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德累斯顿(1)·一座文化名城的毁灭与重生

从五号屠场开始,以伟大事业的名义……

我在德累斯顿的住处位于易北河北岸的pieschen,一天和朋友坐车去老城,电车经过她家附近一片铁丝网围起荒地时,朋友指着窗外跟我说:“战前这里面是个屠宰场,二战后期改作难民营,轰炸时死了很多人,后来有本叫《五号屠场》的小说写的就是这儿,不知国内出版过没有?”

河蚌绘·德累斯顿城区图。

一时间我回忆起美国作家冯内古特这本书,这是一本让人看过一遍就终身不忘的奇怪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毕利在二战中入伍,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但还没来得及上前线就被德军俘获,运送到德累斯顿一座叫“五号屠场”的地下肉库中服苦役,1945年2月,毕利目击了英美军队对德累斯顿的大轰炸,全城顷刻间化为灰烬,数以万计的人在火焰中死去。受了刺激的毕利精神错乱,开始每天谈论如何在太空漫游,希望回到宇宙中一颗叫做541的星球上去。想到此处,我一下来了兴趣,没料到能和书中的场景如此接近,当即拉着朋友下车去看看。

大轰炸之前的德累斯顿。

国内出版的《五号屠场》。

虽然近在咫尺,但她也没进去过,我们沿着锈迹斑驳的铁丝网找了半天才发现入口,院子很大但业已荒芜,里面杂草丛生,荒凉萧瑟,阳光被铁丝网切得支离破碎,开裂的柏油路旁堆满了报废汽车。小路尽头一栋的砖砌小楼前立着块木牌,赫然用油漆写着——五号屠场,有一种恐怖片事后追凶的感觉。外墙上布满了各种涂鸦,楼后的建筑如今改作了一间名为“普希金俱乐部”的酒吧,时值午后,这里门可罗雀,想来生意也极为惨淡。

五号屠场内部,大都是空地,尽头一间房子是曾经的肉联厂,现在改为普希金俱乐部。

五号屠场厂房主要建筑,旁边已经改为修车厂了。

1943年,《五号屠场》的作者冯内古特作为美国一名普通士兵参加了二战,1944年12月他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累斯顿。1945年2月13至14日,英美空军对不设防的德国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实施了地毯式轰炸,目的是在文化上摧毁敌人,一天之内13.5万平民葬身火海。冯内古特因被关押在五号屠场的地窖中侥幸逃过这场劫难。1969年,冯内古特以这场空袭为基本素材,完成了小说《第五号屠场》,可以说他几乎就是主人公比利本人。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

如今的五号屠场早已荒烟蔓草,它静静地伫立在城市边缘如同一座荒凉的孤岛。它记录着战争与死亡以及人类以伟大事业的名义犯下种种肮脏的罪行。虽然名为屠场,但躲藏在内的人活了下来,身处外面的人却灰飞烟灭。我问朋友,如今德国对那场轰炸有没有什么定期纪念活动,她的印象中是没有,至少官方层面是没有。相比日本每年的广岛原子弹纪念仪式,德国对这场伤亡更为惨烈的事件则采取沉默态度,仿佛过去了也就拉倒了。

德累斯顿老城主要建筑以萨克森沙岩筑成,这种岩石中含有极高的铁元素,暴露在空气里50年左右就会生锈,呈现出斑驳的黑色,形成了德累斯顿独具一格的黑色城市风貌。

德累斯顿老城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

德累斯顿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长期作为萨克森王国都城,拥有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最早是斯拉夫人在易北河北岸建立了定居点,公元1206年,梅森伯爵Dietrich在易北河南岸建立了一个德国人的城镇——德累斯顿,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这就是今天旧城的核心。

1570年的德累斯顿。

之后的几个世纪,城市一直在神圣罗马帝国几个王侯间易手,从1547年起成为萨克森选帝侯的住处,旧城的王宫建于这一时期。1697年萨克森选侯腓特烈·奥古斯特二世(1670-1733年)当选为波兰国王,他统治了当时欧洲最大的疆域,德累斯顿成为皇家驻地。腓特烈·奥古斯特二世据说是个狠人,他身形魁梧、力大无穷,据说表演过徒手折断马蹄铁、单手拆墙,因而绰号“强力王”。

