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延令的凡人传奇(连载七十二)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在这里跟你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吟哦娱笔,抒怀述志,点情碰心......
第七十一章 神伤劳杏雨猝病倒 祈保佑江英说村庵(5)
再说圆通庵的三尼在三妃死后,一直哀伤,似乎觉得没有尽到责任,故常常诵经若悲啼,如泣如诉,令人听之泪涌。后来,岳飞遇害,三尼闻之的当夜就都坐化了,成为真正的奇事一桩。三尼死去,谁人安的葬?葬在何处?没人知晓。一直到清康熙年间,苏坔建了仙姑庵,才又有了关于三尼的神奇说法。
据传苏坔东北角有个老奶奶每天都到一坟地去扒茅草晒干当柴草烧,有天去扒,忽见所扒之处闪着金光,以为有宝,便拿锹深挖,不料竟挖现出三个僧人坐化的荷花缸。庄上人闻之,即来帮忙,待一一揭开缸盖,却见三个缸里各盘膝而坐着一栩栩如生的尼姑,又见三缸上均有“仙姑”二字,于是众人请出三荷花缸,结草庵供奉这三尊肉身菩萨。以后大家才晓得,这三尊肉身菩萨就是当初元坔圆通庵坐化了的三尼。过了若干年,三尊肉身菩萨在草庵风了化,有一姓翟的大户人家就出钱重建了一座三间瓦屋的仙姑庵,塑了三尊仙姑粉金泥像供奉于内。或许是这姓翟的做了件善德之事,他的一个长到十八岁还不会说话的儿子竟然从此开口说了话。
江英说,这就真的让人服了降,做好事,做好人,总有好报啊!
话题仍回到圆通庵。这庵自三尼坐化后,便不曾再有尼姑,但香火依然很旺。到了明朝朱元璋做了开国皇帝,他的军师刘伯温在朝几年,竟生了归隐之意。一天,他背了几棵银杏树苗,带了个法号叫圆通的老和尚来到延令的元坔庄东,见到这圆通庵,想此庵名竟与随行和尚的法号相同,不由心下称奇。问及来庵烧香的老者,他又得知了关于这庵的传奇故事。刘伯温暗思,宋高宗来延令,到了一庙一庵一观,得到了神灵的护佑,又在这庵留下三妃,这三妃又是赵构托庵里的三尼照应的,这三尼又都是属羊的,三妃则是在同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辰分别归的天,难道这都是巧合?隐隐的岂不含了三阳开泰之意?现在三尼也早已魂归香国了,可这有着不凡经历的庵还在,它与“救驾”有关,与“护妃”有功,它应该得到它应该得的“名分”,它应该有所规模才是啊!想到这里,他似有所悟,自知可能是神明指引他到这里的。于是,他便对圆通和尚说明了自己的所悟之意,并让圆通留下做当家和尚。圆通当即应允。刘伯温又告诉圆通,因庵名与其法号相同,还是改“圆通庵”名为“三阳庙”更好,更有深意,同时应将庙重新扩建,以稍成规模,经费开支他自设法解决。言毕,刘伯温遂进庵用香灰给圆通写下了“三阳庙”三字。出庵后,他又将随身带的几株银杏树苗取出一株亲手栽于庵前,这才与圆通道别,独自一人而去。
自此,三阳庙日益渐盛,明嘉靖时为最盛,占地已达六十余亩,殿宇重重,蔚为壮观,晨钟暮鼓,法务甚是繁忙。那时,庙是元坔的几个小庄大,因此“庙头”也就成了元坔一度的村名,虽然以后元坔几经易名,又有了很多的故事,但三阳庙所在的元坔这个大庄上的那个小庄,仍以“庙头”相称到现在。
丢下庄名不去细究,但道时光荏苒,改朝换代,几百年后已是民国之初,正值战事频繁,竟导致三阳庙失火,毁损过半。此次大火将塑又极大弥陀佛像的山门烧得净光。面对残破的寺院,这时的当家和尚慧宁即收拾起行李去了上海,从此杳无音讯。幸好二和尚忠厚慈悲,谦和勤恳,领着弟子顺德、顺富不畏艰辛四处化缘,募了两年时间,终将毁损之庙及庙门重新修好。
或许是三阳庙经历非凡,或许是二和尚为人厚道,为人所敬,所以四乡八邻的人都纷纷到这庙来朝拜,都道这庙的菩萨特灵,特济苍生,护佑好人。直至解放后的红色风暴前,三阳庙每年都要出观音会的,佛像最远请至几十里外的鞠顾庄,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共出会三次。出会队伍分旗阵、乐阵、文阵、武阵,由八抬大轿抬着观音菩萨,甚为壮观。出会的队伍走得不快,因为随时都有人拦路求事,如解决纠纷,问病求药方等。那会儿有个叫常留经的跳马夫,由他起批众人所求(代菩萨讲话),扶轿杠的领轿眷判,即将跳马夫代菩萨讲的话记下来。三阳庙跳马夫的名声极响。曾有两家为地界争斗,常留经跳到两家屋前,将插在嘴上的钢锥拔出来,往天上一抛,钢锥从屋顶飞过,不偏不倚竟立在两界之间,人们到所立处挖开一看,即是粉桩(石灰浆灌的界桩),两家争斗遂止。解放前常留经曾跳到李冠群的兄弟也是地主的李冠达家募缘济贫,李冠达不信不理,又说若真有本事,为菩萨行事,就上“前梁”(用粗钢锥插进两嘴巴上)。常留经两眼圆睁,边跳到他面前,边从腰间拔出钢锥“嗖嗖”地插进嘴上,只见皮开肉绽,却未有滴血流出。此刻,李冠达家的十几头壮猪在圈里狂吼不住,李冠达吓得面如土色,遂买了二斤大香去庙里认缘谢佛。
