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培训从“看见”开始

2020年呼和浩特市讲解员、导游员讲解比赛落下帷幕,我应呼和浩特市文保中心的邀请,为所属昭君博物院、五塔寺召庙文化博物馆、辽金文化博物馆、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培训讲解员。我提交的培训方案是这样的:理论授课+现场指导+实地调查。

我以《讲解从“看见”开始——谈我的讲解之路》为题,用真实的例子讲述了我自己从“看不见”到“看见”的全过程。

所谓“看见”,是指讲解员要有一双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要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探索隐藏在文物及文物背后的美和秘密。

一、 理论授课

我例举了三十多年前我走上讲解之路的第一次讲解。一个对乌兰牧骑完全陌生,甚至连草原都没去过的人敢在乌兰牧骑人面前讲乌兰牧骑的故事 ,靠的是什么呢? 靠的是部室主任交给我的几页纸。

长期以来,背诵是讲解员认识展览的唯一途径,它可以让我们语言流畅,看上去显得更加声情并茂。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建立在浅知之上的背诵是对真知的掩盖。在我眼里,乌兰牧骑只是一个朦胧的形象,一群身着蒙古袍的青年在蒙古包前唱歌、跳舞、拉马头琴,对隐藏在这支队伍中的美、乌兰牧骑故事、乌兰牧骑精神知之甚少。

我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七种原因,强调长期以“非物”为主的学习模式对讲解员的影响,并例举了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写的作文——“我爱春天,它是美丽可爱的,它是风和日丽,它是鸟语花香的……”

寥寥数语,春天之美跃然纸上,我为女儿能够熟练使用成语而高兴。但是转念一想,她是怎样学会这个成语的呢?是老师带她去林子里观察过鸟叫、闻过花香吗?当然不会。毫无疑问,是老师通过描述和想象教给她的,并用造句的办法让她牢记,形容好天气的时候就用这几个固定搭配的词儿。

就像一盘美食,没有见过、闻过、品尝过,单凭听说过,依靠记忆库里保存下来的碎片,是不能准确认知它的。同样,没有在阳光下用心感悟和风习习、阳光明媚;在林子里用心分辨此鸟与彼鸟音色的不同,此花与彼花芳香的差异,就不会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达到言由心生,说鸟仿佛能听到鸟叫,谈花仿佛能闻到花香。

同样,从电视、书籍里拼凑起来的与乌兰牧骑相关的几幅模糊的图画,也是不能准确认识真正的乌兰牧骑的。不能认识它,就不能对它产生情感。

从小到大,我们被许许多多毫无情感的固定搭配灌满了脑子,并习惯于用这些毫无情感的东西写文章、作报告、讲解、讲课,甚至彼此交流。

1996年,我参加了中比联合恐龙考察与发掘工作,第一次在埋藏恐龙化石的戈壁滩上零距离接触化石。当我兴高采烈从地上捡起一块“恐龙化石”拿给比利时队员看时,他淡淡地笑了笑,说:“这是刚死不久的羊的骨头!”

那时候,我已经在展厅里讲了十二年恐龙化石了。

展柜上一层薄薄的玻璃挡住了我的眼睛,似乎看见了,其实没看见,它和读书一样,都属于浅知的范畴。

我终于感悟到:建立在书本上的讲解是靠不住的,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独立的思考。

我开始静下心来,一边发掘一边思考,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查阅相关的书籍……

回到展厅,我的讲解不再像从前那样一遍又一遍重复同一个内容,而是将自己在田野考察中看到的环境与自然、地层与化石、发掘与包装,以及在考察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悟等等都添加了进来。

也不再像先前那样注重语言表达中的抑扬顿挫,开始变“讲”为“说”了,却发现,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抑扬顿挫反而不请自到。

2013年春,我从忙碌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到郊外的村子里散心。突然看到路边庄稼地里一对农民夫妇正驱赶着骡马,推着展柜里陈列着的那种原始的播种工具耧车播种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冲过去看看,那不正是一件活着的文物吗!

