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撑起一座中国瓷器博物馆(上)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 18 世纪中期,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综合性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六百万人次的参观量。其藏品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涉及文明之多样、影响力之巨大,堪称世界之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其中最耀眼的就是中国的瓷器,上迄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展厅内有超过1700件陶瓷器物,美轮美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
▲大英博物馆 中国文物馆
而这些瓷器几乎都来自一位被称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中国瓷器藏家”—大维德爵士。他收藏的中国瓷器绝大多数为历代官窑中的名誉品和带重要款识的资料性标准器。他的收藏基本上沿袭了明清以来的皇家趣味,质量之精、品味之高、学术价值之大,是西方其他收藏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中国陶瓷精品于2007年由大英博物馆托管,2009年开放展厅永久展出。可以说他的个人收藏在整个收藏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大维德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那么他一定是受得起这样的赞誉的。作为一名令全世界叹为观止且独一无二的中国陶瓷收藏家,想必大家也对爵士本人的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甚是感兴趣。
[1950年大维德爵士和大维德夫人在美国纽约市]
据有关资料记载,1892年,大维德出生在英属印度孟买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父亲是沙宣·大维德爵士,第一代从男爵( Sir Sassoon David, 1st Baronet, 1849~1926年) , 经营同名贸易公司,业务包括银行、纺织品和鸦片,是印度银行( Bank of India )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先后就读于额尔芬斯东学院、孟买大学和剑桥大学, 1926年继承其父亲的从男爵头衔与家族生意,成为公司主席,公司分部设立在香港、上海、和神户。
1925年,大维德应邀协助设计一个在紫禁城内举办的宫廷艺术珍宝展。他不但自费赞助这一展览的部分装置费用,并出版图录获得巨大成功。1927-1928年,他回到北京,当时谣传慈禧太后在1901年出宫时将一批内府秘藏珍宝抵押给北京的盐业银行,已经期满无力赎回。盐业银行正准备出售抵押在那里的清室珍宝,而大维德看到这批清宫旧藏的文物精品后,决定不顾一切要来冒这个险。与盐业银行的谈判前后持续了一年多,通过几番周折,到第二年大维德才与盐业银行达成一致,购买了其中40多件清宫旧藏的精品,分三次运至伦敦。
1930-1931年,他在继续协助清宫清点、组织和举办各种皇家珍宝艺术展览的同时,通过各渠道庋集到近1700件陶瓷和一卷清宫御制古玩图,年份跨越公元十至十八世纪,迄今仍然是两个故宫博物院以外最大最全面的单体收藏。这场顶尖收藏终要得益于清王朝覆灭后千载难逢的乱世机遇,来自紫禁城的清宫珍宝不计其数的外流,成就了大维德,也成就了一座空前绝后的艺术宝藏。
