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镇台衙门:远逝的神秘与威严(1)

文正街上,镇台衙门旧址

“衙门”这个词,距离我们生活已经很远了,当然南阳老城内还有知府衙门在,青砖灰瓦的宏大建筑群依稀透出昔日的威严,只是“明镜高悬”下案牍上惊堂木的噼啪响声早沉寂于风中,我们前去怀古思幽,断不会有古代老百姓进衙门时的胆战心惊了。

若要梳理老城区衙门,除了南阳知府衙门,还有南阳县衙、南阳察院、镇台衙门,再细数,还有曾做过清代南阳县衙的老盐店以及邮驿衙门——宛城驿,它们中,荡然无存的是南阳县衙。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马上反驳说,莫非镇台衙门还存在?它难道不是荡然无存吗?

是的,我承认,从具体衙门建筑来说,镇台衙门早被历史的风雨打扫得干干净净。但之所以不愿把它归入荡然无存的一类,是因为尚有蛛丝马迹的线索,给予我们去探寻它的勇气。比如,看到解放路北段的左营门外(“门”内一个“外”字,读音接近mang),你会不会好奇何以有这个古怪的名字?比如,南阳府衙保存的一块“特授南阳镇标右营都阃府卓异候升高”碑,又会是个什么来历?甚至,文正街东段,走过那仍然能看出八字状的旧墙时,你会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八字衙门”之处?

镇台衙门,清代豫西南最高武管——镇台(总兵)的衙署所在地,民国时做过镇守使署,也做过南阳第十三绥靖区司令部,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南阳军分区所在地,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军事的真实面貌,要了解古宛城历史,它这一页不可不翻阅。

镇台衙门,清代豫西南最高武官所在地


       文正街,东与解放路相交,西与和平街相连,是南阳老城区内一条并不显眼的短街。街也不宽,直到东端北侧水利局家属院前才拓展一些,家属院里面多是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瓦房,乍一看,毫无特殊之处。然而,就是这条普通的短街,就是这个平常的老院,曾是清代镇台衙门所在地。

翻开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兵防》,开首便是一句“南阳,古兵冲,天下有事,受祸最烈……”南阳地处南北孔道,古为军事重镇,历代均设置军事机构,屯驻重兵。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镇守南汝总兵官,标下有左、右、中三营。此后军事机构屡有裁设变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裁了中营。至道光前,南阳镇左右二营(驻城内),经制兵丁1650名、官马60匹、兵马328匹,镇辖汝宁营、归德营、襄城营、陈州营、信阳营、邓新营,经制兵丁2985名。宣统元年(1909年),南阳镇所辖绿营兵有左营(驻城内)、汝宁营、光州营、襄城营、邓新营、信阳营、固县营、荆紫关营、卢氏营等。

从上面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一是“总兵”。我们所说的“镇台”,其实是旧时对总兵之官的尊称,只因“总兵官掌一镇之军政,管辖营协将弁,为重镇大臣”。二是“绿营兵”和“南阳镇”。清朝的军队主要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绿营兵采用绿色旗帜,是清兵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绿营编为标、协、营及汛,其官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省/标)、总兵(镇)、副将(协)、参将(营)、游击、都司、守备(地方)、千总(驻点)、把总。提督即“提督总兵官”,统领一省绿营,受文官总督、巡抚所节制。提督之下为总兵,主管一镇的绿营;再下面为副将,管理一协的兵力;副将以下是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统辖的称为营,兵员数量各有不同;在最下面的为千总与把总,负责统领一汛,即一个驻地。从总督到总兵都有自己直属的绿营兵,称作“标”,如“督标”(总督)、“抚标”(巡抚)、“军标”(四川、新疆将军)、“提标”(提督)、“镇标”(总兵)等。各省绿营以镇为最高战略单位,以营为最基本单位。按照《乾隆大清会典则例》,清代中叶全国绿营分为66镇、1169营,分布在内陆十八省各城要害。

南阳镇台衙门就在文正街东端北侧,“文正街在明朝叫护卫街,南阳中护卫指挥使司设在此处。”南阳历史专家、地方志专家郭文学说。镇台衙门原也有数重院落,高大的房舍雕梁画栋,气象森严。衙门前有威猛石狮分列两侧,且左置过街木制牌楼,名为东辕门,右亦置过街木牌楼,名为西辕门。“1966年前,还存有一个过街木牌楼,表皮虽剥落了,但能看出原本是红颜色。老百姓当时大多都是草房子,所以这木牌楼看着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南阳历史专家吕风林说,上世纪80年代,镇台衙门一些房子还在,他到那里还看到大殿西墙墙基上的汉画像石。

