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 “手法” 解读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传统杨氏太极拳对手法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外形布意,松活含转,与身法心法相合完成招式的转变,拳势流变要高度协调,一处有误即刻有失拳味,须处处留意。

今天,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人杨军老师特地就杨氏太极拳手法做个分享。

三种基本手型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手法除了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的运用,还在“抓、拿、打、摔” 中频繁变化。在了解手法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杨氏太极拳的三种基本手型。

无论立掌,侧掌,平掌,反掌还是仰掌,其手型不变,根据用法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劲点。比如“高探马”,是用右手掌沿去击打,又比如“单鞭”,是用左手掌根为击打力点的。在套路中,掌是运用得最多的手型。

基本习练方法:掌微伸,指微曲,指缝稍离,虎口自然张开,掌心微含。

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

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

拳的技法主要有打和拦,击打时,劲点多为拳面,拳背,拳峰,击打方法主要为正面,侧面,外撇等方法。

基本习练方法:要求同时曲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大拇指放在食指第一,二关节之间,拳面要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

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

勾,也叫吊手

吊手是腕部下垂,同时五指下垂拢在一起。套路中“单鞭”的右手,就是典型的勾手。吊手亦可化,可打,可拿。

基本习练方法: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

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

总之,不论是什么手型,都不能太僵太硬,定要保持气血通畅,周身松灵。

手法基本要领

1. 手要五指露缝,自然放松。

2. 手指微屈,手背微弓。忌兰花指。

3. 掌心虚涵,虎口要圆。但大拇指不可用力外展。

4. 起势前举,要手背和手指领劲,非手腕领劲。

5. 下落次序是沉肩,坠肘,坐腕,虎口微微打开,劲贯掌指。

6. '坐腕',可谓杨氏太极原则之一,即掌心向下时,掌根下沉,手指微微上翘。

7. 平抹时,要求指尖略高于腕,腕略高于肘。

8. 切忌舞蹈式的柔腕。除单鞭吊手外,不可折腕。

9. 手的变换,只能转,不能翻。即肘定位旋手臂,不可耍手腕。

10. 手不要急于主动地做动作。

11. 出手力发于脚跟,而腿而腰,再以肘送手。

12. 搂膝拗步,手从胸口一侧平出,不要求立掌。

13. 玉女穿梭,手要从心窝推出,和后脚跟成一直线。

14. 野马分鬃,要走两肱。即两手臂对拉,一挒一採,而不是以腰带手。

15. 手到了姿势'亮相',不是一紧,而是一松。即是'三尖一照',立刻松开,什么都没有了。而不是用力撑在那里。

16. 两手要'相吸相系',如拉橡皮筋。如,'单鞭'是左右对拉,'白鹤亮翅'是斜向对拉,'倒撵猴'是前后对拉,'金鸡独立'是上下对拉。

17. 两手开合,要同步到位。切忌一手停了,另一只手还在动。

18. 移动重心时,不动手。如,'揽雀尾''云手'和'上步搬拦捶'等,肩肘腕手合住劲后,要保持与身体的位置不变,随身体一起移动,手不可自动。重心定,再转腰胯,手则必要相随。正可谓杨宗师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

学则知要领,练功法先明

太极拳每一个拳式,都是由几个动作构成的,每个动作手、眼、身、法、步、角度、方位等,都应有其具体的要求,及其内劲和要领。细心体悟,练到纯熟,终达一个'整'字,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可以说,拳的品质,重在细节,贵在整和。

分享一则拳谚:

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理出一层技。

得一技,思其理,其技理并进。得一法,探其用,能举一反三。

(0)

相关推荐

  • ​[传世经典]杨氏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附经典视频)

    杨氏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 第1式:预备势 混沌未开太极前,摄得真精顶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第2式:起势 沉气举手腕须平,黏缠双臂肩宜松. 按下松腹归元侯,吐尽浊气清气升. 第3式: ...

  • “杨无敌”总有无敌的原因。杨露禅宗师留给...

    "杨无敌"总有无敌的原因.杨露禅宗师留给后人的东西真多啊,怪不得杨健侯练功累得几次想离家出走 杨氏太极拳的阴手架: 杨氏老架共有十五个套路,分别是大架.中架.小架.提腿架.快架. ...

  •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行拳要领——林正芳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行拳要领——林正芳

  • 杨氏太极走心手法解读,再不收藏就错过了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传统杨氏太极拳对手法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外形布意,松活含转,与身法心法相 ...

  • 杨氏太极走心手法解读,错过是你的损失

    在练习杨氏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传统杨氏太极拳对手法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外形布意,松活含转,与身法心法相合完成招式的转变,拳势流变要高度协调,一处有误 ...

  • ​[独家视频]杨氏太极神奇的内功教学现埸

    [独家视频]杨氏太极神奇的内功教学现埸 回看康康太极精彩视频,请点击下面蓝字,一点即开 [太极问答]钟维康老师解惑站桩中的问题 澳洲钟维康讲解知已之功 : 太极内功心法十三势  (附视频) [澳师讲拳 ...

  • 杨氏太极如何做到棉里裹铁?

    牛春明先生拳照 众观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各个流派的太极拳都有自己的特点,看似派别不同,动作特点不同,但是太极拳的精髓却是相通的,当然各家的教学特点和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 最近我观察了一个教杨氏 ...

  • 杨氏字派解读

    ​"朝廷天应开,万世上金阶:辕龙超瀚海,云凤占瑶台".这是我族字派诗. 当中,朝廷等同于朝庭,皇帝组织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金阶是大臣上朝廷议事时要走的步梯.辕龙是轩辕黄帝的子孙.超 ...

  • 杨氏太极大师田兆麟

    秀才看到上一篇评论里面有提到了牛春明大师的一个重要弟子为何没有写出来,可不能怪俺呀,阿弥陀佛. 那一篇文章是网上转载来的,我实在不知大师有多少个徒弟的,然后秀才就去查了一下陈师傅,于是便把关于他的资料 ...

  • 最让人无语的太极拳法解读,坑了多少爱太极拳的人

    #太极拳#[班侯太极拳不传之秘][体育]近期有几个条友发来了几条有关杨式太极拳"倒撵猴"的讲解视频,让我看看与杨拳古谱中的要求差异是什么?太极拳的各路大神在讲解太极拳时,自己想怎么 ...

  • ​[每周拳理]杨氏太极85拳中切莫忽视的十个不到位

    每个动作要做到位,即整套拳中的每招每势不能走过场.滑过去或遗漏掉,常见不到家的有以下十个. 一.起势接左掤时,右手应经上腹前.向右前.再向胸前里磨一个小圆圈转回,至此才与左手上下相合.老师边示范边提醒 ...

  • 杨氏太极【秘传练法】披露剖析——送给真爱太极的你!

    3 分享至 在太极拳的这座百花园中,有一支杨氏太极拳的传承并不为人多知.它就是杨健侯先生的一位门生--胡星斋先生所传承下来的.胡星斋先生在清末绿营消防队的时候曾从学于杨健侯先生.同时期学者有田兆麟和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