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教授讲“中国”的起源
曾有人问:为什么中世纪欧洲的诸多小国懂得与周邻地区签署边境协约,而中国历史时期中的帝王却不这样做?其实问题不在于帝王,而在于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时期的中国”?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一部《中国历史地图集》,身为主编的谭其骧先生与国务院外交部,以及参与编撰地图的学者三方讨论,最终确定,“历史时期的中国”以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这段时间大清帝国的疆域和版图为界定,所有在这个版图之内出现的政权、民族、部落,都属于“历史时期的中国”。
《旧唐书》中曾提及德宗时期与吐蕃政权签署的清水会盟,盟约中就谈到两个政权之间的边界走向。而无论是大唐王朝还是吐蕃政权,都属于“历史时期的中国”,因此它不是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界约,类似这样的协约还有北宋初期与大辽王朝签署的澶渊之盟。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其著作《政治地理学》中写道,国家的界约是有条件的,无论是一个政权、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扩展它的生存空间,如果遇到了山脉、河流、湖泊等等自然障碍,这些障碍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边界。而当两个族群互相碰撞,便会在势均力敌的地方划定界线,形成边界,这是人类能力的一种体现,与政治、军事都有关。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有一部盛行世界的著作《全球通史》,开篇即对中国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又连续不断的文明?其实世界上亦存在能与中国比肩而立的古国,如埃及、印度,但称得上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确实只有中国。
即便埃及的历史比中国久远,对于欧美的影响也更为重大,但早在公元7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带着自己的宗教和信仰踏上了北非土地,令北非人种和文化进行了一番更新,古埃及就此湮没在历史中。而这种文化中断对于中国而言从未有过。
今天,“中国”二字代表着我们的主权国家,这个词汇在历史上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国”最早出现于陕西宝鸡一种叫做何尊的青铜器中,在其内壁刻有“中国”这一字眼。
甲骨文的“中”字是个象形文字,它如同一面巨大旗帜迎风飘扬,直插土地成为中心,围绕在它周围的区域就是国,因此中国代表着中心之地。这个概念后来在《诗经》《尚书》等传世历史文献也屡屡被提及。但凡谈到中国,它必然与四方、四海相对应,具有中间之地的意义。
更多精彩内容,前往北大慕课《中国历史地理》。
讲师简介: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为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与环境变迁,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