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散文】冬至饺子香
文|李茜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北方人喜爱的美食,它是团圆、幸福、温暖的象征。冬至吃饺子,是北方不可缺少的习俗。对于饺子,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父亲最爱吃饺子。
现在饺子是百姓餐桌上的平常佳肴,可是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饺子是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稀罕物。记忆里冬至时节吃饺子的情景,我们姐弟五人闻着香味就开始争论,母亲忙着包饺子煮饺子,父亲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许诺:以后条件好了,一定让你们天天吃饺子!
记忆里那争着抢着的饺子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了。后来经济条件好转,我们不再争着吃饺子,才发现每次剩下的饺子都被父亲承包了,母亲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其实父亲最爱吃饺子,那时候为了让我们多吃一点,父亲总是吃的很少。
父亲是县高中的语文老师,他把自己的满腔豪情和诗情画意都放在培养学生和教育子女上,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坚守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在家里对子女无私奉献,尽心尽力照顾我们的生活。父亲的语文课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他带着磁性的声音把课文讲述得绘声绘色,连最淘气的学生也都能安静听讲。
每天清晨,我们也是在父亲关切的的唤醒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跟着父亲在院子朗读。父母养育了四个女儿,各个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他宠爱之余,常告诫我们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有真才实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时候虽然物质条件艰苦,我们都挤在父亲的单间宿舍,但我们是幸福的。校园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给我们树立了勤奋踏实的榜样,我们姐妹在这美丽的校园里认真地读书、快乐地成长。
等我们姐妹都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时,父母终于舒了口气,专门包了饺子全家人一起庆祝。也是这一年秋天,病魔带走了母亲。家里没有了饺子香味,也没有了欢笑。伴我成长的校园依然是我的家,只是秋天的萧瑟让人倍感清寒。
母亲走后,我和父亲分工,他做午饭,我做晚饭。每周中午下班我都能吃到父亲做好的不重复的午饭。但晚饭实在有些为难,因为我还真没有独立做过饭。
我们姐妹上学期间,父母不要求我们学做家务,只让我们专心读书。校园熏陶了我浓浓的书香气息,但家务活还真觉得无从下手。
母亲走后,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我做饭时他静静地在客厅看电视,接受我的咨询,不再去厨房帮我。我手忙脚乱地在厨房忙活,手不是被切伤就是被烫伤,和着眼泪端出的饭总是得不到父亲的夸奖。委屈过后,我总会去校园里走走,让校园的清风美景抚慰我心头的暗伤。
有一天下班,客厅里没见到父亲,走进书房,听到父亲低沉的声音,他对着母亲的遗像,轻轻地说:“老伴,你怎么一个人先走了啊?说好了要一起养育孩子,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啊!她们以后要为人妻为人母,要学会做饭持家啊!不是我不心疼孩子,我也没有办法,要是你在多好啊……”
那一刻,我的眼里满含泪水,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不再怨他心狠。几个月之后,我学会了做各种简单的家常饭,不再手忙脚乱,偶尔也能得到父亲几句夸赞。走在校园的大道上,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多。
临近冬至,父亲叹道:好长时间没有吃饺子了。
我知道我们都想念母亲了。我决定在冬至那天挑战这个难度系数大的饺子。从早上八点开始,我上街买肉、买菜、回家和面、洗菜、垛肉、调饺子馅、擀饺子皮到最后包好饺子,时钟指向十二点,整整一个上午。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美味的饺子需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劳动,明白了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需要多大爱心和耐心。
第一次吃自己独立包出的饺子,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从此,我学会了包饺子。
接下来和父亲一起生活的五年,我努力地成长,让自己渐渐成熟。陪伴我成长的校园也越变越美,陈旧的平房已经变成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我们也从父亲的单间宿舍搬进了崭新的单元楼。不断改变的是学校崭新的面貌和骄人的教学成果,不变的是我们父女亲情。
在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都会包饺子庆祝。父亲常说:饺子,本是一种很平实的食品,就是肉、菜、面组成,只有用心精心,才能做成美味佳肴。
父亲的话,一直印在我的心里。多年以后,经历岁月的磨砺,我已经能包出各种口味的饺子。在冬至时节,我也会给家人包美味的饺子,只是父亲早已西去,再也没有机会吃到我亲手做的饺子了。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当一切都渐去渐远的时候,飘香的饺子却是我脑海里难忘的记忆。
又是冬至时节,天寒地冻,端起一碗亲手包好的饺子,在热气腾腾里回想成长的点点滴滴,仿佛看到父亲慈祥的笑脸,给我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冬至饺子香,父爱重如山。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李茜,网名四月风,女,1976年出生,陕西商南县人,供职于商洛银监分局,喜欢文学和摄影,坚持运动,努力做到生活中“柴米油盐不可少,琴棋书画不可无”。
温馨提示
1、【嘉年华时光】每天只编发一篇,每周末休刊,重大节假日除外。
2、投稿时若配有插图,请作者选用横向构图照片且备注文字说明后,打包发送邮箱。
3、凡投稿【嘉年华时光】的稿件,若三周内未编发,请另投他处。
4、唯一收稿邮箱:408440374@qq.com
5、稿费每周发放一次,微信红包发给作者本人。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