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干货来袭‖太极拳更需要“与时俱进”的习练思路

友情提醒:保守的太极拳习练者请自备避雷针。

现代人对于太极拳的理解,相较于古人肯定会有不同,而且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需要更多与时俱进的观念去配合太极拳的习练。那对于我们现代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应该怎么去更好地开始,怎么才能够真正地深入进去理解和习练呢?

靠“感觉”选择太极拳门类习练

太极拳的门派种类非常多,有各种流派、各种形态的太极拳,大家该从哪一个类型去接触呢?我的建议还是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一些需求和具体条件去选择接触。

这个条件既有主观的条件,也有客观条件。就主观条件来说,首先看着某种太极拳有感觉,觉得很喜欢,其次对这种太极拳很了解,动作能看懂,姿势能看得明白,知道习练的好处在哪,就可以选择习练这种太极拳。对于看不懂的,觉得迷茫的太极拳就可以放弃习练。这些判断的条件就是主观上的。

客观上的条件,举例来说,想练的那种太极拳跟前没有,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都不允许去做更多的选择,那就练跟前的呗。我始终认为,各种太极拳的共性是大于它的个性的,我们可以不必太纠结于现在已有的练习方式或者说老师呈现给我们的练习方式,甚至是需要去结合我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太极拳的实际发展来看,调整其实是免不了的,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习练太极拳需要打破“固化思维”

前面这种建议是基于当前社会对太极拳一种较为普遍的认知所给出的。这种认知是,太极拳目前的存在形态就只有各种流派,只以各种流派的形态存在。

先辈们练拳都很拼,早早起床,一天练很多遍,非常刻苦。传说陈式太极拳一代名师陈发科先生一天练拳20遍,还有练更多的。有练“露水功”的,就是在露水还没有晾干的时候就得起来练功。有在子时打坐站桩的,这些习练方式到现在都还有一定程度的顺承。大家认为既然以前的名师按照这种方式来练,练得很好,练出了传说中如此高的境界,那我们也老老实实按照这种方式来练。这种理念在太极拳乃至整个传统武术的受众当中应该说是占绝大部分。

那么我前面给大家的建议,也是基于大家目前这种思维上的顺势、这种惯性认识下的讨论,就是按照传统的框架和路径,然后再怎么选择怎么改造。唯一突破的就是建议不要把它固化了,要结合个人的需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很多非常保守的太极拳习练者来说,我说的这些话已经很“违背伦常”、离经叛道了,已经很不好接受了。但实际上呢,我们对太极拳认知上的更新,观念上的与时俱进,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因为,这种曾经非常先进、非常有生机和活力的方式早就因为固化的思维自设了牢笼,相对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严重滞后。比如,目前太极拳习练者老年人居多,连中年人都非常少,青少年对于太极拳基本上是“避之唯恐不及”。对于太极拳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国家是非常倡导,父母也都非常希望孩子接受这样一种更有传统文化内蕴的体育方式,各个方面都在推动这样一个事情,但是在最后一关,孩子自身这里总体上却遭到强烈的抵制。这里面有各种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没能够非常好地与时俱进。

其实,太极拳相对于其他的武术拳种来说,已经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在发展的早期,太极拳能够更多地跟人民的健康需求进行结合,能够跟文化进行结合,能够更多地去掉那些血腥的搏杀等跟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可以说,在以往革新的路程当中,太极拳做得很好。在清末民国的时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学习太极拳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有机会请得到太极拳师。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让人民去享受到以前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受到的东西,国家体委组织创编了简化24式太极拳。创编简化太极拳后,非常符合大众的需求,一度导致太极拳习练的人数暴增。

然而,正是由于以往做得很好,反而让它相对地固化,从而对它进一步更深入的革新产生了羁绊、枷锁,导致目前这样的情况。比如,在教学方式上,老师经常说,就要这样练,不这样练就不对,因为我的老师就是这样练的,甚至来一句“上纲上线”的话:“你难道比老师高明吗,难道比某某宗师高明吗?”导致人们在传承过程中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是一个鲜明的羁绊。

与参加“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太极拳活动的学员合影

太极拳需要多元层次的革新

太极拳原来是多元的发展,在各个方向上发展得都非常好。比如以前能表演,能健身养生,能作为文化载体,能够用于防身技击。现在萎缩得非常厉害,萎缩到了绝大部分只是在健身、活动一下身体,而且效果还大打折扣。

因此,作为现代人来说,如果要更好地、更贴切地去练习太极拳,更符合现在的社会节奏,还需要更大幅度地对他进行练习方式的革新。有时需要进行时代化的革新,比如,想体现太极拳的表演功能,那么我们就要把它跟舞台演艺进行结合起来,做专业更好。

当然,如果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传承,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尽可能按照继承过来的原貌进行传承。就像我们博物馆里的东西,越原模原样越好,不能随意改造它。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是演员,不是搏击运动员,也不是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少数人,我们更在意的是太极拳能够带来的好处,达到我们各自的需求,如强身健体,最多有一些防身的需要。如果站在大部分人群的角度上来看的话,我们是向太极拳要效益,要强身健体的效益,要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的效益,那么我们完全不要拘泥于它的旧有模式。

带领西班牙学生练习太极剑

现代社会习练太极拳有莫大的优势

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以前十年不出门是可能的;以前4点起来练功是很正常的,因为头天晚上七、八点就睡觉了;以前一天练20遍是很现实的,还不算多的。现在一天练20遍的话,大概其他什么都干不了了,这种节奏和方式早已跟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更不用说只练套路对于练好武术来说还远远不够了。

然而,比起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对于练太极拳来说有更多的优势。我们有更好的场地、护具等设备,有更便捷通畅的学习交流渠道,有更好的交通条件支撑更广泛的交流,有更加科学的思维来研究探索……比如说我们从太极拳当中提炼出在三维空间中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三个面上的动作元素,共有十二个,我们只要去精细地反复去练习这十二个元素性动作,就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简化的方式来练出太极拳的原理和规律。

太极拳为什么练“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么多的动作,还要记那么多的变化,如果不慢那就更难“渐悟懂劲”了。

如果按照单一因素去练,很快就可以摸到原理,因为没有那么多变化。把这些元素性的动作都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通过推手去变换,这样既练了单一元素,又练了变化性的应用。就像学生考试一样,把每一个单科都学到最好,然后再综合起来,这样成绩当然是最好的。

同理,练习太极拳当中尽可能地减少那些花在不属于我们追求的东西上面的时间。最好的东西就是用最简化的形式,得到最好的功能。最不好的东西就是最复杂的形式,会带来最不好的功能。当然了,复杂的形式,效果未必不好,但是肯定还比不上最简化的形式,却又有最好的功能和效果。类似这种“简化形式,提高效率”的练功方式,在当前武术界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去总结去构建了,我本人也在追随前人积极探求。

我们需要在日常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突破一些固有的思维,更新认知。当然,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去了解传统的文化,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对太极拳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作者简介

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张长念,出生于1980年6月,安徽萧县人,博士,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信息部副主任,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社会兼职:中华太极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专家委,北京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娄底市太极拳协会顾问等。北京奥运会期间借调国际武术联合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忽雷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从事武术、传统太极拳、太极推手等技术课,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导论》、《武术英语》等理论课教学。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微课程大赛二等奖。近年着力于太极推手等太极拳现代格斗训练体系探索。多次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挪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太极拳教学与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为太极拳、武术国际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2项、耶鲁大学太极拳促进认知系列研究课题2项。迄今出版编(译)著5部。在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一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