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七年之痒,还差一年

《1》

小时候,上电影课。

看的是玛丽莲梦露的《七年之痒》。

自此对这种美艳不可方物的女性,完全没有了抵抗力。也一度梦想拥有她那样的身材,然而,长大后沮丧地发现,并没有。

去查七年之痒的意思,说的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捱不过七年,必定要散伙。

不管是婚姻还是恋爱,一律如此。

后来衍生到,朋友关系也大略是这样,尤其女生,相交到三五年,必定相看两厌,势必要闹到水火不相容才罢。

于是对于所有的情感关系,村姑陈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定律,不肯越雷池半步。

然而,李麻花这家伙,脸皮奇厚,怎么赶都不走。

每次吵完,第二天必定来求和,屡试不爽。

故而,因为她的关系,我跟她的这段从幼儿园开始的“非塑料花姐妹情”,才得以保持了近三十年。

某天,我歪着看书,她趴着发呆,突然喃喃自语,好可怕,我都认识你快三十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十年是人生的三分之一。你原来已经霸占我这么久的青春了......

被我拍走。

《2》

和茶友们的这段缘分,也快到七年之痒了。

从2015年,到2021年。

其实,村姑陈和李麻花,都是小康家庭出来的孩子。最初的最初,对金钱,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只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喜欢当记者,她喜欢画画。

后来,某一天,项目失败,每月只有500块钱度日,并且还欠下了贷款的时候,才知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话是真的。

原来书里写的那些,都是真的。

只是我们没有遇到罢了。

然后就努力,再努力,继续努力。

从十二金钗开始,一直,到荒野冬片。

那时候,在那间不通风的小小车库里,卖出第一份十二金钗的时候,我们俩喜悦到不可名状。

那种欢喜,多少年来,再也没有感受过了。

哪怕喝到最好的白茶,也再也寻找不到那种发自肺腑的,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令浑身每个毛孔都颤栗的,喜悦之情。

那种灵魂被救赎的颤动。

前天跟老同学聚会,李麻花说,长大以后,发现快乐很简单,但幸福很难。

我第一次发现她真的长大了,开始思考人生了。

《3》

六年了。

老朋友说,村姑陈,我原来以为,你写一年就写不下去了,没想到你一写就是六年。

我傻笑。

曾经,我也以为,顶多写两年,就写不动了。

没想到,一天一天地,也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从前看射雕,郭靖最笨,但他最认真,最勤奋,最努力。虽然学得最慢,却学到的最多,最深。

成就也最深。

杨康和欧阳克,出身比他高,相貌比他风流俊俏,脑袋比他聪明,学武功比他快,却太懒,太浮躁。

最终,都没有多少成就。

六年前,村姑陈也许会觉得自己是杨康,但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就是郭靖本靖。

我并不聪明,也没有出生在制茶世家,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茶,一杯一杯地喝,笔记,一本一本地写。

有不懂的,就问茶农,问不清楚的,就自己去茶山看,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答案。

或者,自己去测试,做实验,做对比,做记录,最终得出翔实的数据。

云南,亲自去了。武夷山,深入过了。太姥山,常驻了。

看过,喝过,摸过,踩过,我才敢说,才敢写,否则,跟那些在网上查资料复制粘贴出来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呢?

人云亦云,是最可怕的。

没有个性,是最可悲的。

别人提出来的观点,我会调查,求证,综合判断分析之后,才决定采纳或不采纳。

这,就是大家眼中,村姑陈的与众不同之处。

(2016年方大师家门前的石牌)

(2021年方大师家门前石牌)

《4》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自学的。

没有学过茶树栽培,不是科班出身,这有什么关系呢?

买书回来看啊,上知网查资料啊,订专业杂志啊。

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多糖;叶绿素,茶红素,叶黄素,茶褐素;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复式萎凋;芳香醛,芳香汀,芳香醇,叶醛......

没有喝过那么多茶,怎么办?

去茶山买啊,喝啊,做记录啊,反复比对啊。

今年跟去年比对啊,前年与大前年比对啊。记录每年茶季的天气情况啊,分析温度湿度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啊。

从山脚下开始拍茶树的芽叶茎啊,一百米拍一次,直上六百米。

每一百米的植被、土壤、云雾、降水、茶树生长态势,都是不一样的。

把它们都拍下来,回家记录下来,这又是自己独有的材料。

每年每片茶园的修剪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把它们拍下来,逐年对比,就知道哪户茶农是真心爱茶,哪户茶农急功近利。

而哪一户家的茶青品质高,哪一户家的茶青不能收,更是由此而心中有数了。

有人质疑,你年纪轻轻,为什么懂得这么多?你怎么可能既懂白茶,又懂岩茶,还了解普洱和绿茶?

我很坦然。

甘罗十二为相的时候,人们不是也诸多揣测么?

