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霸占元妃、强抢民天,朱元璋都忍,却为何容不得他广收义子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保住老朱家的江山,对开国功臣进行了大洗牌,大多数功臣最后都没能善终,有一些功臣的结局更是凄惨,开国大将蓝玉就是其中之一。
蓝玉案,前后牵扯被杀的人数达到了15000余人,大量的朝臣都被卷入了这场大案中。作为明朝立国后的顶梁柱式武将,立下赫赫战功的蓝玉,为什么最后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蓝玉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又嫁给了太子朱标,论起亲戚关系来,蓝玉还是朱标的舅舅。不仅如此,他和朱元璋还是亲家关系,蓝玉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王朱椿。
因为这两层关系,蓝玉进入了皇亲国戚的行列。当然在元末明初那个凭本事吃饭的战乱年代,蓝玉能够得到朱元璋的器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过人的胆识和频繁立下的战功。
与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相比,蓝玉和沐英这波年轻人,原本只能排在武将第二梯队,但随着老将们年纪渐长,这批在作战中历练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逐渐开始发光发热。捕鱼儿海一战,是蓝玉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战之后,蓝玉一跃成为了朱元璋后期的首席战将。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15万大军征讨北元。部队深入漠北,到达捕鱼儿海东北处,借助沙尘暴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北元的营地。除了没有抓到北元的皇帝之外,明军俘获了8万余人,其中不乏嫔妃,公主和大臣。
这场战役,几乎可以看作北元版的“靖康之难”。只可惜在大军班师回朝的路上,蓝玉做了一件十分出格的事,着实让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志得意满的蓝玉夹不住尾巴,竟然强占了北元的太子妃!导致她羞愤自杀。
在蓝玉看来,这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却给明朝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违背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对此十分不满的朱元璋,将原本要封给蓝玉的“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以此来警示蓝玉。
如果说强占元妃,只是引起了朱元璋不满的话,那么之后蓝玉的所作所为,就可以说是屡次挑战朱元璋的底线,终将撞到双方摊牌的枪口上。
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蓝玉的心态也是越来越骄纵浮躁。不仅养了一帮肆意骄横的家奴,而且还仗着身份强占百姓的土地。朝中御史得知此事后前往调查,却被蓝玉强行赶走。
要知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小时候一家好几口都死于元朝官府的暴政,在建立明朝之后,他最看不得的就是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对于这类人的惩罚手段也非常严酷,什么抽肠、剥皮实草、五马分尸,让人听了不寒而栗。蓝玉这么搞,显然是触到了朱元璋儿时的痛处。
第二件事,还是发生在蓝玉结束北征,班师回朝的时候。
当时蓝玉的部队抵达喜峰关,但按照明军的关口规定,夜间必须要有完备的手续,否则不得随意通行军队。谁知蓝玉却因办理手续等的不耐烦,竟然下令冲破自家的关口!
也许蓝玉只是使性子,可这事搁在朱元璋心里,那可是破坏边防体系的大罪啊。而且你蓝玉敢于攻打自家的军事关卡,是不是涉及到了谋反的嫌疑呢?好歹总是落下了话柄吧。
第三件事,是蓝玉当着朱元璋的面口出狂言。在征讨北元返回朝廷之后,蓝玉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对于这次晋升,蓝玉不但不满意,反倒是在私下发牢骚:“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
第四件事,是蓝玉大肆地收养义子。
这些所谓的义子,长年跟随蓝玉左右,也只听从蓝玉一人的调遣。对于皇帝而言,不会担心大将手中掌握着兵权,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将领有了自己的私人势力和集团。
朱元璋能够打下江山当上皇帝,也曾依靠过自己的义子,李文忠,沐英等将领都是他的义子,所以他深知这些人的影响力,绝不允许别人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也是从这时起,朱元璋真正对蓝玉起了杀心。
最终蓝玉命运的,还有朱标的英年早逝。
朱标将来要继承皇位,蓝玉原本是朱元璋留给他的一员大将。因为朱标娶了常遇春的女儿,作为妻弟的蓝玉是朱标的舅舅,二人有亲戚关系。可惜的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重病去世,这一重大变故让朱元璋不得不加快了清理朝中功臣的脚步。
和朱标有所不同,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深厚的军事背景和忠实拥护者,朱元璋原本打算留给朱标的班底,因为朱标的去世已经不能继续再留着。
蓝玉作为这一班底中武将的首领,在朱标去世后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被朱元璋拿来开刀了。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上奏,告发蓝玉意图谋反,一起案件被牵扯处死的人数达到了15000多人。
作为逆首,蓝玉被朱元璋下令处以剥皮大刑,下场属实凄惨。而这张人皮,在朱元璋儿子蜀王朱椿夫妇的请求之下,最后被送到四川成都的蜀王府。据说200多年后,张献忠攻入成都,就曾在蜀王府内堂搜出过蓝玉的人皮。
大将蓝玉被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明朝之后的走向。
首先是朝中的军政体系发生了大的改变,蓝玉缺点颇多,但是他的能力是众人有目共睹的。朱元璋清除了蓝玉,给朱允炆留下的武将班底中,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只剩下善于防守的老将耿炳文,实在难以胜任后来复杂多变的战争。
除此之外蓝玉之死,还让燕王朱棣得以崛起。蓝玉在世时曾多次提醒朱标,朱棣迟早要造反,要他小心谨慎。蓝玉的消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允炆的南军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