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让德国在废墟中快速崛起
阅读目录
一、《道德经》每4个德国家庭有一本
二、《道德经》塑造德国工匠精神
三、工业竞争力重塑“欧洲一哥”地位
经典语录
工匠精神之所以难得,在于耐得住“独”,守得住“别”,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不会被那些流言给击倒。各行各业,不缺少大师,但是半路上改变匠心,泯然众人的人更是多如牛毛。匠心需要简单,需要不功利,需要坚持,需要不忘初心,需要不改初衷,需要时刻警醒自己,需要不满足现状,需要不断的追求和进取。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3个词。擅长抽象思维的德国人,对《道德经》更是喜爱备至。
老子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老子的《道德经》传入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影响力甚为深远。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10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位思想。当他第一次看到中国《河图洛书》拉丁文译本以后,惊呼“这是一个宇宙最高的奥秘”,当即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伏羲黄老学说,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莱布尼兹对辩证法的论述深刻地影响着伊曼努尔·康德,使康得成为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成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和阐发者。而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
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
20世纪,德国青年人手一本《道德经》
由于当时欧洲的文化并不普及,加上印刷、出版技术的现实限制,使得老子思想基本局限于欧洲的学者和文人圈子里,广大民众对于老子及其思想仍然不甚了然。真正让整个欧洲民众认识老子、了解其思想的契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欧洲文化危机。
众所周知,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一个满目疮痍、颓败不堪、精神受创的悲观世界。“世界到底怎么了?”“西方文化到底怎么了?”西方人开始痛苦反思。“西方的没落”恰是当时西方文化虚无的极佳写照。经历一战的惨痛,欧洲人在痛定思痛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救世的良方。
1919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写信给印度诗人泰戈尔,信中他心情沉重地指出,欧洲文化的弊病已经十分深重,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不将东西文化融于一炉,就不足以言自存。
也是在这一年,梁启超到西欧参观,向西方友人介绍分享孔子、老子等中国传统思想。于是,一战后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他们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积极作用。
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慧、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而西欧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纷纷组织团体来研究老子思想,追求道家的境界。1919年,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老子的思想由此在西欧影响广泛,当时有位名叫魏时珍的中国学生到欧洲留学,发现大学的教授十分热衷于与他探讨中国文化。一位姓陈的中国学生在欧洲旅行时,发现在一所乡村中学里,老师向学生讲授“无为而治”的道理,并盛赞老子学说比孔子学说深奥。当时老子成为欧洲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之一,不少家庭都收藏有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思想深受德国青年崇拜,当时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近代以来,在追求国家统一与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在周围列强林立、大国争雄的险恶地缘政治环境下,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实业立国”的理念与传统。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前半叶的德国经济学李斯特(Friedrich Liszt)(1789-1846年)是这一理念最好的阐释者。
李斯特将工业视为一个国家财富创造能力的根基与源泉——可以使无数的自然资源和天然力量转化为生产资本,同时为建立国内统一市场提供支撑。不仅如此,如果某个国家能垄断世界的全部工业力量,而使其他国家仅仅生产农产品和原料,只允许他们经营最小限度的地方工业,如果它能够如此压迫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必然要成为全世界的统治者。
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李斯特集中阐述了“实业立国”的思想:
一方面,提醒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德意志诸邦国,要避免沦为发达国家倾销廉价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作为“后进国家”,只有建立起本国独立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才有可能走上富强之路,赶超发达工业国,并与之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李斯特理论中所包含的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使得许多德意志邦国逐渐接受了他的“实业立国”的理念,统治者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来推动、保护和奖励本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成效显著。
进入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工业制成品开始进入包括英国在内的广大海外市场。但是,这一时期的德国产品大多是在模仿“英国制造”,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质量比较差。为了抵挡“滚滚而来”的德国进口产品,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竞争优势,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歧视性的“商标法案”,规定所有外国进口产品必须标明其原产地,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这一标签从此诞生。但是,此时的“德国制造”是价低质差的代名词,英国议会想借此将其与优质的“英国制造”区分开来,鼓励本国消费者购买质量更好的英国产品,拒绝低劣的德国产品。
然而,事与愿违,“商标法案”的推出为“德国制造”在英国免费做了一次大范围广告——英国人突然意识到,原以为来自本国的产品原来都是“德国制造”,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德国制造”密不可分。
慢慢地,英国人发现德国产品不仅价格实惠,质量也越来越好。1897年,德国人用行动彻底消灭了“德国制造”诞生初始时被植入的耻辱意味。当时英国的殖民地事务部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后来英国首相张伯伦之父)在他的考察报告中给予德国产品高度评价:
