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教学文章《有个性,才创新》刊于《意林2018高考作文冲刺热点》一书,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18年5月出版

木木文字

有个性,才创新

——考场作文冲刺满分诀窍

陈振林

考场作文,最美妙的状态就是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而被评为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必须达到作文“发展等级”要求。作文评分时对“发展等级”的要求有四个关键词: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四个关键词前三点“深刻、丰富、有文采”的要求指向明确,只有最后一点“有创新”不好把握。

怎样才能做到“有创新”呢?《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此有一个大致范围的界定:“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个界定,看似有五个小要求,但前四个小要求与第五个小要求之间并不是完全并列的。这五个小要求的落脚点还是在“个性色彩”这个大方向上。

有个性,才创新。

【技法解读】

一、审题立意求“新”

写作文,立意为先。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贵求新颖,最忌人云亦云。“求新”是指文章表现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新鲜、别致、独到,能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富于独创性、突破性。阅卷老师评卷时,所看到的作文立意如果基本相同,所评分也就相差无几。如果没有脱离文题有一个新颖的立意,阅卷者就会眼前一亮,在头脑中就先形成了一个高分的印象。比如2017年浙江卷作文题: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这个题目的立意,有人写“有字之书”,中学生重要的就是读“有字之书”;有人写“无字之书”,说“无字之书”对人生的作用无可替代;有人写“心灵之书”,言“心灵之书”不可忽视;有人综合写这三种书。满分作文《人生如书,逐级而读》却不同,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开篇以说话的境界入题,高人一招。第二、三、四段,考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的特点及其作用,言简意赅。而后,考生在第五段指出“无字之书”存在的问题,并顺势提出“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引”这一观点,过渡自然。在此基础上,考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说理深刻透彻。

请看原文:

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浙江一考生

说话的境界分三个等级:最高境界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于“无字之书”中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

看“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喧腾社会。它可以是外交辞令式的《左传》,可以是纵横捭阖式的《国语》,抑或是清新淡雅式的《世说新语》。它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领略六韬三略的风采。诸子百家的言论,唐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不二法门。

然而拘囿于“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终觉浅”。人生不需要过于厚实的理论堆砌,因为我们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这也正是人生境界的第二阶段———“无字之书”,我们可引申为亲身经历、人生阅历。

于时光中,某些细碎经历会化为齑粉,如“字”的升华,语境仍存,体悟延伸。这不是太虚幻境,但它容许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式的理想飞扬;这不是光耀万世的烫金碑文,但它却是荒冢之上凹凸有致、刻骨铭心的生命曲线。这便是体悟的升华。“无字之书”脱离了字的束缚,自然也增加了人性养成的难度。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云亦云、旅进旅退,这些都是缺乏束缚的典型。这时便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引。

因此,“心灵之书”便是万千阅历、森罗万象在心灵中的最后沉淀。筛去附赘悬疣,掌握人生方向;积淀潜思“哲理”,挖掘生命的深度。它是盖茨比于黛西空虚扭曲灵魂中所见的灵魂真谛;它是“画魂”潘玉良挣脱世俗偏见追求的艺术巅峰;它甚至可以是理查德·帕克这只猛虎背后隐藏的人性。

然而,这种境界岂是普通大众都可攀缘而至的!时下,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无暇顾及“心灵之书”的修炼,甚至连“无字之书”都不乐意总结分析,停留在“有字之书”层次的人则越来越多。如此之势,便如厝火积薪,一瞬便可燎原。正因如此,范雨素的成长经历,才会掀起互联网众多网民点赞转发的狂潮,这种共鸣也揭露了当代人的精神短板、“心灵之书”缺席的现实。

人生如书,需逐级而读,终级境界仍需以心体之,以心察之,以心悟之。

2016年山东卷“我的行囊”,其中的满分作文《长路漫漫,唯囊相伴》(原文附后)的立意也不凡。根据题意,要走好人生路就要有所准备,准备什么呢?准备那些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的物品。这些物品在考生看来是梦想、反省及舍弃浮夸虚名的思想。其中,备有舍弃浮夸虚名的思想,怕是一般考生难以想到,确实高人一筹。

