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 | 摘柿子
摘 柿 子
昨天,乡下的亲戚来城里办事随车顺路给我捎来一筐颜色火红、个头小灯笼似的家乡土特产——仰韶牌大牛心柿子。
见物思乡、內心的激动无法用文字所能替代!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少年时代。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未,无情的天灾人祸不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不光顾和威胁着国民的饥锇。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和空前的灾难,人们想方设法用另外的方式维持生活和生命的延续。于是,柿子树就在这种特殊的年代和环境下成长起来。
说到柿子的用途它带给人们的不但是生命的维持,而且成年的柿子树木料还是制作家具和厨房用具的上等木料!关于柿子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和作用我无法用语言详尽繁述!在这里只想说说摘柿子的过程和收获中的甘苦。村头地堰上的柿子成熟了,远远望去夕阳下彩霞似的映照在人们的瞳孔中。走近观看,一个个小红灯笼似的高挂枝头且用调皮的表情望着人们笑。
霜降过后,忙完秋收冬播的人们挎篮惦钩出现在生长有柿子树的地方。人们站在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柿树下,伸出勤劳致富的双手站在触手够果的枝权旁,左手扯枝右手麻利的摘果放进身旁的竹筐里。在大家的说笑中,凡是伸手触及的柿子全都收获入筐了,但悬挂枝头的柿子却依然不肯放下高贵的头颅。于是,上树摘柿子成为考验人们耐性和毅力的试金石。
冬日湛蓝的天空下,四、五个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村头的柿子树下——这是收摘柿子的场景!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他们身边伸手触及的柿子完全摘完了,于是两个矫捷的身影开始伸手弓腰沿着树身向上攀爬。这时,刚才合伙摘柿子的群体有了树上和树下明确的分工。树上的人斜跨在树身的枝权间一手持扭钩一手扶树杈两眼专心致志盯着面前成熟的柿子。首先,须小心翼翼用扭鈎把要摘的柿子套牢,然后轻旋手中的扭鈎随着轻微的“咔嚓”声,悬挂在枝头的柿子就脱离树身从稠密的叶隙间急速坠落下去!这时,树下的人双手持简易的软搭眼疾手快上前几步,坠落的柿子则稳稳躺在软塔上。树上摘柿子的人和柿树下接迎的人配合的一丝不苟,转眼间一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上的果实所剩无几。顿时,树上的人和树下的人感觉有一丝疲惫。他们捡起刚才熟透的烘柿张嘴慢慢送入口中,霎时浑身的疲劳在美味中消失的无影无踪!稍做休息后,树上的人和树下的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树下的人把地上的柿子去叶装筐往车上搬,树上的人开始在稠密的叶丛中寻找漏网的零散柿子。这时,他们花费的力气大于刚才的数倍。这些零散的柿子高挂枝头孤芳自赏,持钮钩的人忍着酸疼的双臂在摇曳不定的枝头中努力收获着它们!树下的人看树上的人没了刚才的速度和效益,伸伸发酸的脖子抗议和他们调换工种。树上和树下因意见不统一,争吵起来。此时,一阵凉风吹来吓得树上的人紧抱树干,生怕有个闪矢会摔到地上!这里借用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来结尾最恰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母亲生前嘱咐说,人在尘世中说话切莫说恶语,做事切莫做过头。困难年代,人们在柿子树上摘柿子总要留下十几个给越冬的鸟雀留下口食。这种心生慈善的做法就是现在人鸟共享的结果。从摘柿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快乐!
作者简介:梁明才 笔名梁子,男,1970年生,河南渑池人。自幼喜欢文学写作,渑池县作家协会协会会员;三门峡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发表于《当代矿工》《散文世界》《西部作家》《金陵晚报》《洛神》《参花》《三门峡日报》《岁月》《五台山》《小小说月刊》《晨风》《文萃》《三门峡广播报》《三晋都市报》等报刊,现致力于小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