服装:价格更便宜而实用;武器和子弹:价格便宜而美观;啤酒:明亮而好喝;水泥:价格更便宜,质量上乘;化学产品:科研出色,质量上乘;钟表:价格更便宜,且充满艺术品位而引人注目;棉布:价格更便宜,外观好看;家具:价格更便宜,轻巧,供货及时;玻璃制品:价格更便宜,质量更好;钢铁制品:价格更便宜,更实用;切削刀具:价格更便宜;工具:价格更便宜,更实用,款式新颖;铁器产品(包括铁钉、铁线和钢材):价格更便宜,质量与英国货不相上下或者更优良;羊毛产品:款式更时尚。
至此,“德国制造”已经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逐步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不但如此,1871-1918年,德国工业超过英国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二战后,在1946-1973年,德国工业又一次超过英国,德国马克取代英镑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
《道德经》塑造德国工匠精神
让我们翻开道德经,一起来找找道德经中的“匠人精神”。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告诉我们千道万道归正道,找回正心就是道。在处事行事中,我们只有掌握合适的度,才能感受到万物的和谐之境、奥妙之处。言语道断,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修行中明道、悟道、接近道、行于道。所以,这章是总纲,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必然归宿。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阐述了修炼内圣外王之道的千古六问,那就是修炼我们的专注力、柔韧度、纯净心、无为心、虚静心和大智如愚的品格。这是终极的目标。
道德经中用大量的篇幅讲一个“善”字,我们来看看这些“善”字在讲的内容。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一章八个“善”,老子讲了一连串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的人生哲学行为大准则,
道德经第27章《处事要妙》:“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里老子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谓“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是为无剑”之境。就像一位老师能够不把自己当教授者,上课能够达到老师话很少,但是学生能够循着一定的教育规律探索掌握知识,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章告诉我们积聚力量、感召能量的源头和准则。
道德经第54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告诉我们信念的力量,信仰的重要性。
我们来看看,一些工艺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归纳了工匠精神的20个特质,有多少与道德经智慧一致:第一独当一面;第二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新的创造;第三需要适度地职业化、商业化;第四做到专业与专心;第五对自己的手艺,要有超乎寻常甚至近乎于神经质般的艺术追求;第六经营好自己的事业;第七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充满敬畏感;第八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第九只有经历磨难,才能造就命运;第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第十一将心比心;第十二温故知新;第十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第十四有文化功底,有点绝活;第十五不跟随潮流;第十六不放弃,不改变初心;第十七执着地坚持;第十八认可自己的身份;第十九靠手艺吃饭;第二十不为五斗米折腰。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道德经的智慧和精髓,也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道德经》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读le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读liao)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呵斥与逢迎,相隔有多远?美好与丑陋,相隔有多少差别?大家都畏惧的,不可以不畏。无边无际啊,好像没有尽头。大家都很快乐,就像享受精美的食物,春天登上风景美好的亭台。我却很淡泊,好像这一切都和我无关,混混沌沌,简简单单的就像一个婴儿。拖拖散散,好像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大家都很富余的样子,我却好像丢失了很多东西的人一样独处。我很愚笨,心也是这样。大家都很聪明智慧的样子,我却糊里糊涂一样。大家都很精明能干,我却淡泊如初。这一切好像大海没有止境,如狂暴的台风一样不会停止。众人皆有本领,而我独自一个人很顽固的样子,还显得很笨拙。我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尊奉道。
在这一段文字里,老子讲到为什么圣人会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圣人尊奉道。我认为,这一段恰恰可以和工匠精神完美吻合。匠心,就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想要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到更完美的信念。为了这种信念,可以放弃和拒绝很多诱惑。
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形态(比如联邦、国家、民族、社团),都可以用两个指数来标明:一个是自由度,一个是交流度。如上图所示,越往右表示自由度越高,人们受到的强制越少;越往上表示交流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充分。
第一象限的状态是,人既有自由,又可以充分地与他人沟通。这种境况就是令亚当·斯密惊叹的“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可以合法地创造和占有财富,由此平等的市场交换才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给他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财富;在不受阻碍的商业活动中,当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出现以后,任何职业的人可以更加专注地从事自己擅长的专业,社会分工更加高效。
第二象限的状态是,人没有自由,但人与人之间可以充分交流。比如美国建国初期的黑奴,他们可以替主人管理家务、出门采购,但他们创造的财富不属于自己,因为法律规定他们就是白人的财产,一旦想要脱离主人的控制,他们就会被捕杀或是流落荒野。
第三象限的状态是,人既没有自由,也不能相互沟通交流,这是监狱里的囚犯。例如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不仅私人财产被悉数剥夺,就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任何保障,处于被生杀予夺的状态。
第四象限的状态是,人有一定的自由,但是等级之间基本处于固化状态。
如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部落内部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级身份世代传承,上一等级对下一等级拥有绝对权力。对外,与中原农耕民族几乎没有沟通。
二战时期,面对德国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演讲:
”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们有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
丘吉尔在了解清楚民众的想法之后,前往下议院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其核心思想其实只有一句。如果要所有人都被禁锢思想,都要违背意愿屈服于独裁,那我情愿英国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终结!
