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章法
词的章法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必须注意:
一、上片和下片各有侧重
词的上下片结构,既有联系,又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所以,首先必须分清它们上下片结构的侧重点。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形式:
㈠上景下情
上片写景,或以写景为主,下片抒情,或主要是抒情。这符合人们触景生情,景物抒情的思维规律和艺术处理手法,因而在词中最为常见。下面举一实例:
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
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
间留晚照。
【浅析】此词上片写春光美好,确有独到之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名句,尤其“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发自己的感情,写自己平时娱乐很少,想及时游乐一番。上片与下片相比,便显得平淡一些。
㈡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
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或倒过来上片写现在,下片写过去。这也符合人们抚今追昔的思维规律。下面举一实例:
辛弃疾《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此词上片追忆自己青年时代抗金和南渡的战斗情景。下片写“退闲”后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㈢上起下续
上下片均写事、写景或写情,上片作为“起”,写前一段事物;下片作为承接和发展,写后一段事物。
例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林则徐其核心、路转溪桥忽见。
此词以时间为线索,上片写夜行见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以及丰收在望景象。下片写继续前行之所见:疏星、微雨、庙林、茅店等。全篇构成一幅恬静优美的农村风景画。
㈣上问下答
上片作问,下片作答。
例如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浅析】词的上片问春归何处?春天归去了,但没有留下任何行踪。下片是回答:无人知道,因为黄莺的叫声也听不懂。表现出作者惜春和恋春的情绪。
注意:词的上下片,除“上起下续”这一形式外,一般来说界线是比较明确的。要注意上片不要把话讲完,给下片留下发展和描述的余地,以便开拓新意,深化主题。同时还得注意上下片的和谐统一,以使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一气连贯。(岁寒斋主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