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示范朗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示范朗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5月20日,我有幸观摩了郑州市语文优质课决赛,决赛题目为姜夔的《扬州慢》。听第三位教师的课时,我的注意力已经有点难以集中了,加之这位老师的声音较为轻柔,听得我更是昏昏欲睡。突然一句低沉有力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拉回了我飘忽的思绪。此时全场已寂然无声,学生们也全都沉浸在授课教师用声音编织的诗境中,一首诗颂毕,竟是掌声雷动,授课教师却十分谦虚地鞠躬,说道:“谢谢大家!大家觉得我读得好,其实是因为姜夔写得好!”又顺势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赏析诗句。最后的拓展写作要求学生结合本词与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抒情文字。通过学生的课堂习作分享也展示出了学生对这首词的深刻理解与个性感悟。
这位教师的朗诵真的是惊起人一身鸡皮疙瘩,感情饱满,声音动人,抑扬顿挫,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耳朵。本身这一课就是诗词教学,诗词是应当在诵读中去学习的,当学生能够与诗歌作者有情感共鸣时,这首诗词的教学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提到“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发挥主导作用。有时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经常会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尤其是诗歌教学的示范朗诵,这样其实并不好。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注重用多媒体去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师诵读、讲授。一方面,长此以往,教师本身的朗诵水平得不到锻炼与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们熟悉教师的声音,由教师自己去朗诵,更能够带动学生去体悟诗歌的情感。
教师行业对从业者的语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语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合理运用语言去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即“教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教学语言更要具有艺术性。马校长、李主任包括我师父——张主任不止一次告诉我:我的声音得改!这会影响我的教师生涯!听课时我聆听其他教师的“声音”;讲课时我强迫自己去大声讲课,讲重点部分语速放慢,非重点部分语速正常。渐渐地,我从一开始的轻声细语、声线平平,到如今也可以铿锵有力,放声授课,虽还算不上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却也让我感觉自己在“声音”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当然离这位教师的朗诵功力还差得很远。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怕朗读,主动朗读,只有自己首先融入文本中,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