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陪伴

送孩子去玩
孩子的培训班课上完了,他同学多次邀请他去玩,他决定今天就来找他。因为早上高峰期人流如织,担心孩子挤不过大人,所以把孩子送到他同学家附近的地铁。出了站,两人视频都摸不准对方的位置。鸡同鸭讲半天,终于明白还要转一趟车。十多分钟后,只见他同学坐在地铁口的栏杆上,巴巴望着。两个小孩见面,还挺开心。孩子催我赶紧去上班,怕我迟到。我总算在最后的时间点赶到到公司,舒了口气。路上嘱托他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他都乖乖听着,很是欣慰。
剩下这些日子又该如何打发呢?
不让上培训班,家长也要上班啊,怎么陪伴?
教培机构忙转型
新闻:“双减”政策下,多个教培机构忙转型。近日,新东方在北京杭州等地推出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包括“优质父母智慧馆”。
哇,现在不培训小孩,开始培训父母了。以后让父母自己教小孩,各显神通。哎,挺担忧的,孩子成绩总在中游转悠,没有培训老师怎么办?第二个担忧怕经济不够支撑高昂的培训费,矛盾心态。
孩子马上升初中,学习的难度和深度不是小学阶段,同时面临着升高中的压力,可是真枪真刀的竞争,不好糊弄的呢!孩子数学不好,也不明白这么清晰的学科他怎么学不好。有时我教他真的是词穷,恨不能掐死自己。
这两天,似乎有点转机。
下班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纠结做不做饭,实在提不起精神做饭。这时,孩子把题目拿来给我看。讲着讲着越有劲,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咦,不累了也不困了。让他去练习,我去做饭。吃完饭后,又查错又讲解,让他举一反三继续做。已经晚上9点多了,他总算明白无误。解开题目,他的心情也很开朗,完全没有平常我干涉他玩游戏的不耐烦的样子。算一算时间,我前前后后这辅导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如果请家教那不得好几百。其实知识点就那些,主要在于练习。
正如最近的奥运冠军全红婵,被问到冠军秘诀,她讲不出深奥的道理,只有一句话:练啊!
似有所悟,我要做的事情就是陪练。也许以后可这样来安排时间,晚上和他一起做题,讲解。搞得好的话比玩游戏还有趣。
以这样的节奏长期陪伴下去,他应该不会差的。
想法虽好,过程中肯定困难常有,自己做不到特别理智而乱发脾气。为此,我要做的思想准备是:不单单是控制自己,主要是成全自己而不是指望孩子。没有想到,对我来说,做数学题竟然能如此解压,初中数学还是好玩的。但是高中概率一直是我的死结,等上高中再说,走一步算一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自己教,可不像老师那样研究题型专业性。但是论到专业,当然是找书籍。挺烦《三年中考五年高考》之类书,厚厚一叠看着就生无可恋,什么时候做得完啊!我宁愿订阅杂志,杂志鲜活有趣短小。数学可以用《中学生数理化》、语文阅读能力就用《读者》、英语的杂志也不少,这些杂志都是很老牌、有很专业很精炼的经验,尤其是数学,一些奇妙的解题思路能让人茅塞顿开,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照上面做就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杂志,一个月一本,我研究之后让他选择地做,做完讲解。另外还有一些扩大知识面的杂志也订上,他没有耐心读大部头的书,杂志短小精悍适合他阅读,放在他眼前,有空时翻阅翻阅。这样,一年就算订购千元杂志,也比上培训班省钱,要做的不过是监督和陪伴。
养成习惯
顺便也能给自己订几份杂志,读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总是蹭同学的杂志看,后来工作了每月都给自己买本杂志。有一本都买了好几年,期期不断,倒是养成了一个固定的习惯。每个月都有期盼,看完这个月等下个月。现在报刊亭渐渐没了,只能网上订购。坐在厨房里翻阅《食品与生活》,了解一些食品行业新动态,也可学一道新菜;躺床上看一本《好日子》,汲取一点生活智慧,细水长流地过日子。但愿孩子也养成用杂志、读杂志的习惯,学会有了问题去寻找答案的习惯。
自己教自己就是自学嘛,这是一种优良的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