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典雅隽秀,没骨优雅安静
冯冠慧:1989年生于安徽。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系国画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名族绘画的基础与理论研究,师从张铨老师。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外聘教师,集雅斋字画网画家。
主要展览和收藏:
2020年《九龙山写生——冰球子》等三幅作品参加《大美九龙山·开卷2020》展览
2019年《晓梦》参加《古里开卷——当代学院艺术家邀请展》
2019年7月《繁花》等作品参加了月《新方阵 · 新愿景 ——学院新方阵第十二届年展》
2018年《失衡》参加《霍林郭勒——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2018新人年《清风高节2》入选安徽省美术大展
2017年《清风高节》参加第八届浙江省花鸟画展
2017年《妄念》等作品参加安徽省新作展
2017年参加《开卷2017--学院艺术家提名展》
2016年《清影》参加水泥库当代工笔、水墨青年艺术家系列提名展
2016年《牡丹》的作品参加《解语花》
2016年《幽》参加第五届杭州青年美术新秀展
2015年《香远》参加龙腾陶艺书画展
2015年《秋风》参加了”艺术望境”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品展
2015年《乡野小趣》参加了《开卷2015展》
2015年《香远系列》参加《2015首届全国独立设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
2014年《碧桃》参加了西湖博览会
2011年《花容》参加《大学生时代—2011中国艺术学院优秀作品》
记得第一次见小慧是在张铨老师九龙堂工作室。小慧已经是研究生二年级了,因为初次见面,除了几句简单的寒暄,大家也没有太多交流,仅记得当时她在写生从日本购买的花器,画面典雅、隽秀。
小慧的家乡是安徽省宁国县,她自幼爱好丹青,及长问学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张铨老师的研究生。经过多年系统的学习,小慧熟练掌握了中国画的各种表现方法,并不断梳理出带有她自己审美面貌的图式。
她的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两种面貌,一是继承两宋院体双钩填色的工笔静物写生;二是小写意笔调的没骨花卉写生。
她的双钩填色工笔写生作品极重“用笔”,线条讲究“瘦硬方通神”。设色精美、典雅,追求既俊逸又不失厚重的艺术效果,深得两宋院体工笔作品的精髓。而她的小写意没骨花卉作品则用笔痛快爽利,设色优雅、安静,深得“南田之味”。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她十分注重写生。近几年她寫生的足跡遠達粵北嶺南,近至富春江畔,四明山中,三山島上。山間野花,案頭清供,皆信手拈來。在写生中她重视对物象的观察和提炼,既注重用笔的“寫”,又捕捉物象的“生”。
通觀其寫生作品,或雙勾白描,或水墨沒骨,可谓张张別出心裁,幾無重復者。她将中国画的用笔和花草树木的形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深得大自然的机趣。
古人曾云:“美人之光,可以養目,於畫亦然。”小慧的畫,鑒藏家每開卷皆愛不釋手,大概就是這種魅力使然吧。
——大魁
孙超:1987年生于哈尔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集雅斋字画网画家,201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201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花鸟工作室研究生,导师贾广健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贾广健教授工作室教学助理,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天津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画家,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创作人才。
展览及获奖情况:
2019 / “对岸·新工笔又十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提名展” / 朗空美术馆 北京
2019 / “对岸—独立于'泛水墨语境’之外的新工笔” / 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2019 / 2018年度天津画院青年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中国画作品展
2018 / “新时代.新笔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 天津现代美术馆
2018 / “品真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 / 天津现代美术馆
2018 / “对岸—工笔新势力年度作品邀请展 第二季” / 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2018 / “后传统的告白”当代水墨作品邀请展 / 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2017 / “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学生优秀作品邀请展 /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7 / “非常融合”当代中国工笔名家邀请展 / 国鼎美术馆 石家庄