幸运的是我不但看了,还动手摇了,这一摇不要紧,它彻底摇亮了我关闭已久的眼睛,我不仅看到了隐藏在耧车里的秘密,那摇摆的铃铛如何将流出的种子均匀地打进三个孔里,又如何通过管道和耧铧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下面,还看到了耧车后面站着的一代又一代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劳动人民,原来世间万物都不是从地下突兀蹦出来的,都有各自的源头和发展脉络,都是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看见那藏在万物里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美和奥秘。

我的视线终于跳出了博物馆的围墙,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

好记忆会产生好动力,我的视野不断拓宽……

去看自然的……

去看历史的……

去看民俗文化的……

以及工业的……

生活的……

我将我一口气写下的《给讲解员的一封信》读给大家——

我强调说:“学习是个开心的事儿,读不懂专业的书就先读通俗的,边读边与实践对应,努力做到“讲得一事,即行一事”,在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让你看到,别停下来,试着用自己的话将你的看见讲给你周围的人,此时此刻,你的每一根毛发都会站出来帮着你表达,你心中有说不完的话,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宇宙万物都是你的展品,都等着你发现。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看见,只有真正看见了,才能将我们所看见的传递给观众,让更多的人都看见。”

二、 现场指导

光讲理论是不够的,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到每个岗位上进行现场指导——

听五塔寺召庙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五塔寺……

听辽金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白塔遗址……

听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员讲解多松年烈士的革命事迹……

听昭君博物院的讲解员讲解匈奴历史及王昭君的故事……

我不再侧重于传统讲解培训的吐字归音、抑扬顿挫,而是将重点放在你看见与否,看见了什么?你的讲解是看见之后的表达呢,还是浅看之后的背诵呢?是感悟之后的分享呢,还是“海枯石烂词不变”的复述呢?是知己知彼、因人施讲的传递呢?还是千篇一律的“工作流程”呢?

怎样才能真正看见呢?如何才能点燃讲解员的讲解兴趣并激活那些背进来的知识,变背诵式讲解为看见之后的表达呢?

三、 实地调查

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真实和鲜活的,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别人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书本上认知世界,必须讲一事,行一事,行一事,用一事,在知、行、悟、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 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和我当年一样,打破博物馆墙苑的束缚,带领大家走出象牙塔,走进大自然,在广阔天地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美和秘密,通过实地考察和民间探访等方式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是呼和浩特市北郊阴山山脉坝顶之上新近发掘的一处北魏皇家祭天遗迹,我力图用考古工地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打动同行,让他们看见1500多年前孝文帝如何在这里“行幸阴山,观云川”;考古工作者又是通过什么办法一步一步破解和还原深埋于地下那遥远而又神秘的历史踪迹呢,这是图片、文字、视频所不能替代的。

走到坝顶南缘,呼和浩特市区尽收眼底,在这个位置上更容易理解古人为什么在这里筑坛,我们也仿佛跨越时空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同行了,原来这里就是展板上陈列的那些古老文字所描述的地方——“芒干水(白道)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摘自郦道元《水经·河水注》)。著名的白道(白色的石灰岩形成的道路)从这里穿过。自战国时期起,白道便是大青山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北魏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曾沿用这一条通道。

除最新的考古发现外,祭坛东北侧不远处的汉长城烽火台遗址也是我们应该看见的……

它的下面正是我们在革命历史文物展厅里常常讲到的大青山蜈蚣坝伏击战革命遗址。看到这样的悬崖峭壁,你一定能判断出当年的八路军为什么会在这里设下埋伏,也能想象得出他们如何成功地全歼日军80多人,击毙日军少佐1人,缴获机枪9挺,掷弹筒5个和一大批枪支弹药,我们再讲这场战役时一定会有更多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我们考察的第二站是国保级单位辽代白塔。围绕白塔,我将我看见的美和秘密分享给同行朋友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为什么辽代建塔时会将地基建在距离地面三米多深的地下?为什么这些象征庞大建筑物的柱础石会摆在高于塔基的地面上?为什么每一层的塔门不是都朝同一个方向开,而是层层错开,一三五七朝南北,二四六朝东西?为什么佛和菩萨都设计在直棂窗周围;天王和力士都设计在门的两侧呢?”

我们由低到高,再由近及远,一步步感悟千百年间岁月的磨蚀和风沙的堆积,大地一天天长高的秘密!

我们对比柱础石的大小和位置,想象着元代名臣刘秉忠在《过丰州》中留下的诗句“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 ”,这些巨大的石头上立着的是不是就是白塔石碑上记载的元代宣教寺呢?

我们不再停留在先前“走近”的层面上,而是带着问题直接“走进”它,零距离触摸它,全身心感悟它……

我们在远景、近景和特写的转换中认知佛国的奥秘,感悟古代雕塑艺术的真谛!

