • 游青居

    游青居(诗三首) --逍遥客 一 烟山古渡暮云秋, 但见沙鸥浪上游. 素月清辉渔唱晚, 红日满岸水空流. 二 一番裁剪水葫洲, 两手刨开电涌流. 开山劈岭扎龙干, 银堤翻浪送飞舟. 三 祝福愧叹水横流 ...

  • 诗人样本||魏凌云:经筒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 梦雅 魏凌云专辑 经筒 摇啊摇 摇碎一地 阳光 去了很多寺庙 跪在佛前 虔诚的 忏悔 金璧辉煌的大厅 香雾燎绕 人影窜动 弥勒佛坐在那里 禅禅地笑着 笑着世上 ...

  • 五年时间拔牙1万颗,余华崩溃转行,凭借一本《活着》挣了1550万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海盐县的一家医院里,每天都有两个小学生在放学后来这儿晃悠,他们免疫了福尔马林和酒精的气息,把医院的各个角落作为戏耍的乐园--在作家余华的记忆中,这就是他和哥哥的童年. 余华出生于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