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6717- 晚清名医张锡纯:50岁才正式行医,一生坚持“衷中参西”
名医,一定是医术和医德都超过常人的仁杰,他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有无数名医圣手,而在晚清和民国的这些国医大师是最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代表着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却要面对国外甚至国内民众的质疑。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精湛的医术和博爱之心,中医很可能就会在这个时期彻底断层。
今天我们说的这一位,就是在晚清时期坚持衷中参西的国医大师张锡纯。
张锡纯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精通医术。但父亲张丹亭最大的理想还是希望张锡纯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张锡纯不负众望,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好诗。张丹亭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曾经写下了“月送满宫悉”的佳句,彼时的张丹亭逢人便道,张锡纯将来一定会成为诗人,而张锡纯最终却是因为医学成就而闻名天下。
张锡纯科考之路并不平坦,1893年,他第二次参加秋试依旧未中,本来坚持要他考下去的父亲终于松口,不再逼他考试。1904年,废科举办学校,张锡纯成了当地唯一能够教代数授和几何的老师,二十年内都以教书为主要职业。他本可以这样安稳平淡一生,但童年时期就已经在心中扎下的医学之梦却时时萦绕胸怀,只等一个机会生根发芽。
当时西医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入中国,张锡纯的几何和代数就是在这个时期自己刻苦钻研出来的。在做老师的同时,他依旧没有放弃给人看病,同时他也在研究西方的医学理论。他发现,其实中医和西医之间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两者各有长短,张锡纯开始潜心学习西医,想要吸收西医的长处以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呕心沥血,张锡纯在1909年终于完成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本的初稿,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年近半百。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人心振奋,张锡纯已经50岁了,才终于得到机会,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医生,而非一名兼职看病的老师。
当时的直隶政府希望张锡纯能够到部队担任一名军医,张锡纯欣然接受。他辞去了安稳的工作,离开家乡随着军队四处奔波。有一年冬天,部队从邯郸乘坐火车前往德州,天寒地冻,火车也十分简陋,连个顶都没有,很多战士伤风感冒。随军作战的军医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的药材,张锡纯便用生石膏和粳米煮成了粥给战士们喝下去,这样简单的方子,运用了但是很多医生都觉得大寒的石膏,竟然治好了很多人的病。
对于已经渐渐迈入老年的张锡纯来说,能够随军行医,才是自己最舒坦、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后来,张锡纯因为一个小小的偶遇,终于开始成名。当时沈阳有一个“地新学社”,有一位姓苏的社员来到北京申请一项专利,无意之中看到了张锡纯还没有出版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他将这本书拿给同行的另一名社员袁先生观看,袁先生多中医略有研究,看完后十分惊叹。这两位社员回到沈阳之后,将这件事告诉了地新学社的社长,对张锡纯的著作称赞不已。这位社长也认为这样的好书没有出版实在可惜,于是就专门派了两个人去联络张锡纯,希望可以帮助张锡纯出版这本书。
张锡纯也没想到自己的医书能够出版成册,十分激动,但当时还十分谦虚地询问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动。那两位社员十分肯定,说没有丝毫需要修改之处,于是,由地新学社为张锡纯申请专利,这本书搁浅多年之后,终于出版了。
张锡纯的书出版之后,迅速在全国成名,张锡纯一直到50多岁了才迎来事业上的巅峰。沈阳的税捐局局长齐自芸本身就是一名中医爱好者,自从看了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分敬佩,时常拿在手中研究医病养生之法。正巧那时候齐自芸有一名朋友的夫人得了“癥瘕”,肚子肿胀,都不能正常走路饮食。这位朋友十分焦虑,请了当地很多医生都没有根治夫人的疾病。于是,他便找到了齐自芸,希望齐自芸能够介绍一名名医为自己的夫人看病。齐自芸倒不认识什么名医,但是手边上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他时常研究琢磨,已经读得半透,一听这位夫人的症状仿佛书中有医治之方,于是就打开书仔细寻找,还真就让他找到了一个方子。齐自芸让好友按照这个方子为夫人抓药煎药,这位病重的夫人竟然慢慢好了起来。
从前齐自芸只觉得张锡纯的养生之方实在有用,现在看来齐自芸着实是名医圣手。他找到了大帅府的秘书刘海泉,和他一五一十说了这件事,齐自芸认为像张锡纯这样的人才应该请到沈阳来,可以办一家中医医院。刘海泉是支持的,但提出需要找一拨人帮忙,于是曾经为张锡纯出版《医学衷中参西录》地新学社又站了出来,绝对支持张锡纯办医院。当时在中国,西医医院是最多的,连日本人都在这里开了医院,这第一家中医院的开设,着实振奋人心,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当时还在随军做着军医的张锡纯十分满意自己的生活,让他去沈阳做院长,他还考虑了一阵子。但一想到这一家中医院意义非常,对西医院和日本人开的医院来说,这是中国人的一次反抗,他最终还是决定离开自己的战场,来到了沈阳。张锡纯刚刚开医院的时候,看病的人非常少,但是随着他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中医院的名声打了出去,直接盖住了日本医院的风头。
(晚清民初西式医院)
只是后来直奉战争打响,张锡纯不得不离开了辛苦经营8年的医院。他带着家人来到了天津,继续自己的本行,做起了军医。这段期间,张锡纯治好了一个孩子的猩红热,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将张锡纯治病之事写了下来,还印刷了很多份贴在天津大街小巷,找张锡纯看病的越来越多,他也便只好再次告别军队,安顿下来,在1927年,成立了“中西汇通医社”。
张锡纯一边看病一般著书,在天津医治待到了74岁。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函授事业之上,因为白天治病,晚上写教材太过辛苦,张锡纯在74岁这一年告别人世,留下了无价的中医巨著和医术精湛的后起之秀。
有人说,张锡纯在50岁之后才开始走好运交贵人,其实,张锡纯自己才是那一位贵人。他的才能和坚持成就了自己,他的医术治愈了无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患。那些愿意帮助张锡纯出书、出名的热心人,哪一个是通过利益关系和他结交的?他们大多是在偶然之间为张锡纯的医术和医德而折服。这就是一代国医大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