  左营右营,绿营兵在南阳留下的痕迹


       解放路北端,路东与之相交的一条路——“左营mang',常常不仅让外地人感到费解,也让许多不明所以的本地年轻人一头雾水。外地人疑惑“mang”的意思,其实这是南阳方言,在城区常以标志性建筑群作区间域名,以该建筑群名称作某某mang,就像文正街东西辕门间,旧时就被称为镇台衙门mang;当然了,东辕门以东部分区域、西辕门以西部分区域,也因了辕门而分别被称为东辕门mang、西辕门mang。本地年轻人或许知道“mang”的意思,但对“左营”不明所以。其实前文已做过解释,营,直属于南阳镇总兵管辖,古宛城内,曾有左营、右营、中营,不过中营在康熙年间被裁掉了。

左营mang名字的来历,皆因清代左营游击署在街北侧,宣统元年时,左营设游击1员,千总2员,把总2员,外委3员,墩堡外委6员,护兵10名,余兵36名。如今左营荡然无存,徒留一个街名引人遐思。清代右营游击署所处位置,在今联合街西端、曾经的南阳县衙西侧。事实上,因了右营,南阳县衙以西段曾名为“右营mang”。

如今右营无存,右营mang的名字也消失了。不过,右营还是悄悄为自己留下了曾经来过的证据。5月份,我正组织南阳县衙一稿时,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刘绍明说,县衙旧址曾有一块碑刻,他们将其拉至府衙保存了起来。这是块什么碑?与县衙有关吗?从府衙工作人员魏晓阳拓的拓片上看,最上面是“惠泽常存”四字,看来也是个功德碑。碑刻于同治七年(1868年),碑文开头为“特授南阳镇标右营都阃府卓异候升高”,“镇标”即总兵;“都阃府”为清代正四品武官都司(乾隆三十七年曾改右营游击为都司)的别称;“卓异”,清代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由此可见,此碑是为南阳镇标右营的姓高的候升官员而立。

细究此碑文,其上载:“国家建立营伍,训练兵丁,是御盗,而卫民安。营中马朋充实,贵乎营主之廉洁。本府自同治二年莅任,清查钱粮,柜内分毫未存。当此军务未平,饷银支绌,本府到任五年之久,仅领饷银不足三年之数,收存朋银积储三千余金,应买马匹价银一千,余两修制号衣、账房、军械、造榆林将军二位,用银四百余两。建立马王庙,修盖马棚,用银一百二十三两。又加前任所欠民债,代还银二百两,撤出印约二纸。余下银,令马步队等又买到张凤书名下地六十九亩三分、宅基一所,瓦房五间,座落西寨外,路北,共需价银连税契八百六十五两……自此公朋有养马之处。每年又收六粮柴草,变价永作马守兵差费之用,稍免众兵□累之苦。营伍如是整顿,岂不日见起色乎?”
      说实话,碑文内容倒不让我感到疑惑,因为从内容来看,此位右营姓高的武官是位廉洁、务实之官,他到任后发现库银空空,于是到任五年只领了不到三年的俸禄,却积攒下三千余官银,这些钱,分别用来买马匹、制号衣、置军械、建马王庙、修马棚、买地养马等支出,甚至还替前任偿还了民债。

让我疑惑的是立碑之人。从碑文“本府”称呼来看,我以为是高姓官员自述,但一看碑文最后,显然不是。虽然字迹模糊,但仍能辨出立碑人为李天福、张明合等数十人。这些人会是什么身份呢?把情况告知郭文学,他感觉这些人既然对银子去向如此明了,当不会是一般民众,而应是高姓官员手下,或者也有镇标的人,共同立碑为高作证,“这也说明了当时对财政支出或者说是对军饷的管控很严”。

无论如何,一块碑让我们对南阳镇台衙门所属的绿营兵稍稍有了点了解,至少知道了曾有一位廉洁有为的高姓武官。与左营、右营武官名字鲜为人知不同,镇台衙门倒有不少有故事的总兵,比如首任驻南阳总兵张应祥、比如曾在景穆街上有祠堂的邱联恩,比如最后一任总兵谢宝胜……(未完待续)

东辕门   吕风林 绘

右营碑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