大维德爵士最重要的收藏成就,恐怕就是将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合璧,它们是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断代标准,也因此以他的名字而命名为“大维德瓶” 。其中一只是20世纪20年代来自于英国收藏家蒙斯图沃德·鄂芬斯东· (Mountstuart Elphinstone),而另一只是大维德爵士在1935年从伦敦苏富比举办的英国收藏家查尔斯·E·罗素(Charles E. Russell) 藏品拍卖中购得。
▲大英博物馆 大维德瓶(即本文24号藏品,附有详细介绍)
自从购得盐业银行的清宫旧藏后,大维德不仅只是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它们的历史和地域背景,以及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对它们的鉴赏和研究。这需要大量学识和研究、对中国语言的掌握、去中国考察,甚至是对古代文献资料的研读。其对中国艺术终生不渝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终使其收藏成为经典。对他而言,收藏并非只是一项业余的休闲爱好,而是他毕生的热情所在。
这位最具影响力的私人中国陶瓷收藏家大维德爵士都收藏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精品中的极品呢?下面咱来欣赏一下:
[图版目录上]
01
白釉鼓式钵
邢窑
河北省内丘或临城县唐,约800~ 907年
高:12.3厘米 直径:26.5厘米
佛教,起源千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公元4~5世纪时开始蓬勃发展。新的教义哲理在传播过程中诞生,也催生了对各种用千仪式和庆典的新器具的需求。这些新器具通常具有印度风格的造型,或者如同该件白釉钵,带有来源千印度的装饰主题。
这件钵外壁所刻两重仰莲瓣纹,是佛教中常见的象征性主题,鼓式造型可能暗指寺庙中用于传唤僧侣信众的庙 鼓,口沿下凸起的一匝精致的小团花则可能是模仿了实物庙鼓皮革上用于固定的柳钉。这个中空如碗型的钵,应该曾被佛教徒们作为钵盂,或者放置在供台上用于供奉净水。在中国的各种古代文献、论著和诗词作品中,都能找“到古人对于邢窑器物的赞美。被尊为 茶圣” 的唐代名士陆羽(733 - 804年),在其约760 - 780年间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关千茶叶的专著《茶经》中,即以如银似雪来比喻邢窑器的素雅之美。邢窑器与定窑器有时较难区分,但透明的釉水之下,邢窑器一般会比定窑呈现出更偏青蓝的冷色调。
02
白釉三瓣式盘
邢窑或定窑
河北省内丘或临城县,或者曲阳县
五代至北宋早期, 约907- 1000 年
高:2.9厘米 直径:13.4厘米
此盘为工匠采用当地灰白色瓷土,在轮盘上拉坯成型,盘沿呈三瓣式。该花瓣式造型也常见于北宋(960 - 1127年)同时期的银器与漆器。陶工们首先在三瓣间添加三道筋线,再通体施透明釉,置于名为匣钵的粗糙容器中烧制而成。匣内垫细砂, 因此圈足露胎处可见垫砂痕迹。有铭文的定窑器物很少,除非是一些高级定窑器上会带有“ 官” 或者“ 新官 ”款。此盘品质堪比“ 官" 款器,外底却刻有“会稽“ 二字。曾任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的霍布森先生(1872 - 1941年)千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第一次将此盘公诸于世, 并将铭文解释为“会稽",读作Kuaiji,古指中国南方地名, 今浙江绍兴。然而近年来, 康蕊君对这两个字提出了一种新的阐释, 认为"稽"(为审查之意)是“ 计” (为计算之意)的另外一种写法,“会” 可以读作“ hui ” 或“ kui“,也可以读作“ kuai', 会计是当时“ 会计司”(宫廷财务处)的缩写。故认为此盘应当是为当时的宫廷会计司所制,这种观点使得此盘为官用器的说法变得更顺理成章。该盘上的“会稽“ 二字刻于烧造之前,不可能为后世所加。
