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黄连温胆汤治疗转载自杏林聚英
中医实战:150年老方子,逆转脑梗!痰消,梗就消,请你用心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中医是如何逆转脑梗的。看到这话,也许有些读者就嗤之以鼻了:脑梗这么严重的病,你中医能有什么好办法?好,放下疑问不提,现在,我给你讲一则真实的医案。这个医案,是我的一个同事,在参加西医学中医高级讲习班的时候,听到的。我这个同事最初学的是西医。后来,就是因为此类的医案听得太多了,于是下定决心研习中医。现在,人家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了。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男性,年62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大概在一周以前吧,左侧肢体麻木。当时,见患者言语不利,口角流口水,自述头晕乏力,晚上也睡不好觉,心中烦热。仔细观察,发现脸上发红,食欲不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患者发病前,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当时,医师就问,说你都这个程度了,怎么才想起来就医啊?患者家里人说,该患者之前就有过此类病症,即一侧肢体麻木、说话不利索,但是很短时间后,他能自己恢复,所以就一直没当回事儿。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了,可能是靠自己转不回来了。医师听完,摇头苦笑,接着写了一张配伍。方见——黄连6克,陈皮6克,半夏10克,石菖蒲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地龙10克,郁金10克,天竺黄10克,胆南星10克,焦白术10克,天麻10克,大枣4枚,生甘草1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结果如何?5剂药喝下去,患者肢体麻木明显改善,几乎就消失了,口角流涎的现象也消失了,精神不错,有食欲。舌头微红,苔微腻,比之前的舌象要正常许多了。于是,上方去胆南星、天竺黄,加瓜蒌仁10克,再服10剂之后,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初看如常人一般。这是什么道理呢?我给你讲一讲。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用现代医学的视角看,属于腔隙性脑梗塞。中医看,这个叫做中风,属痰热内扰型。中医啊,不知道啥叫做脑梗塞,也不知道所谓“腔隙”到底是啥玩意儿。中医只能从外在的、整体的角度去观察、归纳、总结,把同样症候的中风病情归纳起来,分门别类,以不同的症候来命名。对这个患者来说,病因,就是痰热,所以治疗的时候,就去化痰热。痰热消,梗就消,人就恢复正常。这就是中医的思维,很质朴,很简单,也很实用。那么,痰热二字,在这个患者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我帮你分析一下。你看,这个人舌红,苔黄腻。舌红苔黄,说明有热。苔腻,说明有痰湿。这是最基本的辩证要领。再有,他脉象弦滑。弦滑脉,多主痰湿水饮。还有,他面色红,心烦,晚上睡眠质量下降,这显然也是有热啊。头晕乏力、食欲下降,这显然是脾虚有湿。所以说,种种迹象表明,患者体内确有痰热之邪。痰热上扰清窍,就导致中风。这个是中医对此病的理解。怎么办?像我前面说的,就要化这痰热。怎么化呢?医案里的配伍,用的是黄连温胆汤的化裁。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这部书是1868年刊行的,当时还是清朝同治年间。它的原本配伍,就是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和茯苓。它就是化痰热的配伍。医案里头,加入了郁金、天竺黄、胆南星、白术、石菖蒲和天麻、大枣。 总体来看,就是用黄连、陈皮、半夏、茯苓、竹茹天竺黄、胆南星、白术来燥湿、化痰、清热,以石菖蒲、天麻、郁金开窍醒神、止晕清心。地龙活血通络。大枣、甘草、白术、陈皮、茯苓健脾固中,资气血之生化。就这样,痰热被化解了,脑梗也就得到改善了。就这么简单。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像黄连温胆汤这样的配伍,的确有一定的对大脑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恢复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代偿。这对于调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很宝贵的。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认识、参考。通过此文,我想表达下面这个意思。中医对中风的调治,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西医。比如说,西医的溶栓技术,在规定时间内一旦得以实施,患者的问题会得到极大改善。这就是中医无法比拟的。但是,有些时候,比如说上面这个患者,你都发病一周了,才想起来看病,这时候用中医的办法来调节,也是很好的对策。可见,即便是面对中风这样的重大疾病,中医也不是无能为力。相反,中医对中风的治疗,一直都是内科学里头的重要内容。这个配伍,我希望读者朋友能好好研究、体会。如果需要的话,应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如果能给读者朋友带来一点信心和启迪,就是本片文说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