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译成·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超出视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微”。

超出听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希”。

超出触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夷”。

此三者所形容的存在是无法揣测形状的,

所以,

它是浑沦一体的。

浑沦一体之物,

一方面不断地进入运动状态,

同时另一方面不断地呈现具体形状。

连绵不绝啊,

不可能被称名,

一切运动会再次回到不存在具体形状的状态。

这叫做没有具体形体的形状,

没有具体形象的幻象。

这叫做“由微忽变至圆满”。

往接之,

不得其开始之处。

委从之,

不得其终止之处。

执守今天已经存在的道理,

可以驾驭今天面临的万物,

可以推知年代久远的万物发展历程,

这叫做“道的纪年”。

原文请参阅“道德经原成”相关文章。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

  • 『国学』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国学』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 《道德经》第二章:最难懂最有价值国学,什么是老子“无为”思想

    《道德经》第二章:最难懂最有价值国学,什么是老子“无为”思想

  •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 “国学”主脉梳理

    "国学"主脉梳理 --儒.道概要比较 雪  岸 (老子) (孔子) "国学"繁芜杂乱,但中国"文脉"却非儒.道两家不能成体统. 离开神话时代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四章 无物之象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一. 王弼本: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九章·少私寡欲篇

    道经十九章·少私寡欲篇 把治理一分为二则成就万物而不为主宰, 民众会得到百倍的好处. 把好恶一分为二则养育万物而不加干预, 民众就会复归淳朴. 把聪慧一分为二则兴起万物而不持占有, 叛贼盗匪不会出现.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好淫五色, 使人君伤精失明. 好听五音, 使人君伤气失听. 好嗜五味, 使人君伤心失嗅. 纵情畋猎, 使人君伤神狂噪. 御好稀缺的珠玉珍宝, 使人君伤智行彷. 所以, 圣人修身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五章·蔽而不成篇

    道经十五章·蔽而不成篇 自古以来做事周全的士大夫, 必定隐匿自身行为,外观变化可通达万物形象, 深奥难测. 只因深奥难测, 所以勉强来形容他: 主动隐匿,先事而备, 则审慎亦如冬天涉水而人不知去就.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烧火做饭者, 不能立身体. 以好恶之心自以为是者, 不能显荣耀. 以好恶之心自逞已见者, 不能辩事非. 以好恶之心揽功诿过者, 不能见功绩. 以好恶之心矜持自尊者, 不能为官长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一章·孔德之容篇

    道经二一章·孔德之容篇 繁衍昌盛的万物千姿百态, 皆遵循"道"的约束. "道"对于万物的作用, 即显明又隐匿. 隐匿啊又显现啊, 其中有万物效法的形象. 显现啊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五章·道法自然篇

    道经二五章·道法自然篇 衍生万物的"浑沦一体之物", 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 听不到它的声音啊看不着它的形体, 独立存在而且不可分割, 可以做为天地的根源. "现实的我&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九章·天下神器篇

    道经二九章·天下神器篇 拒绝"道"的约束而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来改造天下, "现实的我"认为即使有能力也达不到目的. 这个天下, 是神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