我们来想想,希特勒到底为什么无法领导世界?其实就是丘吉尔的一句台词,“我不相信一个限制人头脑的国家,一个禁锢人思想的国家,会成为世界的老大。不仅我不信,地球人都不信。”
真正的强大是所有人内心认可你,而不是怕你。希特勒恰恰没理解这一点。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说过一句话,内圣而外王。如果你真的觉得雅利安人(纳粹错误地将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定义为雅利安人,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是最优等的民族,那你就做个表率给大家看嘛。
你把自己国家每个角落都治理的无比繁荣,每个人都自信而骄傲,每个官员都清廉和正直,每个百姓都充满理想与正义。天下人难道会不向往和期待你来做老大么?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这一忏悔之举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的国际地位从未到达像今天这样的高度。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用略带失落的笔调写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极大讽刺,德国用和平的手段赢得了它过去曾用武力寻求的地位。无论你喜欢与否,这个联邦共和国现在是欧洲的核心强国。
自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在欧盟内部影响力的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还是当前欧洲所遭遇的“二战”后最为严重的难民危机,德国都发挥着“舍我其谁”的领导作用。
一个由德国主导的欧洲再次形成。
100多年,近乎偏执的工业制造坚守
关于近几十年比较时髦的“世界分工”与“去工业化”问题,李斯特早就给出了答案。在李斯特看来,当时欧洲流行的亚当斯密学说过度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进而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交易”,以及由此所推演出来的“自由贸易”作为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他认为,斯密忽视了“生产力”这一概念——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重要太多。坚信李斯特理论的德国人对工业制造业具有一份特殊的执着和坚守。无论是面对上个世纪70、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中金融业所展现出的惊人的获取巨额利润的能力,还是世纪之交“新经济”的繁荣所引发的“去工业化”浪潮和对信息技术的空前追捧,德国仍然专注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
德国完整、高端的现代工业体系不仅让德国经济在欧债危机中“一枝独秀”,也让“德国模式”再次受到世人瞩目。时至今日,在德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仍然高于其他的欧洲主要国家和欧盟平均水平。与19世纪末一样,汽车、机械、化工、钢铁与金属加工以及电气这五大行业,仍然是德国工业力量的核心,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出口占到德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百年以来,德国人对工业制造业近乎偏执的专注,是“德国制造”成功的秘诀。
李斯特认为,工业是内外贸易、航海业和有所改进的农业的基础,从而奠定文明和政治权力的基础。强大的工业实力使德国在两次大战失败之后再次崛起,掌控欧洲贸易网络和资本网络。
欧盟各国对德贸易依赖程度相当高。在其他27个成员国中,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17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德国,在22个成员国外贸榜上排名前三。比如,捷克33%、奥地利29%、匈牙利28%、波兰27%、卢森堡26%的出口货物的都销往德国。
德国是全球贸易大国。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德国货物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12794亿欧元和10346亿欧元,顺差2449亿欧元,居全球第一。
2017年德国进出口货物金额
欧盟国家
欧元区国家
其他国家
出口
7500亿欧元
4714亿欧元
5294亿欧元
进口
6825亿欧元
4594亿欧元
3521亿欧元
然而,德国只有8千万人口,显然无法消化这么庞大的出口规模。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出口到德国的商品到哪去了?分析下贸易结构,我们就能得出答案。德国从欧盟其他国家进口的多是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也就是说,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的出口货物经过德国再加工,一部分重新回到欧盟国家,另一部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在这个循环中,德国居于欧盟贸易网络中心,扮演着欧洲贸易资源整合者的角色。
追踪欧洲的资本流动方向,也会发现同样的轨迹。德国以贸易顺差的方式让欧洲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流向本国,同时,又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大规模、低成本地吸纳金融资本,然后,再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将巨额资金“二次分配”到其他欧盟国家,对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在欧洲的这种资本循环中,由强大工业保驾护航的德国始终掌控着欧洲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实际上扮演着“欧洲银行家”的角色。
是的,这就是“德国制造”制造的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