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张士诚后,朱元璋决定北伐元朝,制定北伐战略,发布讨伐檄文
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后,朱元璋控制了汉水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当时全国人口最密集、物产最富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了朱元璋,当时南方的割据势力有: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两广的何真、四川的明昇、云南的元梁王。
明昇是明玉珍的儿子,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66年)三月,明玉珍去世,年仅十一岁的长子明昇继位,成为四川大夏政权的皇帝;大夏兵力弱,不会有多大作为。
方国珍、陈友定、何真、元梁王虽是元朝的臣子,但是与大都相隔甚远,势单力孤。
北方的王保保正在与关中的李思奇、张良弼、脱烈伯、孔兴等人混战,对元顺帝的停战、南征的命令置若罔闻。
根据当时的形势,朱元璋打算北伐、南征同时进行,分兵南下攻打南方割据势力的同时,派主力部队北伐中原。
朱元璋用兵一向步步为营。北伐是与元朝的决战,直接关系到能否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为了力争万无一失,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底,就北伐方略征询刘伯温、陶安的意见,展开讨论。
刘伯温认为朱元璋当时人多地广,足以席卷天下,应乘胜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中原。
然而,朱元璋认为两军交锋,不能倚仗地广人多,中原虽然混乱,但也不能轻视,对刘伯温的乐观不太认同。
朱元璋认为,李思奇、张良弼占据关陇、王保保占据河南、王宣父子占据山东,与大都成犄角之势,互为声援,不可小觑,于是决定持重待机,以观其变。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汤和、吴祯带兵攻打方庆元,方国珍眼见温州、台州已失,庆元成为孤城,于是驱赶部众上船,逃往海上,朱元璋消灭方国珍指日可待。
朱元璋对北方的形势反复琢磨,深入分析:河南的王保保专擅跋扈,上下猜疑,部众离心;关陇的李思齐、张良弼彼此猜忌、势不两立,而且与王保保陷入混战;山东的王宣父子反复无常、三心二意。
沂州的元朝守将王宣父子数年前曾写信给朱元璋,表示有意归附。八月,朱元璋写信谴责他们进犯海州。九月,王宣派人向朱元璋谢罪。
因此,朱元璋认为元朝将要灭亡,北伐时机已到,于是决定发兵北上。
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商议北伐的具体战略部署。
常遇春提议直捣大都,被朱元璋否决。
朱元璋认为,元朝在大都建都百年,城池坚固;如果孤军深入,不能很快攻破,只能驻扎在坚城之下,到时粮饷不继,各地的元兵又纷纷赶来,我军将进退两难。
于是,朱元璋制定了稳步前进的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明太祖实录》)。
元朝失去江淮以南的区域后,山东成为大都南面的天然屏障,攻下山东,将使大都门户大开;攻取河南可保护北伐军的侧翼;夺下潼关后,利用其险要地形,派少量的兵力驻守便能牵制关陇的元军。
而且,朱元璋军队占领山东,控制了南北大运河,江南的粮食便能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北伐前线,保证军需供给。
此外,朱元璋认为王保保、李思济、张思道都身经百战,很难轻松取胜,逼急了还可能使其合兵一处,所以决定攻占潼关后不继续攻打关中,不攻山西而直接进攻河北,然后直取大都。
出发前,朱元璋重申军纪。朱元璋告谕诸将,北伐的目的在于“削平祸乱”,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切不可侵犯百姓,“遇敌则战,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民间或有遗弃孤幼在营,父母亲戚来求者,即还之”(《明太祖实录》)。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发布讨伐元朝的檄文。
在檄文中,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主张,争取北方汉族地主的支持;申明北伐的目的在于“拯生民于涂炭”,告诉北方百姓,北伐军队“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动员百姓支持北伐;声名 “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明太祖实录》),愿意归附的蒙古、色目民众将获得同等对待,以分化蒙古统治阶层,尽可能减少北伐的阻力。
谋定而动,同年十月二十一,朱元璋任命徐达、常遇春为征虏大将军、征虏副将军,令他们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淮入河,北伐元朝。