江英说,解放前后三阳庙出会的这些事还有好多,而且多是她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真正的让人不得不信,又不得不奇。她将三阳庙的神奇经历、神奇传说讲到这里,讲得绘声绘色,杏雨也听得如痴如醉。江英告诉杏雨:
“为什么你爹打鬼子、打恶霸那会儿几次遇险又都平安无事?就是三阳庙的菩萨保佑的。为什么李家能传香火,你能平安长大,逢凶化吉?也都是三阳庙的菩萨保佑的。三阳庙的菩萨为什么保佑佤(我家)?因为你叫父子都是忠臣,都是做的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事,菩萨是长眼睛的。何况佤罐子从小就既有佛缘,又有道缘呢?”
李杏雨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听江英妈妈讲这么精彩神奇的故事,讲这么个三阳庙却又关乎到家乡、关乎到他的衣胞地、关乎到他的爹、关乎到他自己的故事;也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有这么如许的故事,妈妈的心里装着这么如许的故事。至此,杏雨终于明白了妈妈为何会对村里的三阳庙那么充满神圣,那么一片虔诚了。至此,江英才跟杏雨说清了不久前她去了一趟三阳庙的事。至此,杏雨已无语,他不能责怪妈妈,更不忍责怪妈妈,唯有对妈妈一片母爱之心的感恩与感动,唯有对妈妈充满了深情的爱戴,同时也和妈妈一样对三阳庙充满了虔诚,对家乡充满了敬意与自豪,还有一种像对妈妈一样的爱戴!
江英还要讲三阳庙前白果树的许多故事,杏雨让她留给以后再讲,要她休息。江英也就依了。于是,她拄着四脚柺起身慢慢离去。杏雨望着妈妈如弯弓一样的背影,泪水不由夺眶而出。
过了一段时候,杏雨自感一天比一天好了,便思量着要去上班,思量着他在政教处主持的那个实验课题——《“三位一体”德育ABC》。这时女儿子沐给他带回来了一个消息,告诉他刘助理来银中召开了教师会,说要在银中搞一个人事改革的试点,银中的中层干部都必须全部就地免职,一律竞选上岗,所有五十周岁以下的教师均可报名参加竞选。子沐知道爹爹已四十九岁了,便劝爹爹千万别去参加竞选,这段时间还是好好在家休养休养。晓雪也说,别人当个校长、主任的还有个光沾沾,你李杏雨当校长也好,做主任也罢,屁好处没有,还差点送了命让人担心受怕,这官就是送给当也不能当。李杏雨被说笑了,他也知道刚坐正助理位置的刘进文在这时来银中搞试点是什么意思,便跟妻子和女儿说:
“好吧,这回我听你们的,也省得人家老在我身上动心思,就是我那课题有点放不下来。”
“什么放得下放不下的,没有你主持就不搞啦?我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以后给你汇报,你指点指点不也一样啊?”子沐道。
“我说你就别再去管这些替别人拎草鞋的事好不好?身体都这样了,今后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有的事过问多了,别人还不高兴,或者是取了真经唐僧得,惹出事来孙猴子,咋不吸取教训呢?”晓雪见杏雨还牵挂着那些事,便有点忍不住,遂又嗔怪了几句。
“说这么些难听的话干嘛呢?我只是想这课题是诗雪生前建议我搞的,所以叫我怎么放得下呢?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一种使命感。”杏雨的眼睛有点红,话也显得有点沉重。
见杏雨这样,晓雪和子沐便都没了言语。
出乎意料的是杏雨虽还未完全康复而未及去上班,可大家竟以高票推荐他出来做学校的教导主任。为此,会议的中途,任校长不得不驱车亲自来接杏雨去表个态。杏雨又一次被大家的信任感动了,被感动的还包括了晓雪和子沐。妈妈江英则为儿子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作者简介
杏园挂鞭人李长贯,昵称杏园秋雨。职业与兴趣使然,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协会会员。昔教余喜涂鸦,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亦常有短文小诗散见于报端杂志;今赋闲书斋,借微信平台,于“杏园乡轩听秋雨”,聊天说地,结远朋近友,快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