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新市:龙安桥,真适合有一家茶楼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在新市,年长的人对龙安桥比较熟,而年青人却大多不知道。它位于新市北栅,是原朝东埭跨河向酱园浜连接的一座小石桥,东西走向。据一些耄耋之年的长辈回忆,这座桥的东面,即酱园浜水角处,有一家茶楼,名为“北兴楼”。现在这座茶楼早已拆除,整个河道被改造,完全没有了原来模样。而龙安桥安然,它的西面是朝东埭街,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貌,旧楼木屋,与龙安桥极配,一棵壮伟的冬青树,捧着那么多的女贞子,站在桥的西岸,在梅雨季节,好像在等着谁,手里那么多的女贞子要送给谁。
这些问题,笔者也不知该向谁问,只感觉龙安桥,真适合有一家茶楼。石桥配茶楼非常有小镇味道。当年“北兴楼”茶店接着龙安桥东堍,在河道的转弯水角处,搭建出逢迎茶客的好地方。关于“北兴楼”茶店,新市已故著名摄影师谈鸿儒先生对这家茶楼印象特别深刻,在他七十九岁高龄时(公元2007年),根据自己的儿时记忆印象,画下了一稿,给我们留下了古桥茶楼的清朗生动画面,当年的市况与茶楼的繁荣,全在画中体现,一桥一楼的江南集市景貌,全是一个怀旧人的往景。淡先生在画稿中记述了当年“北兴楼“茶馆的具体位置:
北兴楼茶店位于龙安桥东境。地处当时北栅热闹的商业地段,茶客众多,北邻振兴蛋行,南傍土烟店。而茶店及各类商铺面前河道畅通,舟楫往来方便。
从图上可发现,那茶楼与四周平民的住房风格协调,一只只小船安静停靠在龙安桥的两岸。桥上走着孩子与妇人,也有挑担的,而桥下则有等人上岸的,有帮系船的,有帮搬货的,更有挑水入楼的,非常生动众生相。那“北兴楼”是上下两层结构,谈先生将茶楼内的茶客画得也十分生动,有吃的,有说的,有推窗远望的,有窃窃私语的,更有高谈阔论的,市井人物,三教九流者,栩栩如生。
这样的位置真适合有一家茶楼。顺着菩萨桥往北望,可以看得见两座桥,整个河段也仅是一两百米,最北处的一座是虹桥,弯弯如虹,让水面漾出天空的云彩。中间则是龙安桥,小小的,简便又古朴。朝东埭正处于城乡结合部,想当年这里商铺比邻,一溜南北小街,房屋简陋,屋前庇棚搭得又很低,农村入市的船,泊在这里的最多。于是整条朝东河岸尽是小舟横斜,埠头密致,百姓上下埠淘米与洗菜,日常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而行人川流不息,各等人色都有穿行。我想,写《新市镇续志》的沈梅村先生一定来过,他的一首诗写的意境与这里很相仿:
欲过桥南忽桥北,甫从东折又西回。
凉棚一带连檐暗,愁煞官人跨马来。
(河狭桥多,道路缭曲,门前皆有凉棚跨街低暗,不便骑马)
如今的龙安桥四周景致已今非昨比。那种古雅平朴之貌已荡然无存,现在便是千河一景的两岸高楼与平阔马路,交通条件改善了,环境的卫生程度提升了,不知怎么,作为熟悉新市往年市景的人,来到这里都说满目是空旷与寂寞,少了他们的喜欢的景物。而这一带的原住民,会说起这座“北兴楼”茶店,话语透着沧桑,目色尽是苍凉。好在龙安桥西境的朝东埭,仍保持着怀旧的格调,一些民房旧屋作了仿古式改造,倒也与龙安桥配合,就像家里的姐妹兄弟还聚在一起,让龙安桥少了那份内心的孤独。
说也怪,龙安桥的东面那座北兴楼茶店没有了,几十年后的今天,龙安桥的西面,居然冒出了一家茶楼——北栅茶室。这一家茶室位于龙安桥西堍,恰好是冬青树的旁边,据说,那茶楼的主人与当年紧挨“北兴楼”茶店的“振兴蛋行”,有着特别的亲缘。这家茶楼看似普通平常,却也装点清雅,几枝青藤疏爬石岸,门口挂着几笼闲鸟,昼夜帮着主人为茶客迎来送往地鸣啭,内置桌几擦得干净刹亮,生意极守规矩,主人穿着随和,用茶考究,茶点精致得体,将近两年的经营,开得特别火,茶客一片赞声。
龙安桥,真适合有一家茶楼。新市北栅临近被人们记忆谈忘的时刻,“北栅茶室”的开设,无疑是唤起了新市人对北栅的记忆,记忆中那“北兴楼”茶店还是人声鼎沸,两层楼满满的茶客,人头攒动。往事总是那么美好,一个市声喧闹的北栅依然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