03
青釉葵瓣式盏托
汝窑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北宋,约1086- 1125 年
高:6.5厘米 直径:17厘米
此汝窑盏托托口形似小碗,托盘为展开的五曲花瓣形,下接喇叭形圈足。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法,圈足留有五个椭圆形支钉痕(译者注:因状如芝麻,俗称“芝麻钉”)。该样式的盏托也常见于宋代同时期的漆器及金银器,其设计灵感可能来源于五瓣锦葵。盏托花瓣重叠,五曲带筋,施青釉,釉面有细小开片。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曾出土类似的盏托,也应为此作品的产地。北宋宫延成员多使用此类盏托作为托具,承接不同材质的碗供饮茶之用。12世纪的高丽陶工们为高丽宫廷提供的青瓷也有仿制此类汝窑的高水平作品,且青釉的化学成分与之相似,显示早在北宋时期国际上就有关于陶瓷技术的交流。
04
天青釉刻划双鱼纹椭圆洗
汝窑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北宋,约1086-1125年
高: 2.9厘米 直径: 14.5厘米
当时河南工匠在制作这类胎体轻盈的洗的技术上具备领先地位。此洗通体施釉,采用裹足支烧,外底圆形的凹进处仅留有三个芝麻钉露胎痕迹。此洗内底釉下刻两条游鱼,象征着富贵有余。许多鉴赏家都持有“汝窑为魁”的观点,汝窑器物的釉色精美,蓝中带灰绿,且密布细碎开片。汝窑为宫廷烧制瓷器的时间很短,约从1086年 (哲宗元祐元年)至1106年(徽宗崇宁五年)或1125年(徽宗宣和七年),窑址以外的存世品极少。此洗呈椭圆形且刻有游鱼纹饰,使其极为罕见。河南宝丰清凉寺发现有类似的汝窑碎片,证明该地就是此汝窑洗的烧造地。
05
天青釉镶铜口长颈瓶
汝窑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北宋,约1086-1125年
高: 24.8厘米 直径: 15.6厘米
汝窑器物烧造温度相对较低,约为1200℃ ~ 1250℃,胎体较薄呈香灰色,青色釉层相对较厚。宋人将汝窑的特殊呈色解释为釉料中含有玛瑙末,而在清凉寺汝窑附近就有玛瑙矿。事实上汝窑的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以及极少量的二氧化钛,在烧制过程中熔融因而形成天青色釉面。钛
元素使釉面偏黄,因而青釉呈色显得愈发青莹。当时中国北方大部分窑场都采用煤作为燃料,故很多青釉面呈现发黄的现象,而汝窑却采用木材作为燃料。考古学家在清凉寺窑址发掘出土了类似的长颈侈口斜圈足天青釉瓶,此物也许因为口沿稍有瑕疵或者破损,以铜片包边作为修饰。
06
天青釉三足奁式炉
汝窑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北宋,约1086-1125年
高: 15.3厘米 直径: 24.8厘米
此炉形体硕大,造型和釉色都散发出古雅的风格。陶工们将此奁器塑造为身呈简形、刻弦纹、三弯足,样式仿制战国或汉代(公元前475 ~公元220年)的青铜或漆器奁(lian)的造型。釉面开片,釉色蓝中带灰绿色,给人以深沉凝厚的 古玉美感。1151年, 南宋宠臣张俊献给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的礼物中有16件汝窑青瓷,其中就有一大一小两件香炉,其中之一可能与此件相似。考古学家发现,自宋代都城从开封南迁至杭州后,在杭州老虎洞的官窑继续为官廷生产类似的香炉。
07
白釉刻花牡丹纹镶铜口盆
定窑
河北省曲阳县
北宋,约1086-1127年
高: 8.8厘米 直径: 27.7厘米
