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来了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元旦来了
作者:张明儿
这段时间有点特殊,媒体还未平息对中国人是不是合适过 “圣诞节”这个主题的热烈讨论之后,又迎来了一个西方文化的节日——公元纪年的“元旦”。昨天,资深媒体编辑、现任《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社栏目主编的仙潭许金根先生发邀笔者,于“元旦之日”在康城豪华酒店参与一项“除旧迎新”活动。
对于上述节日的是否认同,或多或少地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惑。根据中国湘漾节日委员会(简称:湘节委)办公室主任范厂长认为,中国人过“圣诞节”、过“元旦”应该是可以的,作为节日,只要文化形式的趋同性一致,能够找到健康、快乐、向上的主题,就是好节日。在谈及某些人以“民族伟人纪念日”来抗衡“圣诞节”的荒唐做法,湘节委办主任范厂长深感如此文化态度的忧虑。在“圣诞节”期间,范厂长还专门走访了仙潭文化界人士方外先生,就当前共同关心的文化主题交换了看法,便达成了“开心过节,快乐做人”的统一意见。
“圣诞节”是一项古老又有时尚气息的文化活动,它的出源虽说是为纪念耶稣诞辰的一个纯宗教节日,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亚洲部分地区(日本、韩国、中国等)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并相应影响到当地的日常生活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圣诞节”结合了中国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戴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中寄寓了“快乐、祝福”的文化共性成分,并业已成为年轻一代时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在国内涌起反对过“圣诞节”思潮,从理性角度看,缺乏文化发展的要素支撑。对于文化的优劣分辨,不能简单止于一个区域内的节日传承,更多地是应当考量兼收并蓄的功能才能使民族文化更具发展延伸、“对外扩张”的体质。这方面,笔者以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承继,需要有新的文化元素注入,充分借鉴国外文化的发展形式,保持传统节日的时尚化、鲜活性,与其死守,还不如改变。扬长避短,形成对下一代的接纳与吸引。陈旧会引发排斥,只有令人惊喜又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内质才有被接纳吸引的理由。
“元旦”来了。单纯从这一节日的源发点去考虑,“元旦”是一种西方文化内容。“元旦”是一种时间确认形式,反对过“圣诞节”的守旧一派,也同样应当力持对“元旦”节日这一西方文化的抗拒。但为什么当代中国放弃农历而选择公历呢?道理十分简单,公历是一种通用的、被世界所认可的年份计量形式。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共性和谐的群体社会活动,这一定义,放之四海而皆准。要衡量一项文化活动的意义,其重要标准必是普遍性与和谐性。
为了迎元旦,相州画林的李晓东老师开展了“画室学生自创年画”制作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的确,老百姓关心的是生活,“快乐与祝福”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起源与终结目标。我们不应该拒绝一些纪念活动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应该用一项纪念活动来抗衡先进的西方文化活动。“元旦”来了,它的文化含义与老百姓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年度是一个时间的重要标准,生活的安排,社会活动的计划,商业活动的布局,都将以此为准逐一进行。唯有文化的趋同,才能有相关经济活动的规划,达到人类文化生活的共鸣。
“元旦”来了,仙潭方外先生隐居的园落里,一棵百年古稀茶花树绽出一树的道喜大红花。我想起前段时间媒体上讨论中国人是不是合适过“圣诞节”,形成中西文化的盲目对立,非此即彼的文化抉择,感觉主题的背后,存在着一种令人心寒的荒唐与无奈。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