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圣贤《将进酒》
唐诗学习之十七
寂寞圣贤《将进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诗仙李白在名作《将进酒》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曾被唐玄宗招进京,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谗毁,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就是作于赐金放还之后。这一阶段李白思想极度沉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他与友人岑勋,也就是诗中提到的岑夫子,一起到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李白借酒抒发了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平之气。
这首诗以两个“君不见”排比起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恢宏,势不可挡而来,势不可挡而去,既感到命运的不可抗拒,又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是对世事瞬息万变的最好比喻,昨天还在宫里高吟《清平调》,今日就跑到了嵩岳与好友举杯邀月,这不就是朝如青丝暮成雪吗?
“人生得意须尽欢”,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那段时光的反思。他在《玉壶吟》中曾经自豪地写道“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本想从此可以一展抱负,但谁知“钟鼓馔玉”转瞬而逝,他一方面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方面又寄情于”唯有饮者留其名“。此时的他,心理上感到空虚寂寞,那种”会须一饮三百杯“就是寂寞的表现,但诗仙就是诗仙,他怎么能说自己寂寞呢?于是提出了一个新论点,”自古圣贤皆寂寞“,这样既表述了寂寞的意思,又进入了圣贤的行列。为了把这一论点坐实,他还拉进了陈王曹植。曹植的《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他之所以在平乐观欢宴,是因为在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这一点和李白的心境是一样的。
这边失意,那边就借酒浇愁。李白高喊“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只有沉醉在酒里才可以让他忘掉那些烦恼,所以他宁可“但愿长醉不愿醒“。宁愿拿出五花马和千金裘去换美酒,也要”与尔同销万古愁“。
世间的事就是很奇妙,如果李白一直呆在皇宫里,他怎么能写出这千古传颂的《将进酒》呢?他如果不能逍遥自在地游历名山大川,又怎么能写出象《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那样画一样美丽的诗篇呢?
天仙子·读李白《将进酒》
寂寞圣贤多好酒,陶令陈王超十斗。狂人一阕唱千年,风伴奏。夸海口。醉醒觥觞皆是友。
嵩岳清泉相守候,济遇黄河穿地走。未留阊阖作游仙,诗成秀。天意佑,块垒还来山水透。
悠雲于上阳古城
2021/08/16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