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4)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4)

乌托邦

英语Utopia,本指“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中译颇得神韵:乌有而含着某种寄托的地方。源出托马斯·摩尔的小说,受其影响,一度出现大量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现多指空想主义,或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或美好而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一幅不包括乌托邦在内的世界地图根本就不值得一瞧,因为它遗漏了一个国度,而人类总在那里登陆。”他甚至认为,人类的“所谓进步,就是去实现乌托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曾明确宣称: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学者肖雪慧以此为题,写有专著。我愿意相信,所谓乌托邦,其实就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思考和设想,包含着理想、希望乃至梦想。而教育本就是充满着人类理想的活动或事业,或者说,教育应当具有超越甚至超脱于现实的“乌托邦品质”。因此我曾说,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因为是“最后”,所以更为必要,珍贵,也更值得我们坚持守望。

革命

曾经风光、一度沉寂,这个词近来又不断出现,搭配着各种名目——学习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思想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等等。“革命”的古义是“变革天命”,乃至“改朝换代”。《周易》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词典里说,革命有广、狭义之分,既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广义),又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狭义)。让我疑惑并警惕的是,教育,能够革命吗?春风拂绿,或春雨润物,我一直以为,基于人性改变的教育,就像温中补内的国药,其功效,从来就不可能立竿见影,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固执地相信:教育最大的功用,只在影响和改变。教育“改变”功用的发挥,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只能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成份。因此,对那么多的“革命”词汇,我觉得能够认同的,是哈维尔的“存在的革命”——哈维尔的原意是,基于人性的良善,每个人从自身更新开始,进而影响和改良社会。这也是我经常说到的“自身的微革命”。后来,读佐滕学《静悄悄的革命》,非常认同“静悄悄”的意味,只是觉得,此处的“革命”译成“变革”,或许也是可以的吧?

常识

常识即“普通知识”。因其普通,常被视作“理所当然”,以至人皆“不以为然”。但我觉得,第一,常识不常;我们生活在“时尚社会”中,但时尚大师说:“所谓时尚,大概每六个月就要换一次,普通人是无法跟上时尚的。”因此可以说,没有永远的时尚,只有永远的常识。第二,在常识面前,我们总是得分不多,甚至丢分严重。大跃进时,那么多农民后代身居高位,怎么会认同和容忍那么夸张的亩产量?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常识,却仍需不断提说,反复重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常识,我们“常常不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常识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只是把常识当成“名词”,而未践行为“动词”。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曾说:“真正的发现之航,不在于寻觅新土地,而是拥有新视野,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今天的教育,也许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寻求新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或许是,重新发现、理解、维护和坚持那些常识性的东西,那些真正符合人的成长和教育本质规律的东西。所以我曾经感叹:“在一个充满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需要底气,坚持常识,需要勇气,捍卫常识,需要胆气。”

本能

本身固有的能力,或行为模式。人和动物特有,且为同类共有,往往来自遗传,属于“不学而能”的。如鸭游水、鸟筑巢、蜘蛛结网、蜜蜂酿蜜、婴儿吮乳等。按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说法,“本能”是生物的“智慧动作”,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本能”是生物顺应环境的“反射活动”。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则认为,“本能”是生物为弥补天赋不足而采取的调整、适应活动所引发的身体构造上的“变异”。人当然也有本能,主要体现为保存个体、种族及社会群体的“天生能力”。教育为人所创造,其实质在“强化”自身的保存能力:保存人类的文化、智慧及发展成果。与动物不一样,除原始的“本能”外,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多靠更高级的“后能”:后天获得的,往往通过“教育”形成——换言之,教育是对本能的“强化”和“提升”,同时,教育也必须依托于人类的本能和教师的本能。所以我曾说,做教育,很多时候,其实只需要出自本能(包括:本身的能力),出自对生命的理解、体认、关爱、怜惜、同情与呵护;教育的功用在影响和改变,影响总会出现,改变迟早发生。

点燃

即点着,使燃烧。近些年,随着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反思和清理,苏格拉底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或云“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渐入教师之心,成为许多人对教育的简单而形象的理解。按佛家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教育的目的,就是点燃学生的心灯。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心灯,须得自身是火把,或自己有“火源”。这既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光明、温暖,也意味着教育传承时的热情和明亮,古人以“薪尽火传”来表达文化或文明的承袭,很有意味。一般说来,只要能点燃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就能有所发现和创造。按我的理解,“点燃”还意味着,第一,其对象应是“可燃物”,第二,要真正点燃,还得注意“燃点”——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从什么角度,都是“点燃”所必须考量的,也是教育复杂性的体现。第三,我愿意相信,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提供足够的氛围和热度,然后,让学生“自燃”。

(0)

相关推荐

  • 反驳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的著作——《瓦尔登湖第二》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开创了操作性行为主义心理学,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教学机器之父".当代教育体制中应用的很多教育手法,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斯金纳操作主 ...

  • 老鼠乌托邦,这个实验被认为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老鼠乌托邦,这个实验被认为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 持久战第1263天

    持久战第1263天 01 生活  ' 2021年,恢复正常时间上班了, 又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过看上回到从前暂时看起来有点苦难,5:30的时候醒了,立马起床,烧水,上厕所......出门锻炼.估 ...

  • 没有孩子天生厌恶学习 ——读戴安娜▪塔文纳的《准备》有感(2)

    一 自主学习是当下较为热门的话语.不少教师以自主学习为题,写文章.做课题.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为常见的说法.对此,我想提出一点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培养出来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5)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 重新 定义教育(5) [基础] 基是形声字,从土,其亦声,<说文>解为"墙始也".墙之始,是建筑的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3)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3)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辞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2)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2)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1)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1)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辞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 ...

  • 陪刀哥看教育,亲你来吗?(热文汇总)

    特别推荐:喜欢刀哥的N种方式(陪伴指南)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公众号   ﹃ 刀 侃 ﹄ · · · · · · · · · · · · · 作业何以成 ...

  • 名师——重新定义教育

    名师--重新定义教育 解除限制,需要我们看到自己模式,找到我们情绪和状态背后的渴望.保持一个内在的稳定和和谐,我们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现在的工作当中. 还有我们的大脑被模式限制后,常常欺骗我们的 ...

  • 词话特刊 · 愿刀哥一路走好!

    愿刀哥一路走好! 词 话 讣 告 刀哥:吴国华,70后,网名七刀,又名冷风寒鹰.海风闲人,微信名竹山客,江西广昌县人,祖籍浙江瑞安.草根楹联诗词爱好者,尤喜机巧联.诗钟.2000年起在3G网接触到楹联 ...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序  言 第一章 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 今天的学校生活,不是天经地义的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非议 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很大 互联网时代 ...

  • 罗刹弯刀——哥萨克骑兵

    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满清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