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梁利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兴华里学校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智学校选择性课程,是培养智力落后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助手。以什么样的方法、内容、方式为研究核心,是落实2016年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新任务。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智力落后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智教育、任务驱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了这个时代鲜明特色,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更广泛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身边,随着互联网从传统的桌面端向移动媒体端的转移,人们所获得信息越来越便捷,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课堂。从互联网以及其他电子媒体,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信息大爆炸带来的变革中,如何更好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已成为人们的必备信息技术素养。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早在世纪之初就提出“在中小学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积极加入到普及信息技术的队伍中来,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目标的选择性课程。课程着重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改善生活品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普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同样在培智学校的课堂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概述: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与指导下,围绕一个事先预设好的任务目标,在强烈的内部探究的驱动下,通过对已有学科资源的主动使用,进行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简答来说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改变了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度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树立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框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应用能力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虽然这一点,在培智学生身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教师也不应放弃对学生的指导与协助,越俎代庖的代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剥夺他们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机会。
二、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同正常儿童智力发展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们自身显著的特点也非常突出。 一般来说,智力障碍儿童有三个最重要的智力发展特点:
1.多种感觉发展缓慢,其表现在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面,因此决定了他们无法通过这些感觉去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
2.抽象思维发展缓慢,他们形象思维来自对外部世界的刺激,因其智力水平低下,很难形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因此对理解、逻辑、计算等高级思维活动表现极其乏力。
3.在专注力方面,也表现出了有意注意时间极短,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给康复训练、知识传授、沟通交往造成极大的障碍,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新课标中要求,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议在高年级开设,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相信部分智力障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的增加,对身边的景物、事情,理解与接受也会逐渐变理想,但仍无法接近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这些认知特点也决定了培智学校的课程独特性,也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智力障碍学生实践的困难性。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智力障碍学生课堂中应用与实施
2016年教育部制定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中提出新时期培智学校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其中理念之一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过程的紧密联系,着重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协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好的体现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基于这个理念,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时,要紧紧围绕这个理念开展,最佳的实现方式就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把学生在实际生活遇到或者要用的问题,经过教师的设计在课堂中呈现和解决,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更好的体验生活,解决生活的难题。
(一)激情引趣,巧妙实现任务驱动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好任务单,让学生在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逐渐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信息技术的用途,并获得成就感。培智学校提倡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分成高中低等多种学习层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层面来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不但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好的体现了任务驱动在教学的应用。本人执教的信息技术课《导航软件的使用》一课就采用任务驱动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任务中体验成功。教学开始,教师通过播放微视频,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情况,教师布置任务希望和同学们在2022年到北京去观看冬奥会的比赛,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通过微课、现场演示,把枯燥的软件使用步骤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想去-怎样去-设计路线-提升练习,一步步按照学生的能力分层实施,既保证了能力强的学生学到了操作技巧和方法,也保障了能力低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知识拓展环节中,我也设计了三种任务:1.A组学生利用百度导航软件从天津到北京,并选择一种最快的出行方式,说一说为什么?2.B组学生利用百度导航软件找到我们的学校,并展示街景。3.提高题,请同学用百度导航软件,为老师规划一条2022年去张家口时间最短的出行方式。通过不同的任务清单,让不同的能力学生得到锻炼与提升,是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
(二)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巧妙实现任务驱动
联系生活实际是2016版新课标的主要课程理念,为了更好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一理念。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于普通学生非常小,有的学生终生不会离开他的家庭,所能涉足的场所也少之又少,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课把广阔的世界带到学生的身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设计《用浏览器展示家乡美景》的时,笔者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把教学场景设计成了学生熟悉的街景,在欣赏家乡美景的同时也巧妙的利用任务驱动法把信心技术教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开始,通过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展示滨海新区近几年的变化,呈现新区整洁的城市规划、绚丽的夜景灯光、多彩的城市建设,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画面在呈现,教师抛出任务,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你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有目的地观看视频,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好的组织了课堂纪律,随着于家堡金融区、海河外滩、于家堡高铁站、海河开启桥、响螺湾中心商务区、周大福金融中心、开发区伊势丹、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从学生口中说出,授课伊始,就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和课程本身联系在了一起。在学习操作步骤基础上,采取“领任务,说故事”的模式,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自行选择熟知的场景,在大屏幕展示自己操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环节,此时教学的主体也从教师悄悄的变成了学生,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演示环节,能力强的学生操作熟练讲解清楚,按照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在互联网上找到具体的地点并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它介绍给同学们;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认出任务单上的地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很好地锻炼。
(三)注重课程整合,巧妙实现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推动培智学校课堂发展的源动力,反之多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也是促使信息技术走向成功的催化剂。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于课堂上,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优势,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是关键。例如“小步子多循环”、“分层教学”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精细化动作的训练、逻辑思维的锻炼,在多种学科能力及素养的参与下,信息技术课堂才会大放异彩。在实际授课中,我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训,例如上课让能力高的学生,分享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在锻炼学生口头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操作步骤记忆,把简单枯燥的任务列表融入了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谓一举双得。学生喜欢音乐,我就在课堂中布置任务,进行“最美妙的歌声”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找寻歌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把任务驱动法多次在课堂实践,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把操作步骤烂熟于心。
总之,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任务驱动教学法用活用好,发挥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紧密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实际,着重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年版》
2.《关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
4.《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