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年龄无关,只与兴趣有关。

知识的深度,也与阅历无关,只与努力与否有关。

(2016年S师傅家的仓库一角)

(2016年S师傅家的仓库一角)

(2021年S师傅家的仓库)

(2021年S师傅家的仓库)

(2021年S师傅家的仓库)

《5》

我现在,坐在一间四面通风的房子里,给亲爱的茶友们,写下这些文字。

它们平实,朴素,却真诚,滚烫。

其实我是个矛盾的人,我既没有安全感,又特别长情。

梳头发的那只梳子,是初恋所赠,这么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扔掉。其实舍不得扔掉的,是定格在记忆里的那个在烈日下打篮球的少年。

那是我们人生里,最好的时光。

而每更新一篇文章,我都把它当作最后一写给大家写字一样,专注,认真,细致,妥贴。

就算某一天,舞台要撤掉了,也要保证自己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华丽丽的,是完美的。

留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最好的那一面。

亦舒说,人最要紧,是姿态好看。这一点,村姑陈很赞同。

我选的每一款茶,我介绍的每一个组合,我定制的每一个盖碗公道杯小茶杯....都必定要“好看”。

茶要有香气,有滋味,有韵致。

组合要有特点,有个性,最好是稀缺。

茶具们,则要实用,便宜,便携,利落。

这,方才是对得起列位看官多年的相随与相惜。

而花,更是时常要买的。

拍照的时候,若没有花,这茶,这器,便少了无数的韵味,那种感觉,就够不到了。

《6》

阿萝最近很喜欢买花。

隔天就有顺丰小哥送花上门。

最豪气的一次,买了十来束。

我问她,你受什么刺激了?是不是情人节没人送花给你?

她说,才不是。我看了一个直播卖花的,那小哥哥太帅了,忍不住就买多了。

看,不管做什么,颜值真的很重要。

所以,拍茶的时候,除了颜色真实,我还要求画面要美,要令人有想喝的冲动。

假设,你自己看了照片都不想喝,别人看了,又如何激起购买的冲动呢?

在选茶上也是如此。

选自己爱喝的茶,这很简单。但要选择适合大多数茶友口味的茶,这就太难了。

有闺蜜来求教,说,为什么你选的茶,市场接受度很高,而我选的,都没几个人爱喝。

我微笑,因为我不是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我会结合自己的喜好,再结合当下市场的走向,从中协调,选出最适合的。

最好的,不一定最适合。最适合的,才最好。

正因为如此,每次选茶,总是很辛苦。

拿只大盆子,泡了无数个盖碗公道杯在里面,随时洗随时喝,随时喝随时洗。

运气好的时候,三泡茶就有结果。

运气差的时候,十几泡还选不中一款,而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华灯初上,还没选到合适的茶,悲从中来,不由得想起香香公主跟陈家洛最后一次在香山见面。

她眼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山去,自己就要离开情郎,回到皇宫中,回到那个讨厌的乾隆身边去,也同样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时候,只想大吃一顿烤羊肉,以慰心头之伤。

《7》

做茶很难,但又很简单。

做人很难,但也很简单。

只要记住,想得到别人的真心,就拿自己的真心去换。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这六年,眼见着,茶行业人越来越多,行业越发兴旺,真是令人高兴。

然而,也有很多小污点,在沾染着这锅汤。

其实,妄想不劳而获,是肯定不可能的。妄想一斤茶卖出一整年的利润来,也是不可能的。

商业的本质不是欺骗。骗得了一时,也骗不了一世。

暴利不是最终的目标,微利、恒定,才能船行四海。

既然选择了做茶,就认认真真,扎进来,踏踏实实,学起来。只学了三招两式,就出去称王称霸,这是虚的,扛不住人家一脚。

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

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拥有扎实的茶知识,拥有丰富的喝茶经验,才是立足之本。

“老茶客”,不是自己封的,是别人的认可,是凭实力喝出来的,不是蜻蜓点水似的靠三年五年的茶龄堆积起来的——水仙肉桂都分不清,怎么敢自称“老”?

(2016年的太姥山)

(2016年的太姥山)

(2021年的太姥山)

(2021年的太姥山)

《8》

写了这么多年,还是感觉自己是个小学生。

每天诚惶诚恐,就怕行差踏错,误导了列位看官。

胆气,也比从前小了,很多先锋的观点,需要反复验证过,才敢表达。

不像从前刚入门,快意恩仇。

但这样也好,说明村姑陈成熟了,懂事了,年长了。

真心感谢这六年来,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你们。

不,我从来不愿意说你们,我一直只想说,我们。

我们,多么温暖的两个字。

我们一起走来,我们一起经历艰难,我们一起跋山涉水,我们一起熬夜喝茶,我们一起辛苦写字,我们一起建成了那座巨大的有机(生态)茶园,我们一起在太姥之巅,仰望残阳如血......

感谢大家,成就了今天的村姑陈。

薜宝钗的金锁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我想用宝玉的玉上的那句话,作为送给列位看官的谢礼: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村姑陈叩首

2021年8月17日于福州

贴心的话:2015年-2021年,欢迎一路扶持小陈茶事的老茶友们、家人们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脚迹,说说你们的感想和建议,让我们知道你们一直都在,有时间都回家来看一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