二、情感表达求“真”

写作文,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我们要表达我们的真实观点,要写我们最熟悉的事物,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情感。

很多考生并不是没有反映真实情感的素材,而是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不敢把自己的真心写出来。有考生故作深沉讲些哲理性很强的话,或者是模仿他人的思维和文法,失去自我,把别人的思想情感认作是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别人的文法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缺失了本真纯洁的自我;或者写出口是心非的虚伪之问,生搬硬套一些名人名言,为使作文变得“内容充实”,编入各种各样的事件人物。这都是属于不求真、没有个性的做法。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

2017年天津卷围绕“重读父辈这本书”作文,得分58分的作文《花絮·残片》就记叙了父亲的几个零星片断,得分的最大理由就是内容真实,以情动人。

三、结构布局求“巧”

高分作文的结构要求“巧”,清晰独特,这是直接呈现给阅卷者的形式。下边分别以议论类文章和记叙类文章进行解说。

(一)议论类文章

写议论文(包括议论散文和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结构的基本布局就是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在本论中,大多是分成三小块并列式推进。这样的文章,如果不偏离题意,是可以得到基本分数的。这也是大多数学生选择议论文写作的原因之一。议论文结构求“巧”,可以从以下方面变化:

1.主体部分尽可能采用递进式结构。

文章的主体部分的几个分论点,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关系安排顺序。这种递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这正反映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阅卷者随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感受结构的美妙。上边所列2017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人生如书,逐级而读》就是这种递进式结构。

2.并列式与递进式结合。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两种结构形式似乎不可兼容,或者只能在论证的主体部分中先采用并列式,后深化文意。其实不然。例如2017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人生如书,逐级而读》(全文附后),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由说话的三大境界引出人生的三大境界,暗合材料中的三本大书。这“三个境界”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就是并列式与递进式结合的模式。2016年山东卷满分作文《长路漫漫,唯囊相伴》就采用了并列式与递进式相结合的结构,请看原文:

长路漫漫,唯囊相伴

山东一考生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凶神恶煞不成有,魑魅魍魉却常现。往来不绝的旅人,随时面临措手不及的困境,而行囊是你我生存的保障,是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行囊中准备的东西越多,我们走得越稳重踏实,所以我们要不断丰富扩充我们的行囊。谁知道那些东西是不是我们迷航时的灯塔,黑夜里的星光?他们可能是未来的不时之需,也可能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闪亮。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行囊中伴随我们奔向远方的是梦想初放时的微光。我们把梦想放在行囊最低处,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它,那是我们奋不顾身赶路的支撑。因为那永恒的梦想,曹雪芹才会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纵世外浮华,为内心不易梦想之初色。岁月风雨浸染两鬓,境况欲下,面容渐瘦,然而梦想始终在行囊的最底层,将他的每一字,每一笔画都压上梦想的坚定。阅尽人间冷暖,他的行囊从不干瘪。

我们把过去放在行囊的中层,以便我们时常回顾,行囊中的每一物都是对过去的纪念,哪怕只是一滴眼泪,也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所以我们要珍惜,那是岁月给予的最珍贵的财富。凭借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享誉全球的英国作家罗琳就是一个时常翻检行囊的人,当年她以笔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斯”所著的小说《布谷鸟的呼唤》曾被两家出版商拒绝,但她没有绝望,而是把退稿信装入行囊,自励自省,借此激励自己写作。追梦路上别轻易放弃,过去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的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行囊的上层留下空间,留给未来,留给不断成长的自己。季羡林老先生晚年已满受赞誉,“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实至名归。可他深知自己行囊之深浅,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于是力辞三冠。“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大道低回,大味必淡。聪明人会舍弃虚名负担,给自己的行囊留下空间,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学无止境,人生之路亦是需要不断攀登新高度,阅览新风景。

