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生 | 杏树下,重逢时

杏树下,重逢时 

他与她,当年相识在京西凤凰岭。记得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喜爱摄影的他,镜头正对着一只停落在杏花上的蝴蝶。不想,娇瓣之下的路椅上,有一位青春靓丽女在读书。在书卷已疏远、手机不离眼的当下,在花丛中读书的女子堪称神女!于是,他走近了她。暂借书中的泰戈尔牵引,二人畅谈歌德、雪莱、拜伦、普希金……谈到酣畅时,那只落在花瓣上的蝴蝶,引来另一只色彩更艳丽的蝴蝶。两只蝴蝶亲吻缠绕,甜美温柔的风,徐徐撩拨他们的情爱。

一年后,他与她,成为人们眼中羡慕的伉俪。难忘中秋之后,二人蜜月期间,携手来到凤凰岭重温往事,在景区门前那座星级酒店小住。夜深人静相互依偎时,总谈到那一对翩翩双飞的蝴蝶。继而,谈及天鹅交颈、鸳鸯相拥、鱼儿相恋……与之相关的古诗词,随着月光 遍洒、竹影映窗,从他们口中淙淙流出。

生活,往往与诗歌中的浪漫相隔千里。尽管他与她是文学爱好者,但每天从早到晚,都要为自己的职业奔忙,无奈的是,那些职业与诗歌有些距离。他是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常在睡前的甜蜜之初,就被急诊科电话“请”到医院手术间;她是中学班主任,常因教务繁忙而放弃休假。久而久之,二人的职业生涯愈发出色,可二人的情感世界却开始降温。

终于有一天,他与她多日累积的“无名纠结”开始引爆。喜爱文学的人,多是个性突出、不善随和,况且,他与她都是犀利之口,于是,加快了办理离婚手续的进程。

重新单身后的他与她都深记,那个冬天好冷、好长、好干燥……

今年,仲秋之后的一天,本应是二人结婚纪念日,恰恰又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双休日。冥冥之中似乎有心灵默契,他与她都登上凤凰岭,都看了看龙泉寺后的“魏老爷”巨型石鞋。

他们都深知,凤凰岭原名老爷岭。当年,一位姓魏的山中大隐亲自采药、制药,数十年义务为乡民诊病,驾鹤远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凿了一双大石鞋放在古墓旁。他是医生,历来仰慕这位没留下姓名的好人;她是教师,多次把这段故事讲给学生。那天,阴错阳差的是,二人尽管同在这里游赏,却不是一个时间段。由此,相聚未相逢。

近午,他走进了当年“蜜月小住”的星级酒店。让他感到眼前一亮的是,酒店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凤凰岭17号院,“17”的谐音就是“识妻”。眼下,他努力猜测着前妻是否也在重思过往,怀念旧情。他发现,这里的环境较当年更为阳光、明灿,后院动物园的飞禽鸣叫也显得欢悦高亢。他哪里知晓,她,恰巧也在凤凰岭17号院后花园独自徜徉。

他与她在天鹅、鸳鸯游移的湖边,终于泪眼相见。当年,那只丢失了伴侣的天鹅,正在与重新飞回的情侣相拥相戏。鸳鸯也相依而游,很多相携相挽的情人,都把手机镜头对准了爱的高潮。

二人来到一株古老的杏树下,听讲解员讲述“魏老爷”与古树的传说。当讲解员说起“魏老爷企盼天下有情人和睦圆满”时,他与她的目光开始对视,眼神由复杂难测到温柔甜美……

一段离别后的思念之语,一次既陌生又熟悉的亲密拥抱,二人终于站在杏树之下欢颜合影。图片的背景是一款古树名称牌。还是很巧,这株杏树名称是——杏(幸)福还家。

冯新生(心声)生长于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旅游报社资深记者、编辑。自1979年至今,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约6000余篇(首),在省级刊物征文中获小说一等奖、诗歌二等奖,数百余篇文学作品被散文丛书选载,近百篇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播、北京广播电台文艺台作为系列配乐散文播放。数十篇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所编的《课外语文》选用。出版、发行在全国新华书店的小说集、散文集有《茉莉香茶》《物华天宝》《行者手记》《游出滋味》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