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之人,都想弄明白,却又始终没弄明白的问题,大衍之数

学习《易经》的人,一般都是由浅而深。开始都是通读易经,了解卦辞和爻辞的含义,领悟《易经》揭示的处世之道,这是学习易理的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而探索易数,在深入就会穷其根源。在学习《易经》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对《系辞》提到的“大衍之数”感兴趣,并试图揭开“大衍之数”的由来。

“大衍之数”是《系辞》提出的概念,伴随“大衍之数”这一概念的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天地之数”,可见这两个概念必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第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段话是阐述“天地之数”这一概念的。通过这一段话的论述,可见数字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机械的数字,而是很神奇的,能够代表事物和生命的,是变化无穷的。

数字分“奇数”和“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代表天,阴代表地,所以一、三、五、七、九属阳,代表天;二、四、六、八、十属阴,代表地。代表天地的数都是五个,按照一奇一偶的组合方式,两两组合排列分配,最终都是只有五组。五个天数之和是二十五,五个地数之和是三十,天数地数之和是五十五。天地之数构成了宇宙间各种变化的象征,可以通过这些数的推算看透世间的各种变化。

《系辞》对天地之数的阐释还算明朗,如果再对照河图去理解,就更为容易了,因为河图就是由五十五个点,按照1-10的分组组成的图案,其中空心点二十五个,实心点三十个,正好对应天地之数。这样“天地之数”的概念就很清楚了。

但是《系辞》介绍起卦的方法时,提到的“大衍之数”就很难理解了,《系辞》说: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相两,挂一以相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相闰。

这段话是说占筮的方法。“大衍之数”就是用来推演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五十。通过一些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用来推演的工具是蓍草。推演步骤:

1、在五十根蓍草中任意取出一根,始终不用;

2、将剩余的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份,双手各执一份,象征两仪;

3、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小指与无名指中间,象征三才;

4、将左手的蓍草按四根一组进行清点,象征四季,余数小于或等于四,将其夹在中指食指中间,象征闰月。

蓍草推演的方法比较繁琐,到这里当然还没有完,我在前边的文章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多做解释,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为什么大衍之数是五十?又为什么只用四十九?《系辞》提出的这一概念,其作者在文中并没有解释清楚,或者已经解释清楚,我们没有领悟,又或者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遍认同的数字,就像现在所说的公理一样,没必要解释。

但无论什么原因,这个概念对于后世学《易》者的理解产生巨大的分歧和困扰,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十数种之多,而且至今还在争论探讨。劣者也翻看了一些资料,现列举几种:

一、《周易集解》是从《说卦》里提到的“参天两地”的角度进行解释,崔憬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六,不取于四也。

天地之数,天数从三开始数,按照三五七九的顺序,去掉“一”这个数,地数从二开始数,按照二十八六的顺序,不用“四”,天地之数五十五,去掉“一”和“四”正好是五十

二、西汉京房曰: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

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宿,10+12+28=50

三、北宋邵雍曰:天数二十有五之倍数,合五十。

天数二十五翻一倍,正好合五十之数。(为什么翻倍?)

四、东汉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有五十。乾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

五、南宋朱熹曰: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九,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

六、明来知德曰:衍与演同,大衍之数五十者,蓍五十茎,故说五十。

凡此种种,真是千人千易啊!劣者最先看的解释是《周易集解》里崔憬的解释,觉得很有道理,但后来又看了许多五花八门的解释,越看越混乱,谁的解说都不是公论,最后还是刘大钧教授说得明白。

七、刘大钧教授:(大衍之数五十只用四十九)这是古人始终没有说清楚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