河蚌绘·“强力王”腓特烈·奥古斯特二世画像。

我们沿着莱比锡大街东行,不一会儿就走到了易北河畔,一座巨石筑成的大桥将南北两个城区连接起来。这就是始建于1727年,以强力王的名字命名的奥古斯特大桥。这座桥最近的重建是在1907年,但当年桥梁的原貌得到了保持。南桥头是宽广石台阶,这里的四组铜像则象征着一天的四个时间区段。站在桥上,易北河对面的旧城钟楼高耸,漆黑斑驳,一种苍凉悲怆的气息扑面而来。

德累斯顿奥古斯特大桥。

“知道这些建筑为什么是黑色的吗?”朋友说到:“上次我有几个美国同学站在这里感慨了半天,说都是二战炮弹给熏的,其实这些建筑都是战后重建起来的,变黑是因为石头氧化了!”她说到的黑色石头是产于易北河谷地的萨克森沙岩,岩石中含有极高的铁元素,暴露在空气里50年左右就会生锈,呈现出斑驳的黑色,仿佛浓烟熏过一样,这也形成了德累斯顿独具一格的城市风貌。

从奥古斯特大桥上看老城。

茨温格宫巴洛克建筑的巅峰之作

易北河畔的茨温格宫是德累斯顿的标志性建筑,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修建于奥古斯特二世时期。奥古斯特二世于1697—1733年在位,同彼得大帝和康熙皇帝大抵属于同时代人,他在位时曾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世界级建筑,旧城中的茨温格宫、圣母大教堂、考泽尔宫、塔申伯格宫等等都建于这一时期。与此同时,他还大量收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并招揽欧洲最好的音乐家、建筑家和画家来到这里,希望将德累斯顿打造成璀璨的文化之都。

茨温格宫全貌。

茨温格宫的特色是建筑与人物装饰完美结合,欧洲建筑从中世纪的古典主义过渡到巴洛克风格是一个从刻板到奔放的过程。这一时期,椭圆的线条和不对称的结构代替了僵化平直的构图,建筑的外部装饰、光影效果、墙体凹凸都成为建筑师注重的细节。茨温格宫的走廊整齐而有序,中心的围壁亭最早由奥古斯特二世亲自设计,后经由建筑大师珀佩曼和雕塑家佩尔泽尔的联手合作才最终完成。

茨温格宫内的人物雕塑。

茨温格宫巴洛克风格的门廊。

大门的石阶两边装饰了数量繁多的人物雕塑,内容取自古希腊传说《赫拉克勒斯的金苹果》,讲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利斯历尽艰辛,完成十二项苦差,最终成神的故事。围壁亭穹庐上一个健壮的男子雕像就是赫拉克利斯,同样身材强壮、力大无穷的奥古斯特二世很喜欢以他自比。他曾说过:“君王通过他的建筑而使自己不朽”,茨温格宫的设计也正遵循于此。茨温格宫是战后最先得到修复的一组建筑,在1964年修复基本完工,如今廊下的塑像大都变为黑色,完全融入了旧城景观。

德累斯顿森伯歌剧院。

茨温格宫旁边是森伯歌剧院,其前身是由奥古斯特二世建立于1718年的森佩尔歌剧院,这也是他德累斯顿文化振兴计划的一环。建成后翌年,他请到当时知名作曲家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来此演出。之后的百余年间,歌剧院几经兴废并逐步扩大,当瓦格纳来到德累斯顿时,这里已经成为欧洲一流的音乐之都。他的知名歌剧《汤豪舍》、《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都选在森伯格剧院进行首演,演出中瓦格纳亲自担任指挥,盛况空前。二战中,这座毫无军事价值的歌剧院也被夷为平地,之后人们历时四十多年才将其修复。

傍晚的易北河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