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治血之圣药

本草记|茜草

文|敏敏

茜草最早记载于《诗经》,茹藘,在诗经中出现两次:

其中《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另外一首《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其中的茹藘,即为茜草。“缟衣茹藘”,因为茜草的根可以做染布的染料,由茜草染出的颜色称为茜红,由它染布制成的衣服可以称为茜衫、茜罗裙等,在汉代茜染的织物非常名贵,专供帝王和公候等贵族使用。

明代张时彻的《子夜四时歌》中也有写道“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可见茜草最初是作为一种天然染料使用的。

茜草的名字柔柔弱弱,可待真的见到此草,方知它浑身是微小的钩刺,茂盛时凌乱一团,细长的藤茎,或围树而绕,或和身边的植物掺交。长长的叶柄有力地平展着,如一个个小风车在风中待命。

《春兴·茜草叶交萱草叶》

宋·白玉蟾

茜草叶交萱草叶,桃花枝映李花枝。

馊风馂雨休相恼,放我水边林下嬉。

入秋时,才是它最美丽的芳华,枝枝丫丫的花束错落着,一朵朵小花开过,结出橘红色果实,圆圆的如一粒粒赤豆。

茜草根状茎发达,茎节上生须根,都是红色的,入药时叫“茜根”,可活血,可止血。现在我们知道,茜草根里含有茜草酸、茜素和紫色精,可以止血。

道家说它“久服益精气,轻身”,原来它还是一味“仙药”。

相传许久以前,云南边远山寨住着一位彝族医生,名叫曲焕章,他也是个好猎手。他曾射中一只拦路虎,老虎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以为死了。

翌日清晨,请人去抬时却发现不见老虎的踪影。经四处寻找,才在附近灌木林中发现它的血迹,显然负伤逃跑了。以后又曾多次听说这种怪事,于是人们说它是只打不死的“神虎”。

一天,曲焕章看到从山岗树林中蹿出两只老虎,他迅速爬上大树躲藏起来。两只老虎追打厮咬,两败俱伤,一只带伤离去,另一只倒地流着血。突然那倒地的老虎挣扎着爬起来,东看西嗅地在寻找什么。当它走到一株野草边时立刻停下,咬着叶子,不断嚼烂,并将其涂敷在自己的伤口上,然后慢慢地走了。

见此情景,曲焕章如获至宝,迅速爬下树,将老虎吃剩下的野草连根拔起,带回家反复试验,发现对止血有良效。此后,曲焕章又凭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加了几味止痛消炎药,研制成现在驰名于世的云南白药。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全书合计13方,其中有一个方很有意思: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四乌骨一藘茹丸,主要由三个药物组成。乌贼骨,也称为海螵蛸;雀卵,麻雀卵;藘茹,茜草,本方可以治疗女子血枯经闭、赤白带下,男子阳痿精伤。藘茹即是茜草。

茜草”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䓛”。

此名见于《五十二病方》中,“(治牡痔)为药浆方:取䓛茎干冶二升,取(署)苽汁二斗以渍之,以为浆。饮之,病己而已。”

此处治疗痔的“䓛”也是茜草,这是目前茜草最早的临床使用记载。

茜草根又叫做小活血龙,血见愁,活血丹,红内消。红茜根,拉拉秧。茜草科,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长通常可达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

茜草药性:苦,寒。归肝经。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出血证,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一、凉血止血

茜草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止血,《名医别录》云其“主止血内崩,下血。”《药性论》曰其:“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出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阳虚不摄、瘀血阻络、血热妄行等。

本品味苦、性寒,苦能泄热,寒能胜热,又入心肝二经,既可行血,又能凉血,对于血热妄行或瘀血阻络所致的出血,具有标本兼治之效。对于气虚不摄所致出血,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而取效。

1、吐血衄血:本品治疗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单用即可取效。如《简要济众方》以茜草为散煎服即是。也可以随症配伍其他药物,效果更佳。