该造型在定窑存世品中甚为罕见。此盆内、外壁及内底刻牡丹纹,花瓣部分采用篦划装饰,外底满釉。1086 ~1127年,定窑窑工发明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烧造技术覆烧(即器物上下颠倒以口沿支烧),并采用阶梯式匣钵。这种烧造方法通过一次烧造更多数量的器物而节省燃料,但美中不足的是,为防止倒放瓷器的口沿与匣钵在窑火中相黏,装窑前需要将口沿部分的釉刮去一圈, 烧成后口部无釉成为所谓的“芒口”而显得粗硬。为了掩盖缺陷,工匠们将铜片切割并加热,以铜镶口来修饰粗糙的边缘,既实用又美观。据史料记载,金属镶边事实上也提升了定窑器的价值。得益于丰富的瓷土和煤矿资源,加上便利的水路交通利于运输货物,定窑的烧造从8世纪早期几乎无间断地一直持续到14世纪中期。
08
白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定窑
河北省曲阳县
北宋,约1086-1127年
高: 36.5厘米
此瓶造型极为优雅。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自然垂流形成“泪痕”般的装饰效果,与篦划及划花纹饰相得益 彰。此梅瓶肩部刻反“s' 形纹饰,腹部刻牡丹纹,足部刻上仰重叠莲瓣纹。北宋时期定窑采用馒头窑烧造,其温 度高达1280C - 1320C。由于用煤作为燃料,煤所含的硫确在氧化气镇下使定密瓷器呈现出一种象牙白的色调。商品质的定窑器是被当作贡品来进献给北宋宫廷的。寺院地宫、皇室宫殿以及贵族墓葬等遗址中均发现过高品质的定窑器,说明即使远在其生产时代定窑产品就已经是备受 尊崇之物了。早在唐代(618 ~ 907年), 曲阳县已归定州管辖,故称为定窑。
09
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
耀州窑
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北宋,约1086-1127年
高: 9厘米 直径: 17.1厘米
此盖盒胎体呈浅灰色,胎质细密,釉面均匀.呈橄榄绿色。工匠在半干的胎体上用深刻花进行装饰.盒盖中心深刻四朵缠枝牡丹纹,环绕一圈卷草纹,子母口处上下刻仰覆花瓣纹。在刻花之后用梳形工具于细部进行篦划装饰,而后施釉,青釉随着刻花线条的凹凸起伏,在烧造之后釉质呈现出深浅有致的美感。耀州窑以煤作为燃料在匣钵内烧成,其产品质量上乘者或被地方官员进贡到北宋宫廷、与此同时耀州窑也被商入行销至各地。考古发掘表明,在亚洲、中东和东非的许多中世纪遗址中均有质量稍逊的耀州窑瓷器出土。在宋代,质量最好的耀州窑中心窑场位于今天铜川市附近的黄堡镇,此地因古属耀州而得名。
10
天青釉八瓣式盘
钧窑
河南省禹县
北宋,约1000-1127年
高: 3.2厘米 直径: 13.4厘米
钧窑瓷器中品质之高与造型之美有如此盘者十分罕见。该盘先在轮盘上拉坯成型,其后使用工具压制成八瓣葵花形状,采用支烧法烧成,支烧窑具上的支钉与器底在窑火中粘连在一起,烧成后窑具被敲掉,器底残留三个支钉痕,由支钉痕也可看出其玻璃质釉的堆积。与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的支钉痕相比,钧窑支钉痕相对较大且粗糙。
11
玫瑰紫釉六瓣式盖盒
钧窑
河南省禹县
北宋,约1000-1127年
高: 6.5厘米 直径: 11厘米
此盒呈圆形,盖面平担,盖沿为六滩形,此器型也常见于北宋同期的银器造型。盒盖与盒身子母口处各有圆形凸起,以便使用时扣合准确。盒盖顶部及内部釉面呈天蓝色,盒身以及子母口处釉色呈玫瑰紫色,盖盒接口及底足釉薄处,呈半透明橄榄绿色。与同时期的北宋青釉器如汝窑和耀州窑相比,钧窑胎体相对粗糙。钧窑以天蓝色的乳浊釉、玫瑰紫釉以及偶尔出现的青釉著称。尽管有学者认为一些质量上乘的钧窑器物曾被进贡到北宋宫廷,但是大部分钧窑器仍属于民窑产品,且很少被出口到国外。此类器型小巧的盖盒般被用来存放胭脂、印泥或者香料。在当时钧州(今河南禹州或禹县)地区,许多窑口都生产施此类釉的钧窑产品。
12
蓝釉紫斑胆瓶
钧窑
河南省禹县
北宋,约1000-1127年
高: 29厘米
