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

有人说女子不爱女红不像个女子,有人说女子不爱厨艺不像个女子,都是阈于自我的视野。反而的共识是,爱读书不像个女子。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说自己刚读了《四书》后,问姐妹们都读什么书时,贾母不是说了么,读什么书,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黛玉也果真是爱读书,闲时总捧本诗书看。难怪大观园中她才情第一。
每次有了新书,都没办法细水长流,废了耕织,不闻世声,更不知饥渴。一本郭远庆的《话本》(二)。因为那天有些急,没来得及找到(一)。不过(一)我也没大兴趣找了。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在《重庆晚报》《新乡日报》等报上所发文章的集子,不用我说你也懂的,模式感很重,在这一类报上发的文也不可能太趣味化,像一个人端着和你谈话,累。
倒是六六的《妄谈与疯话》真是犀利有味,率真洒脱,恨起处她甚至加上粗话,读来真真快意淋漓。她写中学语文老师的那篇可触可感,余韵悠长,是我目前读过的写老师的文中的极品。可惜以小说编剧起家的作者,随笔深广度往往稍欠,读来拍案笑笑,围观些生动新鲜便罢,要想再三回味,积累学养,怕是不能够。而且她在婚姻态度上有些让人感到别扭的地方,后传她婚变,我笔写我心,所以只她自己身在迷局,读者谁也不感到奇怪。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十万字的书,篇篇貌似空灵华美,可是读得人直迷糊,断断续续没有逻辑的一些个话语,让你不知作者到底要说什么,像水进了沙,一点吸收不来,什么也记不住。想来是有语言的功力,但乏鲜明的思想。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作者简介在封底,所以开始我一直以为是个女作者,娘娘腔重矣。文字类似《读者》《意林》一类心灵鸡汤和高中生作文,为我所不喜。不过其中一些小文的题目还有点意思:《褶子也是一朵花》《一竿清雨》《茶的身,云的心》,并有一篇名为《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肯定比《一代宗师》要早。如叶兆言的观点,要想提高写作功力,只有多写。这多写的铺垫积累之下,偶有闪亮一现。比如:“但他本人却是一株向日葵,一声声秦腔,就是最好的葵花,向着乡情的太阳盛放。”
最有趣是《闲读近乎勇》,题目显然脱胎“知耻近乎勇”。作者为曾在哈佛大学作研究的朱小棣。是一本谈读书的书。有趣的是,他把那些我没读过的,甚至没听过的书中有趣之处一一挑捡呈上。我想甚至都不用读原书就仿佛知其全貌了,他挑出来的,全是我感到兴趣的。而他自己,并未有多加废话议论,像是说:我给你们看我找到的宝贝,是真的宝贝!我给你们看另一种真实!杨绛与费孝通的故事,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的历史细节,对周有光、叶公超的另一种评价,对丁玲、范曾、杨沫为人的不同看法,一一道来,不在文字表面装饰上下功夫,然观点鲜明,爱憎铿锵。
不喜长篇大论,觉得写得好的十不及一二,徒然浪费读者时间精力。张爱玲散文《谈看书》就啰嗦而乏味。某日和人谈阅读感想,但凡有了些阅历的人都深有同感。所以,更喜唐人小说、明清小品一类清简生动的文字。《柳毅传》不过几千字,张岱写朱楚生寥寥几百字,现代能超越它的小说怕没几篇,盖作者语言功力不够。
曾见身边许多人开会前拿着手机在读短信小说,想来阅读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阅读方式也更加多元。所以,你不能不庆幸这是一个富足的时代,可选择的读物实在够多。我的学生最愿意替我去图书馆还书,他们借机就看了,说是自己省时省力走捷径。其实也算是我的一个心机。
有一天午后去图书馆。没拿借书卡扫描,直接走进去,值班室内的大姐冲出来喊:“那个女生你怎么不刷.....”看到我,哈哈大笑,把下面的话咽回去了。我常来,她当然认得我,只一时没看出,以为我是学生。
期刊书库人迹罕至,极安静。现在期刊出得多,除了为评职和聘用花钱发文章的学术期刊,文艺休闲杂志遍地开花。文学期刊除了《收获》等廖廖几本,倒是知音体纪实的,旅游美食健身的,美容服饰化妆的数不胜数。
日前一核心期刊主编打来电话,对我不再写学术文章表示遗憾。许多年前她发过我两篇写张爱玲的,她印象深刻。是我剑走偏锋,专爱写没人写过的,又不喜引经据典,全是一家之言,所以不怕检索重复率。我曾替朋友电邮过去一篇帮朋友改的稿子,第一时间就发表了。可惜我那朋友不知这期刊威名,以为是以熟鸡蛋返生一类的论文期刊,不肯出版面费,我只好替他交了。可是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读了那么多书,不在论文里显摆一下,那哪是我性格啊?
在杂志里看到杭州一个叫舒羽的女诗人出了一本手工诗集《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总共才做了一百本,不知是什么品相,杂志上没图片。她又开了一家以读书为主题的咖啡馆,真让人羡慕。大抵文艺心重的人都生过开一个这样的咖啡馆的梦想。只是这个梦想很少有人能找到适合的土壤和时机让它发芽。被埋没的理想像我们被埋没的才华,得不到光的照耀。
常常走出图书馆时正是夕阳西下。窗外的晚霞给我对明天的期待。又带回两本极好的书,一本朱大可的《孤独的大多数》,一本潘小娴的《闲敲棋子落灯花》。
朱大可对索尔仁尼琴的解读令我有想向他当面致敬的冲动。
而潘小娴,把广州的方所、博尔赫斯、学而优、缺书店和BENSHOP这几家特色书店写得那么细致独到,这样的书店无疑也让广州更加有魅力了。要是有机会去的话,一定要按图索骥寻一寻。但我那年去广州,米雅带我去了广州市图,也是大饱眼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