如对于血热出血,如果单用本品效力不逮者,可以配伍生地、黄芩、侧柏炭等同用。对于病机不单是血热者,也可以灵活配伍而取效,

如《经验良方集》治吐血紫黑成块者,配伍桃仁、大黄同用。

对于出血日久,由实转虚,伴有血虚、气虚者,也可以随症配伍其他补气温阳药,

如《医门补要》以本品配伍鸡血藤膏治疗吐血日久,《普济本事方》中的茜梅丸以本品配伍温经、收敛止血的艾叶、乌梅等。

2,尿血、便血:茜草既可治疗上部出血,也可治疗下部出血。如治疗尿血,常配伍白茅根、小蓟、萹蓄、瞿麦等;治疗便血,常配伍地榆、槐花等。

3、崩漏下血:本品对于崩漏下血也是的对之药,有很多治疗崩中漏下的方剂用到茜草,无论虚实皆有效。

如血热妄行所致崩漏,可配伍侧柏叶、生地、黄芩,如《本草纲目》引唐瑶经验方即是;若治冲任不固、气虚不摄的崩漏,可以配伍黄芪、白术等,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固冲汤。

临床上所见崩漏患者,很多既有气虚,又有内热,治宜攻补兼施,

有一个治疗崩漏的效方,由黄芪40克、西洋参10克、当归10克、桑叶30克、茜草15克、益母草30克、三七粉10~20克、生地榆10克、贯众炭15克、白头翁10克组成,一般2~3剂起效。

曾治一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西医治疗3个月不效,时发时止,忽发血崩,用此方2剂血止,其后调理月经,至今3年未发。

二、行血活血

茜草的另一个功效是行血活血,具有通瘀滞、疏经络、调月经之能,故《本草纲目》称其可通经脉、活血行血。

1、闭经:妇女冲任失调,壅塞血海,无以满溢,可以导致闭经,而茜草通经活血,故为调经之要药。血滞经闭,单用即可获效,如《经验广集》以本品一两,黄酒煎,空心服。临床上也可以配伍泽兰、当归、桃仁、红花、刘寄奴等同用,对于闭经以及月经量少者有效。如果闭经伴腹痛者,可与元胡、焦山楂相伍。

2、风湿痹证:风寒湿邪侵入经脉,阻滞气血,导致痹症,日久郁而化热。《本草正义》云:“茜草寒凉,又色赤入血,而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笔者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热痹见有红肿疼痛者,一味清热通痹效果不佳,而加用少许养血活血凉血之品,可以提高疗效,常用药有生地、赤芍、女贞子、茜草等,可以选取二三味加入方中,确有效验。

3、肝着:茜草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治疗肝郁胁痛。《金匮要略》称其为“肝着”,其症状表现为“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主用旋复花汤,此方由旋复花、青葱、新绛组成。据考证,新绛即绯帛,为染之而成的纺织品,染料即为茜草之根汁,故茜草又有“绯草”之名。

因为绯帛并无治疗作用,取效的应该就是其中的染料。故清代以后废用新绛,以茜草入络行血,故可治疗久病胁痛。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也认为,新绛之作用乃在茜草,不妨选用茜草可也。

三、凉血退黄

茜草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退黄。古书中早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对于本品治疗黄疸,《本草经疏》做了解释:“行血凉血之要药也……故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由此来看,茜草不仅治疗湿热发黄,对于火毒发黄更为适宜。

茜草以治疗瘀热发黄为主,所赖者也是其凉血行血之功。当今疔疮走黄、或急性肝衰竭所致发黄,可以本品配伍栀子、连翘、茵陈、大黄、公英、地丁等。此外,本品凉血行血,还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时行瘟毒、疔疮等。

四、活血利水

茜草活血利水治疗水肿,历代医家少有记载,朱良春先生认为,《千金要方》治风水,即有“活其血气”之说,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说,意思是说瘀血可以导致水肿,临床时利水无效者,可以改从瘀血治疗。