北宋窑工的制瓷技术极其高超,正如此瓶造型技术难度之高所示,先通过分段拉坯然后接坯而成,其瓶腹呈圆润的梨形,颈部纤细修长,口略侈。窑工们入窑前在干涩的釉面酒以富含铜的釉料,以取得自然晕散的紫斑效果。钧窑在施釉上不如汝窑和官窑讲究,此瓶底部圈足内施釉,胆瓶内壁施釉仅至颈部,其下未施釉。北宋墓葬壁画显示此类瓶在当时有的被用作花器插单枝花,但另外也可 能曾用作酒器。一千年以后 的英国著名现代陶艺家伯纳德 利奇(Bernard Leach, 1887 ~ 1979年)等人受钧窑变幻无穷的乳浊釉启发,创造了独具自身特色的窑变釉艺术。
13
青釉八瓣式盘
官窑
浙江省杭州市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3.9厘米 直径: 16.8厘米
此宋王朝在12世纪被金人打败,失去了对中国北方地 区的统治。1127年, 其从汴京(今开封)迁都到长江边上的临安(今杭州),并建立了新的政权,史称南宋。宋高宗统 治时期(127- 162年),为恢复生产北宋帝王们钟爱的汝窑器,建立了官窑。官窑胎体较薄,瓷土呈深灰色,施釉较厚且光滑,釉中气泡密集,釉面大开片,片纹较宽处可见赭褐色胎体。此盘尽管与钧窑八瓣式盘颇为相似(参见图版10),但更为精致,其八瓣葵口每瓣都精心刻划压印,以追求锦葵花朵的自然形态。四川彭州南宋窖藏金银器中发现有类似造型的银器。尤其有趣而罕见的是,盘底釉面有指纹印记,疑为当时施釉的陶工所留。
14
青釉镶铜口长颈瓶
官窑
浙江省杭州市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18厘米 直径: 8.5厘米
杭州老虎洞窑址考古发现有官窑瓷器,学者们认为老虎洞窑可能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修内司”窑或者“内窑”。大部分学者认为老虎洞窑的设立时间早于郊坛下窑。很可能由于宫廷用瓷的不断增加,而老虎洞窑的自然条件限制了生产,宋皇室随后又在郊坛下设立了新窑。老虎洞窑和郊坛下窑二者皆为南宋宫廷生产用作祭器、日用器以及陈设器的官窑瓷器。考古学家在杭州乌龟山的郊坛下窑址发现了与此瓶造型相似的瓷片。
15
青釉六棱六足洗
官窑
浙江省杭州市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8.5厘米 直径: 21.5厘米
官窑瓷器通常被描述为“紫口铁足”,指其口沿釉薄处胎体呈深灰紫色,足底无釉露胎处呈铁褐色。此深腹的青釉六棱六足洗造型在这一时期的存世品中极为罕见。其平直的口沿及折腹造型显然并非瓷器所固有,可能是南宋官廷仿自金属器皿。此器用途不明,可能是在官中用作某种官窑六棱花盆的盆托,花盆内填土以裁种植物,花徐庞部应当开有排水孔。另外此六足洗也有可能不与花盆配套,而是直接用来栽植水仙等球茎类植物。
16
青釉琮式瓶
官窑
浙江省杭州市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32.6厘米 直径: 13.7厘米 深: 13.6厘米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简形器,流行于约公元前3000 ~2000年中国江南地区(今江苏省和浙江省)的良渚文化。玉琮被当作祭祀礼器与人同葬,不仅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同时玉也被认为可以保持尸体不朽。宋代时,文人热衷于古物和金石学,关于青铜与玉器的著述颇丰。这一时期的工匠们也将这些古物的造型应用于不同材质的器物上,以满足当时富裕阶层的需求及社会盛行博古之风的需要。考古学家在一些南宋窖 藏中都发掘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仿古琮式器,如在四川彭州窖藏出土的琮式青铜器,和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中发掘出的石刻以及青釉琮式瓶。
17
青釉笔洗
龙泉窑
浙江省龙泉地区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5.3厘米 直径: 17厘米
