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八种美

2021-01-20 11:58

华人号:中国文化

腊八节,俗称“腊八”。

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

新旧交替之意。

二曰“腊者同猎”,

指田猎获取禽兽,祭祖祭神。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为岁寒增添

三分暖意、七分温情。

腊八节的美,便从这样的温暖开始。

 

腊八,腊八,游子还家。

每年到了时令腊八,

那种游子归乡的期许就像锅里的腊八粥,

在小火慢炖之间逐渐升温,滚烫,

直至腊八粥暖,便可缓缓归矣。

今年腊八逢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岁末寒冬,疫情又起。

离家在外的游子们,

更是想念家里那一口稠稠的甜。

每隔一段时间,

就能收到家人嘘寒问暖的电话,

每次挂电话之前最后的祈愿,

一定是平安回家。

老话说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而游子们想说“爸妈爸妈您别急,

新春不远,团圆有期。”

《礼记·郊特牲》:“岁十二月,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

和米共煮一锅,

有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腊八的习俗中,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七宝五味腊八粥”。

南宋的周密曾经写过一本《武林旧事》,

记载了南宋临安的风俗。

其中提到的腊八粥,由胡桃、松子、乳蕈、

柿、粟、栗、豆七种材料熬制而成,

所以称之为“七宝”,

这七种材料一共有五种味道,

所以称之为“七宝五味”。

但我国幅员辽阔,

我们的先民对农业的依赖,

以及由粮食丰收所带来的喜悦,

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腊八粥。

腊八粥的材料各地不同,

但不论是南方的甜粥,还是北方的咸粥。

只要家人围坐,灯火可亲。

暖一锅热气腾腾的粥。

亲人闲聊间间,

热气可亲面。

人间腊八情事暖,笑语欢声中,

粘稠适度的粥羹

都会在寒冬里漫溢出诱人的香甜。

我们常说十里同乡不同俗,

在陕西关中一带,

一碗腊八面便是他们的腊八节。

每逢腊八,天还未亮

手巧的婆姨便操起擀面杖咣当咣当,

拉扯成长条放入红豆熬的汤。

萝卜、豆腐、鸡蛋肉的臊子

“吱—啦—”一声,满屋浓香弥漫。

面条细长,情深意长。

而在安徽省黟县,

黄润如玉的腊八豆腐,

便在这温暖的冬日慢慢制成。

它由明清时期,勤俭创业的徽商发明,

用小黄豆做成豆腐,

中间挖洞放入食盐及配料,

在温和太阳下烤晒,使盐分慢慢吸收。

变成一块块金黄、松软、咸香的豆腐。

外出经商时可以吃一年。

入口松软,咸中带甜,香鲜美味。

一块腊八豆腐,惊醒了梦中的孩儿,

和异乡人的味蕾。

一颗颗蒜头碧绿如玉,

蒜辣与醋酸交织,

脆香与提神齐飞。

有困意的冬天,

腊八蒜是唤醒味蕾的美味,

更是我们的祖先留在节日里的智慧。

 

旧时的老北京,人们会在腊八这一天

紧锣密鼓打着算盘,只因腊八蒜初叫“腊八算”。

商户在这天清点账务,算算今年是否盈亏?

中国人讲面子,欠钱不好当面说。

人们就在这天送“腊八蒜”,

含蓄委婉表达着“欠债还钱”。

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

将剥了皮的蒜瓣儿,

放到一个密封的罐子或瓶子之类的容器里,

倒入醋,封上口,放置于阴冷处保存。

泡在醋中的蒜会慢慢变绿,

最后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等到除夕夜一打开,

这天腌制的醋,听说能经久不坏,

就着腊八蒜,蘸一口饺子,

寓意吃过腊八蒜,天天有钱赚。

新的一年素素净净。

民间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

古时候,腊八这一天皇宫要开始储冰,

他们把河流结成的冰运往冰窖,

等待来年夏天给皇室用。

民间百姓,则用钢盆舀水结冰,

到了腊八节将冰脱盆,并敲成碎块。

一家人破开冰块分着吃。

因为据说腊八冰能治百病,

大人和孩子都要吃,

而且怎样吃,都不会拉肚子。

诗人木心说,“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粥是如此的普通,

市场上花样百出的粥品,太方便快捷了!

那总工厂流水线下的商品

看起来规整而秩序井然。

谁还愿意花几个钟头去熬粥,

几家人走门串户去分享一碗粥呢?

可那种倾注感情和精力的味道,

是无论时隔多年,都让人记忆犹新的。

或许,我们心心念念的也并不只是那碗粥,

而是家的温度与所爱之人的暖意......

 

毕竟这需要你心甘情愿花上一些时间,

去等待一些事物自行改变。

这时候,你可以看书,思考,

听音乐,或者静静地走神。

那种漫长置于今日,倍觉弥足珍贵。

如果还有什么比粥更温柔的?

有的话,就是用心煮粥的你了吧。

煮一锅腊八粥,

就是煮一锅入口也入心的温柔。

旧时腊八称腊日,会举行腊祭。

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

腊八节的清晨,

寺观里一早就飘出了腊八粥的香味,

人们用各种五谷杂粮和干果,

熬成浓稠红亮的一锅,

用人间一年的丰收以报答上天。

腊八节起源于佛教的“法宝节”,

传说这一天也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

腊八节又謂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會」,

虔誠的佛教徒,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礼佛。

 

佛陀因受到牧女供养的“乳糜”而恢复体力,

为信众施粥,也是回报信众供养的感恩之情。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

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被蒙上神佛色彩,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取代祭祀祖灵、

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成为腊八节的主要活动,

祭祀的神主要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等。

腊八节这天,民间有敬神逐疫的传统。

感恩神灵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

并祈求来年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吉祥。

腊月风和,其意已春。

小小文火熬成的甜蜜,

掀开的是年的序幕。

 

腊八粥暖,春节不远。

过了腊八,再过二十多天,就要过年了。

冬日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

在古人那里“腊者,接也”,

送走旧的一年,接续新的一年,寓意新旧更替。

再寒冷的冬天也有尽头,

再难熬的日子也有终点。

历经翻滚磨难,

终成一锅“和和美美”的腊八粥。

 

就像我们在人世间的这口瓦罐中

慢慢“煨熬”着,直到有一天,

岁月的小火褪去我们的涩重,

绽放我们内在的能量……

诸事“粥”全,

只待春来。

腊八之味,
在酸,在苦,在甘,在辛,在咸。
人生之味,
在喜,在怒,在哀,在悲,在乐。
 
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
不只有浓烈的色彩, 欢腾的气氛,
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的生命
变得浓厚, 立体,丰盈。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腊八节在我们这片土地上
生生不息地传承着。
 
如今它虽不如往日热闹,
但它早已积淀成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一起在新旧交替的日子里,
与天地自然一同
印证、参赞、祈求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