朱良春先生治疗血瘀水停者,常选用茜草、益母草、鬼箭羽、丹参、泽兰、牛膝、车前、猪苓等,每收捷效。

赵绍琴先生治疗肾病水肿也常从血分论治,常茜草、生地、生地榆等同用,

而刘渡舟先生治疗风水的荆防肾炎汤,也用到了川芎、赤芍、茜草、生地榆、槐花等,也是从“血水同病”立论。

3位老先生治疗水肿的疗效均有独到之处,而所宗者都是仲师之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此外,有报道观察了有报道观察了茜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在降血糖、降压基础上,加服茜草水煎液4~8周,共治疗30例,疗效明显高于未加服茜草组者,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茜草的活血利水效果。

1、《别录》:“止血,内崩下血。”

2、《药性本草》:“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3《日华诸家本草》:“止鼻洪、尿血,产后血晕,月经不止,带下,扑损瘀血。”

4、《本草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5、《神农本草经》:茜根,味苦,寒。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名医别录》:茜根,无毒。主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藘,一名茅蒐,一名蒨。生乔山。二月、三月采根,暴干。

6、《本草图经》:叶似枣叶而头尖下阔,三、五对生节间,其苗蔓延草木上,根紫色。

7、《本草新编》:入胃、脾二经。但止行血而不补血,宜同补气之药以行血,不宜同补血之药以散气。

夫茜草本行血之药,行血而反能止血者,引血之归经耳。但既引入于各经,即当以补阴之药继之,则血安而不再沸。否则,血症未尝有不再发者也。

8、《珍珠囊》上说,茜草去诸死血。

9、《医林纂要》:“茜草,色赤入血分,泻肝则血藏不瘀,补心则血用而能行,收散则用而不费,故能剂血气之平,止妄行之血而祛瘀通经,兼治痔瘘疮疡扑损。”

10、《本草经集注》味苦,寒,无毒。主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以染绛。

11、《玉楸药解》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脉瘀塞,止营血流溢。

茜草亦行瘀血,敛新血,吐衄、崩漏、跌打、损伤、痔瘘、疮疖俱治。

1、治疗荨麻疹

茜草不但能止血,还能止痛止痒,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高发皮肤病,荨麻疹的治疗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准备茜草五钱阴地蕨三钱,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药液,再加入黄酒二两调匀以后直接服用。

2、治疗腹泻

茜草还能收敛止痛,也能消炎杀菌,在生活中,它是治疗人类腹泻的常用药,特别是人们出现慢性腹泻,久治不愈时,可以把茜草和山药各取适量,一起入锅,炒至炒黑以后存性研成细末,加适量红糖调匀,每次取九克直接服用,每天服用一次,连用七天为一疗程。

3、治疗口腔溃疡

茜草是一种性质寒凉,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材,是治疗人类口腔溃疡的常用药,在治疗时需要取茜草20克,黄连五克,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过滤,服用药液,每天服用一次,连用14天口腔溃疡的症状就能全部消失

1、吐血、衄血。

药方组成:茜草根10克,仙鹤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外伤出血。

药方组成:茜草根适量。

用法:研细末,外擦伤处。

3、跌打损伤。

药方组成:茜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将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

4、关节痛

药方组成:茜草根60克,猪脚1只。

用法:水和黄酒各半,炖2小时,吃猪脚喝汤。

5、软组织损伤

药方组成:茜草根200克,虎杖120克。

用法:用白布包煮20分钟,先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加热使用。连续用药5~7天。

6、月经先期,量多:血色深红。

药方组成:茜草15克,荆芥炭9克,牡丹皮10克,乌贼骨9克。

用法:水煎服,经前1周每日1剂,连服5~7天。

7、《本草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

茜草红花饮

主治:治瘀血经闭,月经不调。

用法:茜草、 红花各 9g,水煎代茶饮,一天之内频服。可适量加白糖调味。

此饮具有活血祛瘀、行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所致的闭经,伴郁闷不乐、小腹作胀、胁肋胀痛等。

《诗经》提到的花草树木,很多可入药。除了茜草,还有菟丝子、川贝母、益母草、芍药、艾草、泽泻、花椒、枸杞、远志.....