1991年在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中发掘出土有类似的青釉笔洗,但尺寸都比这件小。此洗卷唇,折腹,矮圈足,通体施青釉,器外壁及内底呈豆青色。最精美的青瓷中有一些来自南宋龙泉窑。龙泉窑瓷胎呈浅灰色,烧造后经氧化露胎处呈桔红色,正如本件藏品的圈足处。龙泉窑虽然并非官窑,其产品仍曾供给宫廷日用,另外也供一般中产阶级及外销使用。龙泉窑之胎釉原料均就地取材,因此其制瓷技术虽深受官窑影响,其最终产品却有很大不同。
18
青釉龙虎瓶一对
龙泉窑
浙江省龙泉地区
南宋,约1127-1279年
高: 25.2厘米
此对随葬用瓶肩部贴塑有两只“四方神兽”。左边一件肩部贴塑象征西方的白虎正在追逐一犬, 右边一件的贴塑则是象征东方的青龙在追赶火珠,盖顶的鸟钮则象征着南方朱雀,唯独不见象征北方的玄武。早在汉代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工匠们已开始用这些神兽装饰棺椁和墓室。此对瓶腹部皆装饰浅刻莲瓣纹。在浙江龙泉大窑窑址与龙泉周边南宋时期墓葬里均发现有类似的青釉瓶,证明这种器型是南方当地墓葬习俗的一部分,可能是用来盛放在冥界的给养譬如谷物。这种器型从未外销也并未进贡给宫廷。因此这对堆塑青釉瓶应不是传世品,而是墓葬出土物,这在大维德爵士的藏品中显得尤为特别。
19
青釉带盖执壶
龙泉窑
浙江省龙泉地区
元,约1300-1368年
高: 21.1厘米
此青釉执壶引人入胜,为此类存世物中罕见之珍品。此壶呈梨形,一侧为曲状长流,另一侧为曲状起棱带形把,拱形钮,可能仿自青铜器或银器造型。此壶细部处理精美,譬如壶柄底部的处理,分成紧密结合的三段,十分协调。元以后的明朝第一一位帝王洪武时期(1368 ~ 1398年),有龙泉执壶沿用梨形壶造型,但带有刻花纹饰,且流与壶身间常有卷形饰件相连。据霍布森先生记载,这件执壶是 大维德爵士从日本神户的“广 冈”收藏Hiroo Collection)购得。青釉器物,中文称青瓷,英文称'celadons' ,日文称 为“青磁”(seiji), 在日本备受推崇,视若珍宝,被当作古董收藏,有些器型则适用于茶道。
20
青釉褐斑瓶
龙泉窑
浙江省龙泉地区
元,约1300-1368年
高: 27.2厘米
此瓶通体施豆青釉,并在烧造前在釉面随意点上富含铁的色料(譬如铁屑),以取得褐色点斑的效果。这种装饰 技术流行时间相对较短,只在元代(1279~ 1368年)盛行。此瓶为喇叭形口,圆弧腹,也是元代的创新器型。考古学家 在朝鲜半岛西南新安海域的独岛(Dokdo) 附近发掘了一艘沉没于1323年的沉船,船上发现约17000件瓷器,超过一半产于龙泉,其中就有一小部分这种褐斑器物。据考证,这艘沉船是由宁波出发经由韩国去往日本的。此类龙泉青釉褐斑器被日本人称为“ 飛青磁”(意为彩班青瓷),并深受日本收藏家推崇。
21
丁香紫釉菱口花盆
官钧窑
河南省禹县钧台
明,约1368-1435年
高: 17.4厘米 口径: 26.1厘米
如果这件花盐底所镌刻的铭文可靠,它应该为乾隆时期(736~1795年)紫禁城内“重华宫”中的“芝兰室用”,是室内的陈设用器。重华宫属于乾隆皇帝内廷居所的一部分。花盆外部釉为光滑明亮的丁香紫色,盆里呈天蓝色,盆底刻有“五”字,说明它属于钧窑器中一组特殊的带编号数字的产品。这组钧窑器物均刻有从“一”至“十”的数字,一”号器物尺寸最大,十号最小。这件花盆底有五个小排水孔,原应与一个六瓣折沿盆托配成套。与早期的宋、金、元时期的钧窑器不同,这种带数字编号的器物未曾在墓葬中出土过,只出现于宫廷藏品中,故推断其应该是专供宫中使用而制的。
22
蓝釉白龙戏珠纹盘
景德镇窑
江西省景德镇
元,约1320-1350年
高: 1.5厘米 口径: 15.7厘米
此件非同寻常的盘子使用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蓝地白花工艺。工匠首先在除底部外的整个盘子通体施钴蓝釉,然后用薄泥片切出健龙戏珠纹并粘贴到盘心,再用白浆描画龙的细节如三趾龙爪等,仔细刻划出龙鳞;再用蓝彩点出龙睛,以增强生动感。最后,工匠将盘子通体再罩上一层透明釉,放入1280°C ~ 1320C的高温窑炉中烧造而成。龙身上可能原有描金,其平底浅折沿的造型也应源于一-种金属器物。
