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座小城竟是双节发源地!
山西介休,最大的“代言人”应该就是清明了,这里是清明文化的发源地。
那时候晋文公还不是称霸春秋的晋文公,而是正迫于各路追杀一路逃亡的公子重耳。
介子推则是他逃亡路上的忠实追随者,在他眼里,这位落魄公子谦虚好学、知人善任,是可以成为明君的不二人选。
于是他陪着重耳流亡了19年,在他无食物可以果腹、险些丧命之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充饥。
晋文公称霸之后,跟随他流亡的臣子纷纷前来邀功,唯独不见介子推。此时,他已经带着母亲,隐入绵山。
晋文公觉得愧对功臣,屡次派人寻找,却都不见踪迹。
求人心切的他,听他人之言,下令烧山,想着介子推见到起火,必然会跑出来。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势去后,人们上山寻找时,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抱着一棵大柳树死去,树下留有一片写有血诗的衣襟: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希望晋文公做一个清明之主。
为感念忠臣之志,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准生火,只能食用冷食,以示痛失忠臣之错,寒食节由此而来。
而寒食节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只相差一两天,人们便经常把二者合一,清明也由此从一个农事节气,演变为一个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纪念日。
介子推隐迹“不言禄”的清明之德,影响了后世无数介休人,汉末名士郭泰(字林宗)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介休古城里还存有一块“无愧碑”,便是为他而立。
碑文中有一句“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对他的品行进行了精准的概括。
学识渊博的郭泰在当时具有极高声誉,虽屡受征辟,却拒绝入仕。
因为当时的朝廷宦官当权,政局糜烂,郭泰不愿为这样的朝廷服务,于是转而在家乡开办书院,教书授徒。
他待人宽容,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人士,即便是已被众人打下“坏学生”标签的人,他也能尽其所能,给予帮助。
当时有一个名叫左原的学生,因犯错遭贬斥,人都不愿意跟他交往,郭泰却设宴安慰他,好言劝慰。
事后,有人讥他与“恶人”交友,郭泰却说,“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
对于犯错误的人,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劝其向善,若是不理不睬,甚至嘲讽讥笑,无异于逼他们继续做坏事。
在郭泰的恂恂善导下,左原从此博览群书,成绩斐然。不仅如此,在他的影响下,连卖酒的小贩、刷漆的工匠、农民、屠夫等都投于其门下学习,介休读书之风由此而盛。
介子推之后一千六百多年,这里又走出了一位良臣,便是有着“北宋第一贤相”之称的文彦博。
每到清明,文氏子孙都会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祭拜先祖。和其他家族的祭祀不同,文氏家族的仪式上,会专门供奉一碗红豆。
这碗红豆,记载了文家先祖文彦博积豆修身的故事。
文彦博自小聪慧,但十分顽皮,经常犯错,为了规范他的言行,家人给他准备了两只瓷罐。
做了好事,就在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红豆;做了错事,就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黑豆。晚上瞧瞧罐子里红、黑豆的数目,便知道自己这一天做了多少好事与错事。
每日查看豆子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也是一个鞭策自己做好事的过程。
红豆越积越多,文彦博的品行也愈加完善,为他后来成为一个好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宋明道二年,在外为官的文彦博听说家乡百姓因农田用水产生冲突,于是告假回乡,迅速、合理、公平地解决了纷争,赢得百姓称赞。
为表示感谢,介休百姓送其可证功绩的“万民伞”,却被他拒绝。在他心中,父母官本就是为百姓办实事的,办好了才是应当,没有什么功绩可言。
晚年时,文彦博把自己一生的行事准则写成家训:唯以清白传家,不以产业为事,唯以忠孝为行,不以爵禄为求。以此告诫后代,做人当以清白为重,时刻反躬自省。
山西中南部的这座城,因为介子推的故事,而成为清明文化之源。后又走出了郭泰、文彦博,进而有了“三贤故里”之称。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有着足够厚重的历史底蕴,等待我们去探索。
来源:CCTV4《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