2017 / 北京靳尚谊基金会青年画家扶植计划暨绘画新锐展 / 中国油画院 北京
2017 / 新粉本—学院新方阵十年展 /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6 / “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 / 北京政协展览馆
2016 / “食野之苹”—向古典致敬2016北京第二回 / 北京天大云华美术馆
2016 / “中国未来”—第二届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 南京金陵美术馆
2015 / “纸本水墨”—80后中国水墨画家的批评与自辩 / 正观美术馆 北京
2015 / “庭前春早”—2015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 / 贾广健艺术馆 永清
2015 / “取善精微”—孙超作品展 / 大千画廊美术馆 北京
2014 / “靛花初语”—贾广健研究生八人展 / 丹凤朝阳美术馆 北京
2013 / “传承文化,翰墨中华”五省市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0 / 获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展二等奖
2010 / 第二届全国线描大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诗境的旖旎旅途
——孙超的艺术探索
文/袁立鹤
初见孙超的画时,是在朋友的微信里,颇觉惊艳。当即约了孙超本尊见面。初见孙超时,即被她散发着的艺术气息所感染。仿佛白日的焰火。初见孙超的原作时,果然是极好的。第一次一起吃饭时,在中关村的旋转寿司的夜宴中,听着她对艺术的见解,眼前仿佛也在旋转着她斑斓的画作。
绘画之事原本是“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这胸中的造化是画家对客观自然的感悟,既包含客观自然形态的美,也蕴含画家主观的思想感情,是主观客观融为一体的精神形象。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论及80后的孙超的绘画艺术,会发现80后的孙超的绘画在题材的选择、画面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精神、诗意语言的表现、图式的构成等都与先辈和同辈花鸟画家拉开了距离。
孙超可谓独步80后的花鸟画坛,颇有刘邦打天下的气势,建树了只属于个人的花鸟画风格——那就是以心中的花鸟悦性为旖旎的题材,运用不同技法的晕染和线条组合构造景物形象,着力表现具有鲜明个人感受的环境和情趣,着意于画家对个人审美和技法的追求,营造出充满深情挚爱的花鸟画意境,弥漫着真诚、斑斓,略带干草和泥土的旖旎芳香,还有时光的胭脂。
第一次见到孙超入选全国12届美展进京展的作品《未见 蒙太奇》,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作品,让人过目难忘,因为它可以带观者入梦境,所以感触颇深。
这件以法语蒙太奇冠名的旖旎的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画得非常之美。而迷幻的鹿表现出的恬静之美,与斑斓的色彩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动人心魄。
这件作品呈现出来的宁静之美,超过了以上的文学性表述。画面中的语言传递,更多的是不可用文字话语表达的情感韵致。孙超通过对绘画语言的处理,使画中的文字性因素实现了升华,比现实更美更真实。
80后的孙超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探索了从文学性的诗意到视觉语言的诗化这样一个重要的课题,使具有诗意的文学性构思,通过诗化的视觉语言的表现,达到了诗境。
看到这幅画,你能想到一句古诗。“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鱼玄机的诗。唐代的旖旎的女子。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孙超的艺术特性。
一是审美的定位准确。她生于寒冷的冰城,游学于津沽和帝都。受贾广键老师影响深远,但自己在艺术上颇有主见,不同于一般急着卖画的同学。花鸟画,是她执着的审美寄托,也是创作的“秘密基地”,一如她的《秘密花园》。
她的画,仿佛是电影《纳尼亚传奇》里的神秘情景。正是在长期感受、感悟、感动的基础上,加上她来帝都后如鱼饮水般的生活积淀,促成孙超绘画精神内涵的独特性。
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一般对恽南田没骨技法的简单模仿,也不是江湖画家的赖以谋生的糊口手段,也不同于南派温润秀雅的笔墨玩味的“中间状态”。它兼有独特,旖旎而又不乏灵气的审美特质。这正是孙超本人灵气荡漾品性的自然流露。
二是“诗意化”语言的运用贴切。孙超随贾老师学习多年,对传统花鸟有过深入研习,但在创作中,坚持从自身感受出发,根据表现物象的需要而整合语言方式。她以奇异而可爱的晕染为主干,建构出蒙太奇般的种种景观,又以独特的自家风貌恰到好处地诉说出她浓烈的自我衷情。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她自己构建的旖旎意境。显而易见,孙超她的语言与她的诗情是合拍的。
总之,我们不难看出,秀外慧中的孙超不满足于一般没骨技法的继承,她的眼光已经拓展到对传统形式规律以及更深层的美学思想的继承。她对诗境的在意与敏感,使她对绘画语言的诗化处理如此经意,执着的追寻,必然会使她的艺术创造不断地升华。
本文由集雅斋字画网(https://www.jyzzh.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