23
青花釉里红贴塑花卉纹罐
景德镇窑
江西省景德镇
元,约1320-1350年
高: 33厘米 腹径: 29.5厘米
这件瓷罐制作于14世纪前半叶,展现了当时最新的烧造技术,即将釉下高温铜红、钴蓝与镂空贴花工艺共冶一炉,使用在同一件罐子上。罐身呈椭圆形,直短颈,底足无釉。窑工在肩部的四个如意云肩纹内分别画四季花 卉春牡丹、 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在罐足胫上绘 一圈仰莲瓣纹。罐腹上为四个四瓣式开光,每个开光里用贴塑手法装饰洞石花草纹,花朵施高温铜红彩,花叶和岩石则是钴蓝彩,再以篦划纹强调叶脉等细节。开光的双边框先以沥粉法用细泥浆描出轮廓线,再切划泥线细部形成 联珠纹样,是元代瓷器的特征之一。高温还原焰的窑烧氛围使罐子的白釉略闪青蓝,不均匀的施釉手法也使罐身釉面出现厚薄不均的条纹。
24
青花云龙纹象耳庙供大瓶一对
景德镇窑
江西省景德镇
元,纪年铭文1351年
高: 63.6厘米
这对造型源自铜器的釉下青花象耳大瓶,不仅是大维德爵士珍藏中最著名的藏品,也是举世闻名的陶瓷杰作,-.直被学者们和鉴赏家们昵称为“大维德瓶”。这对瓶子具有非比寻常重要性的原因,是瓶颈的一-面上写有一段带 明确纪年的祭祀铭文:“信 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是迄 今所知最早的带纪年款的元青花作品,别无它例。铭文记载了玉山县的信士张文进,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向星源(今婺源县)的一座道观, 敬献了这对花瓶和 一件香炉 (香炉至今下落不明),落款为元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玉山县在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大瓶产地景德镇东南120公里处。这段铭文是研究青花瓷器发展史的唯一文献性证据,说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制作在1351年已经相当成熟。瓶颈两侧的象首耳里原应带铺首环。与西方观念不同,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它们最初掌管着天降甘霖雨露,而最终成为了皇权的象征。
25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执壶
景德镇窑
江西省景德镇
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
高: 32.5厘米 腹径: 25.2厘米
氧化铜是瓷器上釉里红纹饰的高温呈色剂。这是-种化学性质非常不稳定、对窑烧温度极其敏感,并对窑烧技术要求极高的一种金属氧化物,所以高温铜红彩的成功率极低。与之相比,用于掼绘釉下蓝色纹饰,即青花的高温呈色剂氧化钻,则显得要稳定得多。如果窑烧过程顺利,氧化铜便能呈现出鲜艳的红彩,正如这把执壶;否则,稍有误差,就只能烧出各种灰白、猪肝红、灰红,甚至呈黑色的色调。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窑工们生产的单色红融和融里红作品,数量上远远超过之前的元代作品(279-1366年)。釉里红器在元代仍然属于实验性的制作,明代釉里红瓷器的制作虽然扩大了规模,但实际上传世作品仍然非常稀少。这件执壶原应配有圆拱形壺盖,壹盖顶应有莲蕾式钮以及小环,与壶柄顶上的小圆环相呼应。其他细节如流线型的壶柄上-道中间凸起的棱骨,还有壶柄尾端与壶身粘合处形成的三瓣圆珠纹,则说明这件执壶模仿的原 型应该是金属作品。1994年,考古队在景德镇珠山东门头挖掘出几件青花执壶,形制与本件作品非常相似。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