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卖梨小贩太吝啬,神秘道士略施小计,用魔术教他做人
《种梨》是《聊斋志异》中较为短小的一篇,作者站在上帝视角,剖析了一个精彩的幻术,以一个吝啬的卖梨人开头,笔墨重点在写道士神奇的戏法,但思想的重点在于讽刺守财奴。故事的绝妙之处在于视角的转换,先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写卖梨人、道士和围观群众,最后解开谜题时,又转到卖梨人的第一视角,来发现种梨、分梨、砍树的过程。
集市上有个乡下人卖梨,他的梨子香甜可口,但价格非常贵。有一个穿着破烂的道士,向他讨个梨吃。乡下人破口大骂,道士却不依不饶。道士说:“你这一车梨子,有好几百个,给我吃一个又怎么了,何必发火呢?”围观群众也纷纷表示,你就挑一个品相不那么好的梨儿,把他打发走吧。卖梨人死活不干: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隔壁店里的服务员看不过去了,就掏钱买了个梨给道士。道士谢过之后说:“哼哼,我有好梨子,一会儿请大家吃,见者有份。”有人问:“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吗,吃自己的梨子它不香吗,非要讨别人的吃?”道士说:“我只是需要个梨核做种子。”说完,道士就吭哧吭哧啃起梨子来。吃完后,道士拿下背上的铲子,在地上挖了个坑,又把梨核埋进去,然后向围观人讨了一壶热水来浇灌。不一会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见一棵嫩芽破土而出,渐渐长大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梨树。转眼间,梨树开花结果,道士摘下梨子,送给周围的人吃。然后,他又用铲子把梨树砍断,扛着梨树,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一开始,道士变戏法时,那个卖梨人也是围观群众之一,他只顾看热闹,却忘了自己在卖梨。道士走后他回到摊位上,发现自己那满车梨都不翼而飞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道士变的例子,都是他车上的!再仔细一看,车子的把手也被砍断了!把卖梨人气坏了,赶忙寻着道士离开的方向去追赶,跑到不远处一个墙角,只见地上丢着一根断的车把,才知道原来那个道士砍断的梨树,就是他的车把手!再想找道士,哪里还找得到,只剩下围观群众哈哈大笑。
[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这个乡下人真是呆萌可笑,也难怪集市上的人们要嘲笑他了。生活中那些乡下的大财主,问他借点粮食,就会斤斤计较,说:“这够我好多天的开支了”!劝他施舍一点给穷人,便会愤愤不平,说:“这是五个人、十个人的饭量”!甚至父子兄弟之间,也要毫厘必争。这种人,被吃喝嫖赌迷了心窍,就会挥金如土,犯了罪,又会立即交钱买命,唯恐不及。诸如这样的例子,真是说之不尽,所以,一个乡下卖梨人糊涂愚蠢,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这个故事喜剧色彩很浓,劝诫意味也很浓,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未免有点“你穷你有理”式的道德绑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只看故事,不要代入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