长路漫漫,为囊相伴。带着永恒的梦想一路向前,时刻翻检反省,校正人生之路,及时舍弃浮夸虚名,人生之路才能走得顺畅,平稳。

这篇满分作文,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全文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一、二段与中间三段及结尾段的关系是“总—分—总”,中间三段则是并列关系,第三段说“我们把梦想放在心灵最低处”,第四段说“我们把过去放在行囊的中层”,第五段说“行囊的上层留下空间”,从“最低处”到“中层”,再到“上层”,依次说来,极有顺序。

3.“引—议—联—结”式与其他几种论证形式的结合。“引—议—联—结”式的论证结构形式,最具有兼容性。因为其中“议”的环节,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由果溯因、或由因推果等。同样,“联”这一环节,原本仅是用来联系现实,增强内容的现实感与针对性。我们不妨再增强其功能,如将其与前文内容构成对比或递进等关系,使之与前文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016年全国卷江西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就是最典型的“引—议—联—结”式结构。

(二)记叙类文章

记叙类文章的结构是相对自由的,但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

1.一线串珠式

“一线串珠式”,也叫“冰糖葫芦式”。就是给全篇文章找一根“小竹棒”(线索),将众多“葫芦”(材料)串起来。这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以时空为线索、以问题为线索、以因果为线索等。2016年上海卷满分作文《回家的路》就是“一线串珠式”结构,以行驶的公交车为线索贯穿全文,随着时空的变换,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表达出来了。

2.尺水兴波式

这种方法,常用于小小说写作之中。就是用于一般记叙文中,照样有很好的效果。尺水兴波,常常借助一些写作手法:

抑扬结合法。在作文中对所写之物或人,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巧合法。“无巧不成书”,巧合要做到真实,合乎情理,让人感觉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误会法。可以避免叙事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能营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效果。在悬念迭出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2003年全国卷满分作文《竞标》就是最有力的例子,文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结合法、巧合法、误会法等写作手法。原文如下:

3. 镜头剪接式

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式”。运用镜头剪接法构思文章,给作者留有相当广阔的自由创造的天地。在选择“镜头”时,思维纵横驰骋,机动灵活,主题一旦确定,表达主题的镜头就不难找到,构思速度也异常快捷。2016年北京卷满分作文《神奇的书签》就是“镜头剪接式”结构。

四、语言新鲜求“活”

生动活泼的语言会让作文穿上一件美丽的旗袍,是思维、情感、自我流露的外在载体。这种语言,它应该是新鲜的,是来自生活的,平易自然,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这种语言,要符合高考作文语言“有文采”的要求: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上边2016年山东卷满分作文《长路漫漫,唯囊相伴》内容充实,语言典雅;中间三段依次举,曹雪芹、罗琳、季羡林的例子,有叙述,有分析;多用比喻,多用引用,形象,有文化内涵。

不过说回来,“有个性”要恰到好处,张扬力度不够则个性不显,张扬过度又失之偏颇,把握适度则要靠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不要为了个性而刻意创新,那是得不偿失的。

文体上的创新,也是“有个性”作文的一个形式。但是,在考场作文中,这种创新形式慎用。如果采用对话互动法式,模仿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新闻调查”、“辩论会”等节目形式,来完成一篇作文,本没有问题。关键是考生能不能把握好这种形式的内容与主题。更不要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有考生的作文文体是“开处方”“独幕剧”“网络聊天记录”“诊断书”“实验报告”“招标书”“产品说明书”“会议纪要”等,这样就有可能弄出“非驴非马”“四不像”的另类文章。这就不是“有个性”,就有违创新作文的宗旨了。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青铜骏马”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全国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获奖作家,第十四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奖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20多篇小说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3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北京文学》《小说月刊》等刊物公开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十九部。《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等刊签约作家。

木木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陈振林文学创作与教学写作的自由天地,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教学论文,报告、总结、交流材料等公文,演讲稿、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等实用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