我们沿着被无数脚底磨出足印的台阶旋转而上,一层层感悟塔门和塔窗的具体位置,被一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深打动,这是多么智慧的设计啊,既可以避风又可以采光!

我们不再将自己定格在普通讲解员的位置上,而是像研究者一样俯下身来,一点一点破译每一层墙壁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碑文和题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感悟他们所处的时代,发生的故事。考古工作者正是通过现存白塔第一层的金代碑铭上得知:“丰州城内的街道纵横,民户众多,带有行业名称的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酪巷;用居民取名的有斐化裕巷、康家巷、张德安、刘大卿、张居柔巷等,这些街巷名称,反映了丰州白塔所在的丰州城在辽、金、元时期已是相当繁荣的中等边城了。”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维修白塔时,从第四层的夹缝里找到了当年香客留下的纸币“中统元宝交钞”。它发行于忽必烈中统元年,即1260年,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纸币实物,它证实了马可波罗对元代纸币发行情况记载的真实性。

知识是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的,所谓交钞,源自宋代的“交子”,今天的蒙古语中,仍称钱币为“交子”。

如果我们当中有谁对这些文字产生了兴趣,想去破译更多的秘密,那可是你一辈子都研究不完的乐趣啊,你可能从此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在探索和发现的快乐中。将自己看见的传递给别人,我认为就是最好的讲解。

讲白塔不能不讲白塔所在的这座丰州古城,它始建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即920年,金、元延用,我们考察的第二站是辽代丰州故城遗址。

我们穿过丰州城由北城墙来到南城墙。在我们眼里,“故城南北约1200米”不再是一个生硬的数字,而是一个真实的距离、可见的范围。我们站在南城墙向北瞭望,仿佛看到了十字大街上的辽、金、元时期的 “清明上河图”。

我们从南城墙走到西城墙,站在城墙的马面上感悟古城的军事防御建筑。

看!这个城墙上突出的部分像不像一个伸出的马脑袋,遇到来犯之敌,士兵就可以登上马面的最前沿,居高临下,从背后射杀攻城的敌人。

为什么两个马面之间的距离通常都不超过一百米呢?道理很简单,以弓箭的有效射程为准。

真的讲解,无需华丽的词藻、专业的用语,你只需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将隐藏在其中的道理讲明白,让观众发出“WOW”的声音即可。

“趣”这个字,是由“走”和“取”组成,当大家走进田野,低头去“取”散落于泥土之中的陶片、瓷片,并发现这些碎片与我们平日在博物馆里看到的珍贵文物同属一个时代、同属一种文化时,大家对瓷片的兴趣陡然提升了起来。

作为讲解员,我们认知古陶瓷,大多都是从书本里或隔着玻璃看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面对面学习来得那么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看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 “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如果在不影响文物完整性的前提下,我们在博物馆讲解陶瓷的时候将瓷片以互动的方式展示给观众,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分享方式吗!

除了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群众也是唤起看见意识,了解古城全貌的重要途径。

当战火来临时,僧侣们匆匆忙忙地将寺庙里的这些这些珍贵瓷器装进两个大缸里,连夜运到古城中央的高坡上掩埋了起来。

可能是受传统讲解模式的影响吧,三十多年前,我一直用“听来的”讲解词讲解这件出土于丰州城里的珍贵文物元代“小宋自造”钧窑香炉”——

“七十年代初,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们在白塔村务农时从玉米地挖出来两口大缸,缸里放着六件瓷器……”

五年前,为搞清楚香炉的出土地,我多次走访了白塔村的村民,通过对至少五位见证人的实地采访,终于搞清楚了香炉真实的出土过程。

社员张有宝回忆说:“农业学大寨时期,为平整土地,社员们在铲高垫低的劳动过程中,无意中从城南高坡上的泥土中挖出了两口大缸,揭开大缸上方的铁锅后,发现里面装着六件瓷器,其中一件就是香炉。后经内蒙古大学入村工作组的辨认和联系,才使文物顺利移交到当时的内蒙古博物馆……”

这件事告诉我: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讲解权!

