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荣:借书之伤
山东德州 马德荣
我这人有两大缺点,一,不爱记教训,二,愿意分享,因这个常做错事。有些事,无所谓做错了,可有些事,会错成伤疤!
我曾有过几次借书给别人的经历,几经成伤,以至于不想原谅自己,也不想原谅对方。从此给自己立个规矩:"书可以送不可借。"送,是因为有多余的,或特意买了去送,是自己计划之内的舍。借,也许就是唯一的那一个,借出去未还,就成缺失了。
也曾经买书送给朋友,这个分享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至于那玫瑰在接受的人手里是丢弃了?还是束之高阁,这个对我都不重要。借,就不同了,我希望借书人同我一样爱惜我的书,我有这个权力做这个要求。读初中时,我有过一本《唐诗三百首》解析简单明了字句优美,被一个同学借走后,石沉大海找不到了,之后,我找遍书店、书摊都未见到如我喜欢的那一本,只空留读后的那份欢喜在心里独自怅然!因为无法再得而痛!
又一本厚的大期刊,忘记是《收获》还《当代》了,里面有很大的一章篇幅,记录萧军和萧红的书信集,以及萧军对萧红离世后的彻骨追痛与怀念。读得我心旌摇荡,那份凝重的悲欢离合,浓得在年少的我心里化不开流不动,搁浅在那里如一块琥珀被时光定住了,我想分享出去释怀些什么,主动借给了一个朋友,我还是大错了一回,书,又散失了!
读高中时选了文科,对书的喜好又增了一层,父亲每月给的零花钱,基本上都买了书,一本普希金的诗选就是那个时候买的,临快毕业时被地理老师借了去,终因分别离校,这本书也被淡忘了,好在还能在书店买到,有遗憾但能弥补。
青葱的岁月,有苦闷欢乐也有解不开的迷茫,幸好有喜欢读的书一起相伴流年日月长。
高二那一年,父亲带回一本期刊,里面有篇介绍三毛的文字,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从此三毛的书,我处处留心,只要遇到了就买,二年的时间凑够了七本,后来在我远行时也没忘记放进旅行包里,陪着我一同去远方。这期间认识了一个看重的朋友,很大方地借了五本三毛的书于友人,希望通过分享共鸣出一份美好,事与愿违,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少了联系,又因为我们各自工作的地方相隔着较远的距离,疏于见面,各自忙碌中,漠然中,再去寻要书时,已被对方不知遗落在了哪里?痛悔于明珠终是暗投了!
读书,爱书,随日月的增长已融进我生命里,成了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书,不仅有书本身的价值,与和它结缘时的场景心境,都一并相融在人与书一起的情缘中不可分隔了。台湾作家罗兰的散文集《早起看人间》上下两册的得来,至今想起还历历在目,那段时日曾因为一件伤感的事,心情郁郁的,一个微雨的黄昏打着一把伞漫步街头,路边梧桐树的叶子被风雨吹打得唰啦啦响,敲着寂寥的节拍,唱着一曲雨打梧叶愁更愁的调子。天色因阴雨暗了许多,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走到新华书店的门前,里面亮着的几盏白炽灯透过大玻璃窗分外醒目,收了伞走进去,店里空空的,只有我和另一个顾客对着满架子上的书选拣着,他看我选中的两本书,不无欣赏地说"嗯,是好书。"我微微一笑算做回答。后来,其中的一本下册也是因为被借无果而与上册失散了,让原本的那份情失了圆满也成一伤。
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却一直忘不掉。
人到中年,很喜欢李商隐《晚晴》诗中那句"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的意境!生活,累了、苦了、倦了,记得回来做自己,豋上高阁凭栏远望,眼有远方,而身边斜阳的一缕柔辉正微注在小窗上,沉静出一份安宁!是回归到自己的一个心境。此时坐下来翻一卷诗书或书写一段文字,那个"微注小窗明"也是内心所要寻找和营造的一束光明!即便是微注,也一样地爱和珍惜!
书,是爱书人的光!希望永远纯净,不允许被亵渎。
最后一次借书,却是最奇葩。
朋友聚会时,因朋友的引荐认识了H,谈吐中H像是个风情雅性的一个人。
一次,不请,她自己来我家中,见几案上一本诗集《今夜无眠》就随手拿起来看了看,见书页上有作者签名赠书的字样很感兴趣,问我来处,我说:“是多年前,通过好友介绍,得以有机缘拜访过一次这位前辈,并向他请教过诗歌的写作,相谈都有欢喜,就签名送了这本他自己的诗集给我。"临走时,她想借这本书一读,因没好意思驳面,又觉着离得不远,寻要也方便就借了。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熟人告诉我,H拿着这本书到处炫耀,还说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我心里顿时生厌,不说好好看书,拿去矫情虚荣,虚伪到可耻。一天,提前给她打了个电话说好过去拿书。见面后,不想,她吞吐半天,说书借给别人找不到了,我气急,说了几句贬损的话,她有些无措,赖着脸说:"姐,要不我给你一百元钱算是补过。"说着从包里掏出张百元钞,我当时很气愤,想接过来撕碎了再砸向她的脸,忍了忍,只鄙夷地藐了她一眼,扬长而去。
从这以后,我更痛下决心,再不借书给人。
我丢过手机,也丢过钱,当时心疼,过后就忘了。可是偶尔,总还是会想起与我离散的那些书,念念不忘!挂念着它们现在还安好吗?又都在哪里呢?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马德荣,回族。热爱阅读,喜欢在文字中去寻找去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