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颐《 古玺印概论》 上
近现代罗福颐古玺印概论上
罗福颐(1905年-1981年) 古文字学家。字子期笔名梓溪、紫溪七十后自号偻翁。罗振玉之子。祖籍浙江上虞 出生于江苏淮安。
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讲师、文化部副研究员和业务秘书、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杭州西泠印社理事等。他对各种古文字资料都很熟悉研究范围涉及青铜器、古玺印、战国至汉代竹木简、汉魏石经、墓志乃至尺度、量器、镜鉴、银锭等。为不使学识'黄土埋幽与生俱尽'他努力笔耕著术多达一百二十三种。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八日谢世于北京终年七十六岁。
罗福颐先生研究文物考古的面极广除玺印、古文字外对清廷史料、古代官制、 甲骨、汉简、古尺度、古量器、镜鉴、银锭、石刻、墓志、汉魏石经、古代医书及西夏、辽、金、元少数民族等都有著述。其中《汉印文字徵》 、 《古玺文编》 、 《古玺汇编》 、 《古玺印概论》 、 《印章节概述》 合著等考证严谨对篆刻艺术影响极大。他生前曾任职于奉天博物馆、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处、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和研究室等部门。历任北大文科研究所讲师、文化部副研究员和业务秘书、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杭州西泠印社理事等。
他对各种古文字资料都很熟悉研究范围涉及青铜器、古玺印、战国至汉代竹木简、汉魏石经、墓志乃至尺度、量器、镜鉴、银锭等。在古玺印研究方面他搜集、鉴别、研究了大量古玺印。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传世的秦汉魏晋等历代官印大半是古人殉葬之物而不是生前所佩用的。在古玺印的断代问题上他主张结合官制沿革 以文字为权衡 以纽制为佐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古籍整理、铜器铭文、拓本的摹写及著录、考释方面著作也很多。在简牍文字的研究方面著有《长沙仰天湖与杨家湾古墓出竹简摹本并附录》 这是解放后较早研究战国竹简的著作其中多有重要发现。他在整理、校核、考释简文内容时发现了20多种古书如《齐孙膑兵法》 即《齐孙子》 、 《孙子十三篇》 《管子》 《晏子》 《墨子》等残简数百片。还发现了《汉元光元年历谱》 其中全年月份完备是传世汉人手书历谱中最完备的一部。另外他还对西夏文、八思巴字、契丹文、女真文等少数民族古文字做了一些收集和研究还参与了明清档案的整理著有一书。共有专著102种论文114篇。 已出版的专著有30多部论文近80多篇其余的尚待出版。
罗福颐先生在以毕生精力从事于古玺印研究之余还亲自操刀治印也是中国著名的治印家久为学人所共仰。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影响 自幼喜爱治印十七岁时 曾刊出《待时轩仿古印草》 。先辈学者王国维为此书作序云 “其家所蓄有秦汉古玺印千百纽近世所出玺印谱数十种子期年甚幼志甚锐浑浑焉浩浩焉 日摩挲耽玩于其中。其于世所谓高名厚利未尝知也世人虚憍鄙倍之作未尝见也其泽于古也至深而于今也若遗故其所作于古人之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乃至并其精神意味之不可传者而传之其伎如庖丁解牛疴偻丈人之承倜纵指之所至无不中者”。
罗福颐先生早年治印的特点
一是不追随时流以哗众取宠、邀名获利他之治印全然是对古代印玺艺术的热爱。二是治印功力深厚宗秦法汉极讲究方圆规矩。
三是他刻苦钻研追求技术纯熟。这几点一直到先生的晚年仍然如此。
罗福颐先生治印一道先生极力主张战国、秦、汉文字不可参杂、颠倒、错乱更不可拼凑、假借和生造。每当先生治印之始必先考究其字宜于法秦或宜于仿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