草木有灵,人心有情。

中药有灵,中医有情,亦将不朽。

看视频,识茜草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草记|美人如诗,薹草如织

本草记 | 瞿麦   一味治疗多种囊肿

本草记 | 萹蓄,诗经里的竹本草记 | 蛇床本草记 | 地丁草

本草记 |紫花地丁与地丁草

本草记 | 紫花地丁与早春堇菜

本草记 | 菖蒲,  《离骚》里的荃

本草记 | 车前草 诗经里的芣苢

本草记 | 松节

本草记 | 蛇莓

本草记 | 地黄

本草记 | 老鹳草 治风湿痹痛

本草记 | 鼠曲草

本草记 | 王不留行

本草记 | 松花粉

本草记 | 薤白  治胸痹心痛

本草记 |泽漆 (猫眼草) 逐水祛痰抗癌症

本草记 | 败酱草

本草记 | 鹅不食草,

本草记 | 白头翁

野菜记 | 泥胡菜桃花记| 观赏药用两相宜

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草药记|杠板归,一味草药治蛇盘疮

药材记|一味臭虫 ,不仅成了餐桌新宠,还能治血管瘤,阳痿,胃癌!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

  • 茜草/血见愁

    ​茜草(血见愁) 歌诀:茜草味苦,便衄吐血,经带崩漏,损伤虚热. 译注:茜草味苦,性寒.炒炭用有止血作用,可治吐血.便血.鼻出血和月经过多.带下不止.崩漏等症:生用能行瘀血,可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及发 ...

  •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止血通经、化瘀阻

    生活中说的本是指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别名锯锯藤.拉拉秧,味苦,性寒.产地安徽.河北.陕西.河南等地. <本草纲目>说茜草: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 ...

  • 介绍一味治血圣药—茜草

    明医公开课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之效.茜草临床多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以及血瘀不通诸证,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黄疸.白细胞减少等,兹结合临床经验论述 ...

  • 介绍一味治血圣药

    明医公开课 >>>第2060课<<<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之效.茜草临床多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以及血瘀不通诸 ...

  • 治血必调气:血热、血寒、出血、血虚常见的治疗方法都在这里

    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灌输百脉.治血之法众多,孙一奎提出:"治血必调气."张景岳指出治血证应注意有火.无火.气虚.气实四端. 血热证常见的治疗方法 (1)清 ...

  • 治血之大法

    治血之法. 首先治血大法应遵循"气行.血行血畅"为原则.因气血同源,互生互行.相载传感,且"气行.血行血畅"生理机制特色本质是生命动态平衡的一种自主气化生化适应性适应态. 一,除出 ...

  •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湿病,先要养血,此验方送你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风湿病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中医人.一开始,学习文学.后来因缘际会,与 ...

  • 桂圆壳炭可治血

    桂圆壳炭可治血 桂圆若干,食肉后将壳.核晒干,入锅炒成炭,捣碎后筛之,将其粉灰装入瓶内备用.一旦家人出现手脚外伤,敷之有奇效,愈后无痕迹

  • 治多汗,先治血!一张方子,养血止汗,让我记忆犹新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瘀血证诊疗大全>.<高等中医 ...

  • 高血压偏方(还可治血稠、心脏病)

    时间:2015-01-09 15:27:58 高血压偏方(还可治血稠.心脏病) 葛根和丹参救了我的命,可治高血压.血稠.心脏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杨先生献方 材料: 葛根.丹参 制法: 葛根.丹参, ...

  • 董德懋治血紫质病案

    郝某,男,23岁,门诊号05133,1980年3月10日初诊. 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0年.每次发病高热持续20-30日,经治转为低热,持续20-30日:伴急腹痛,痛在脐周.每2-3个月发病一次.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