我鼓励大家带着问题向羊倌咨询,向周边村子里的老人咨询,虽然他们的回答带有传说味道,不一定都准确,但对了解古城早些时候他们见过的一些原貌,点燃我们对文化遗址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我们走进古城西侧的郜独利村广场,咨询工作刚刚开始,一位穿红色衣服的村民就告诉我们,广场戏台下有两块文革时期从古城搬运过来的大石头,应该是文物。

我们跟着他走到戏台前,蹲下来一看,天哪!这不与白塔南侧地面上的柱础石一样吗?

再看另一个,一模一样!

对比我在白塔前拍到的,尺寸、材质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这两块柱础石的侧面雕刻着花纹,而白塔前的没有,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它们不一定来自同一个建筑!

丰州城里究竟有多少类似元代宣教寺一样的大型建筑物呢?研究一下吧,不怕我们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就怕我们没有研究意识。中小学生都在搞研究性学习,从事讲解工作的博物馆人更应该参与到对文物的研究工作中来,研究是让大脑转起来的好办法,只有大脑转动起来,才会产生感悟。将自己感悟到的事情说出去,就是发自肺腑的讲解。

真的讲解是“看见”之后的表达,是感悟之后的分享。在开往下一个考古工地的路上,多松年故居的讲解员株拉和大家分享了她所看见的和感悟到的。她说:“我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和孩子的妈妈,走出去看到的知识和在课堂上、书本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这种方法给了一个很大的感悟,对我下一步开展工作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启发。”

我们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新近发现的沙梁子村汉代古城遗址,它离昭君博物院仅八公里左右。

2020年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山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古城内揭露了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根据出土的砖瓦材料及夯台建筑的形制推测其为一座距今约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大型仓储建筑。

如果我们的讲解员能够与时俱进、与事俱进,以实习生或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考古工作中来,和师生们一起身入其中,看考古工作者如何进行考古调查,如何使用洛阳铲观察地下文化层的堆积,如何布置考古探方或探沟,如何识别地层与出土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用文字、绘图、照相的方法记录并采集遗物标本,像侦探一样从实物和文献中揭示这座古城的原貌,破译隐藏在古城里的秘密等等,那么,我们就会看见先前只有考古工作者才能看见的那个世界,理悟展厅里每一件展品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故事,感悟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意义、目的以及讲解工作的重要性,实现梁启超先生在题为《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所提到那种的人生境界 ——“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人生能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再回到展厅讲解时,我们就会平添十倍的信心。我们仿佛刚刚跨越两千年从汉王朝走来,有说不完的话想说,有讲不完的故事想讲,渴望将我们看见的和感悟到的分享给观众,这时候的讲解是“我要讲”而不是先前的“要我讲”,不去用真情实感讲解它就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它、诠释它!

可惜我们来迟了,考古工地已经回填了,地面上留着挖掘机压过的深深的车轱辘印……

虽然看不到二千多年前汉式粮仓的发掘原貌,却也能从满地散落的瓦砾中看见历史的影子……

我们用自制的夯土工具体会古老的夯土版筑技术,感悟古代墙体是如何夯筑的……

我们用陶拍和裹有麻绳的滚子在和好的陶泥上印制纹饰,看古老的绳纹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用洛阳铲探究地层的秘密,寻找生土与熟土的界限,感悟考古发现的独特魅力……

真知的获取,仅凭读书、背诵是不够的,须与实践相结合,讲什么,行什么。知与行结合时,不动脑子也还是不行的,必须不断地思考,产生属于自己的感悟。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不去将这个“悟”分享出去,并在反复使用与磨合中发现其内在的规律,这个“悟”也会消耗殆尽。所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知行悟用 四轮驱动”的道理。“用”的方法有很多,讲解、讲课、开办讲座等等方式都是在使用和磨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要把这些知识讲正确、讲明白、讲透彻,就得查阅大量资料,体验各种角色和各种生活,让自己真正看见隐藏在事物当中的美和奥秘,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将自己看见的分享给更多的人。我鼓励大家尽快将自己看到的和感悟到的知识用起来。

几天后,昭君博物院的讲解员柳芳同学发来了她做的PPT《劳动者的智慧》,将她在考古工地看到的,结合她在昭君博物院展厅里讲到的有关西汉时期的出土文物陶屋、瓦当等图片制成了教学课件,同时还自制了课堂互动时所需的制陶工具,决定在单位磨合一段时间后,到周围的学校里去给孩子们讲……

开学伊始,柳芳发来微信:“老师,我下课了,感觉还可以……”

作者:赵学东  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